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44章 建学堂

大明好伴读 第144章 建学堂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第二日,是张石与村中几个汉子抬着轿子送张宽到了县衙。

大红色的轿顶,轿帘...估计不知谁家娶妇用的。

“老先生先来了?请坐!”

张宽虽只是一个秀才,但毕竟年龄把摆在那里,尊老爱幼还是很有必要的。

张宽应了一声,张石却道:“谢知县,张先生...小人在外面等着去。”

张石打字不识一个,留着他也无用,谢至点头应允。

张石出去后,谢至便率先道:“本县几个商量之后,想出了各办法,由县中出银钱,在每村办私塾,村中所有子弟皆可入学,每家子弟可在私塾中读书六年,两次童子试皆无法合格者,若还想继续读书,需每岁缴纳铜钱五十贯,这也是为促使各家子弟能用心读书,以避免县中银钱白白浪费,张老先生意下如何?”

县中出银钱为每村建免费私塾,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张宽颇为震惊,诧异问道:“谢知县,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银钱。”

谢至既然敢出此言,岂能是没做考虑而为之的,笑了笑回道:“这个本县知晓,马家和杨家抄家之物得陛下恩旨归县中自由调度,本县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本县便想着先把本县的教化之事做起来。

自然,本县不指望县中子弟皆可高中,若人人都居于庙堂之上,那谁还去种田,不去种田,只读孔孟,岂能饱腹?

但,俗话说得好,读书知礼,读了书,县中鸡盗之事便可少了些。”

当然,谢至这也是从大方向说的,读了书也不见得都能之礼,或许还会多了伪君子。

不过,总的来说,教化终究还是有用的。

谢至的一番话出口之后,张宽颤颤巍巍起身朝门外叩拜,道:“陛下皇恩晃荡...”

之后,又拜了谢至,道:“谢知县仁义,小民替乡中百姓叩谢谢知县大恩...”

能送家中子弟读书,恐比分了田地还要高兴。

一旦子弟得以高中,便可一跃龙门,彻底摆脱现有的贫寒。

其实,虽说科举有了让寒门子弟读书入仕的机会,可真正有余钱供子弟寒窗十年的,却并不是一般人家能够做到的。

谢至起身搀扶起张宽,笑呵呵的道:“这个事情,少不了张老先生帮忙,本县会于明日于县衙当中宴请于本县所有秀才,毕竟每村皆办私塾也是需要先生教授的,自然,凡是在私塾授课之人,每月县中也会补发些银钱用于补贴家用,张老先生在县中威望甚高,此事还需张老先生从中斡旋。”

这个事情其实简单的很。

这些秀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又没本事高中,生活是颇为窘迫的。

能有县中出资聘用他们与私塾之中对他们也是个好事。

张宽爽快,应承道:“好,老朽定当竭力以赴。”

张宽应下之后,谢至又道:“唐寅担任县中教谕,此事往后便由他全权负责。”

张宽随之冲唐寅,行礼喊道:“唐教谕。”

只是协商了此事之后,张宽便又张石等人又抬着走了。

张宽离开之后,王守仁道:“既是要办私塾,便得在各村中建造学堂,这个事情也得着手去做了。”

谢至点头应道:“此事是该落实了,每村的学堂除了建造间屋子外,还需桌椅,桌椅倒是可从马家原有林地中砍上几棵树解决,只是文房四宝以及些一些书籍,却是需要现行采购了...”

想了一下,谢至又道:“这些物件加起来一村五两银子便可解决了吧?”

村中的私塾开始之时,不过就是启蒙而已,采购的也无非就是些千字文之类的东西。

王守仁点头回道:“应当是足够了。”

一旁的唐寅有些心不在焉,还是回道:“够了,在下会着手督促此事的。”

唐寅已给妻子写了休书,但若想调节好心情却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

对唐寅的心情不快,谢至等人也只能是自动忽略罢了,他们这些人劝的多了,反而会让唐寅更觉郁闷。

唐寅应承之后,谢至又道:“还有两狼山书院也得加紧了,这书院算作是我们几人私人创建,务必得在下次春闱之中有弟子高中,只要有人高中,那我两狼山书院才能使得更多子弟慕名而来,我两狼山书院若能成为与岳麓书院相比之处,某便知足了。”

谢至脸上皆是掩盖不住的兴奋。

朱厚照皆是满满的欢喜,道:“若能如此的话,本宫作为书院副院长岂不也能扬名立万了。”

谢至呵呵一笑,回道:“这个是自然。”

其实嘛,朱厚照身为铁定的皇帝,无论恶名还是善名,扬名立万那是必然的。

两狼山书院,谢至出资最多,自然是恬不知耻做了这个院长了。

而为避免这个书院往后风头太大惹人非议,便拉上朱厚照挂名一个副院长。

如此一来,哪怕是整个书院学生皆入仕为官了,谢至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商量完毕这些后,谢至便把建造事交于了贺良。

在之后,谢至等人便按县中所记名单,为各村秀才写了请柬。

县中出面邀请,请柬自得是有的。

在亲自书写了差不多有六十余份请柬后,谢至便委托县中差役以快马送往各秀才手中。

这些差役皆是两狼山杆子,跟随何三友留在了县中。

现在县衙的这套班子基本都算是谢至重新组建的人马了,以前县中的一些老差役,倒也有。

这些人资格低,根本就参与不到马家和杨泰和的事情,对这些人,谢至总不能是抢了人家饭碗。

次日一大早,张宽便被张石送到了县衙。

在张宽到达不久,好多秀才便先后到了衙中。

谢至请柬之上的时间是定在中午的,这么早到席,倒也挺给面子。

数了数人头,该到的也都到了,本来定在中午酒席之上要提及的问题,谢至也便提早说了。

反正坐着也是坐着。

“各位静静,既然大家都提早到了,那本县便提早把召集各位前来的事情与各位提及一下了...”

紧接着,谢至又喊道:“唐教谕,你来说!”

唐寅担任了教谕,以后难免要时不时与这些人接触,早接触一些对唐寅往后的事情也能方便一些。

谢至给了机会,唐寅起身拱手见礼之后,随之便简单介绍了情况。

内容很简单,大致内容是:“县中要在各村建私塾,愿这些秀才能为启蒙孩子们授课,大一些的村子,安排两人,小一些的村子一人,为方便,各村负责各村的,若本村没有的,便从就近村子调配一些,每位私塾先生每月二十贯做俸。”

唐寅讲了大致方略,最后如何做,还得是这些秀才之间相互调配。

在这些秀才协商之际,谢至又道:“事情也就是这么个事情,具体如何做,还得是各位相互协商,县中目前最大限度的也就只能做这些了。”

张宽颤颤巍巍起身,道:“各位,我等本就是云中人,谢知县有如此心思,我等还有何好顾虑的,多教授一个子弟出,便是我等没白读这圣贤之书。”

张宽话音落下,果然有了附和之人。

在附和之声落下后,谢至随之道:“说是私塾,其实也不能说是私塾,称之为学堂更合适些,所有设施书本皆由县中出资,各位回村之后,把县中意思做一下传达,本县不怕耗费银子,能够入学读书子弟越多越好。”

一番交谈之后,此事便算是定下了。

谢至最后又补充了一句,道:“本县已吩咐下去,着手建造各村私塾,不,称之私塾还是有些歧义,还是以学堂相称的好,每村名加学堂这倒是好些,等到学堂建好,便可入学读书了,半月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本县望半月之后,云中各村学堂皆能准时入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