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83章 械战

大明好伴读 第183章 械战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弘治皇帝召集一干文武大臣,对解决关中多地旱情却是并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要么有人不做言语,有人到最后说话了,不是让弘治皇帝下罪己诏,就是让弘治皇帝组织求雨。

没找到合适的办法,最后也就只能宣布退朝了。

在退朝之后,弘治皇帝又把内阁的三个大学士和朱厚照喊至了暖阁。

不管弘治皇帝选择如何做,总归是得想些解决办法的,无动于衷总归是不太合适的。

一进入暖阁,弘治皇帝便率先问道:“太子,你有何解决办法?”

从始至终,朱厚照都反对下罪己诏以及组织求雨的。

自然,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也要率先问他呢。

朱厚照想都没想,开口便道:“父皇,遭遇旱情之地也有云中,谢五办法一向多,应问问他。”

本来,弘治皇帝对朱厚照的表现还是颇为满意的。

这番言论之后让弘治皇帝失望了,出了事情不想着自己解决,只想着问人,这能担当大事吗?

弘治皇帝沉着脸道:“朕问的是你。”

朱厚照也不傻,弘治皇帝生气了,他还是能够看出来的,他这回答也没错啊。

唉,真是,他这个父皇怎越发的喜怒无常了。

朱厚照有些底气不足,回道:“陛下,谢五说若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便得懂得用人,谢五想法多,找他想想办法也没何不妥的。”

朱厚照也知晓他这话说的有些不合适,在说的时候就一直偷偷的瞟着自家老爹。

看着自家老爹越发微沉的脸色,朱厚照急忙改口道:“儿臣以为应当引水灌溉,能灌溉多少就灌溉多少,如此便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朱厚照虽说多说自家儿子的好,谢迁却也不得不出言说上几句公道话。

“天下皆大旱,且蔓延几里之遥,如此灌溉之法,恐解决不了多少难题。”

朱厚照一脸幽怨的盯着谢迁,本宫为你家谢至出头,你就不能站在本宫这里说上几句吗?

谢迁瞥到了朱厚照的表情,却当作是没看到一般,连个正眼都没有。

谢迁此言一出,刘健随之附和道:“着实如此,不过,是在没办法的话,也只能如此了,除引渠灌溉,还可加挑水灌溉,只能是尽最大程度把损失降到最低了。”

紧接着,李东阳又道:“臣附议,为防止秋荒,现在便得加紧存粮了,遣人从南地购买余粮屯往北地,度过今岁这个荒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个内阁大学士给出的结论倒也算是目前处置灾荒最为稳妥的办法。

幸好去岁还算风调雨顺,能够接倒秋天。

不然的话,现在这个时候就得是饿殍遍野了。

半晌,弘治皇帝惆怅至之余扯起了一道笑容,问道:“谢卿,你家小子会如何做?”

谢迁摇头,回道:“臣想不到。”

这个问题,弘治皇帝若是想要知晓随随便便就能够打探出来,可比问谢迁容易许多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有些期待的道:“谢至那小子办法总是不少,望他能为此番旱情想个合适的解决办法,那小子一早便开始屯粮了,那些粮食养活云中现有百姓恐不成问题了。”

就在同一时间,云中的陶器作坊中却是围堵了不少人。

这些人手持镐头,锄头等所有能趁手的家伙什把作坊围了个水泄不通。

陶器作坊原有的劳力,这段时间不是在挖渠就是在打井,实在抽不出人手来,所有也就停工了。

现在陶瓷作坊的也就只有看门之人罢了。

如此声势的动静,看门的人也不敢耽搁,第一时间便把消息报给了王守仁。

谢至的面已是好几日不曾见到了。

这段日子,县中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县丞王守仁和教谕唐寅处理的。

王守仁和唐寅二人没日没夜盯着沟渠和打井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王守仁不得不放下手中之事,急急忙忙的往陶瓷作坊赶去。

现在的陶瓷作坊只是暂时的停工而已,等到旱情缓解过来,这个作坊还得派上用场的。

王守仁赶到之后介绍了自己身份后,一人气势汹汹的道:“某不管你是县丞还是知县,今日你们这个作坊必须推倒了。”

王守仁倒是没想到,这些人闹事竟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王守仁以为,即便有人来找事,那也应该是为柳河的灌溉之事。

毕竟现在大旱也不是云中一地,云中把水截留了,那下游的州县就没水可用了。

愣了一下,王守仁微微一笑,问道:“不知几位是哪里人?此言原因又是为何?”

做与不做的,还是得把情况搞明白的。

情况明了了,也才能够决定做还是不做。

为首之人毫无保留的言说了事情情况,道:“小人大营县人,此大旱与这陶瓷作坊干系巨大...”

这也算理由。

一个陶瓷作坊就能够影响到县里的干旱?

王守仁脸色并未有太多变化,道:“在下不知此言是因何所出,大旱绝不是一个小小的陶瓷作坊能够决定的,望各位能有理智判断。”

这些百姓既然敢直接找到云中,便坚信此言此事无疑了。

王守仁这三言两语的岂能够说服。

一干百姓坚持不肯离开,为首那人更是叫嚣着,喊道:“县丞若不愿自行拆除,那小人便自行动手了。”

这是打了鸡血?王守仁怎么说也是朝廷的人,区区几个庶民便敢这么强硬了?

既然说理说不明白,那王守仁也只能是来硬的了,招呼了身边一人,道:“持在下手令去调集云中卫一百户所前来此护卫,此乃县里公产,若有敢于冲撞着,统统拿下。”

这些人大概是被洗脑了,在云中卫还未赶到之际,便冲进了作坊。

王守仁从沟渠赶来的时候,不过才带了两个衙役,算上本来留在作坊看门的普通劳力,也不过是四五人而已。

不过只是四五个人而已,对付四五是流民,明显没有招架的余地。

很快,这些人便冲入了作坊,冲着作坊一阵的打砸。

幸好也就是云中卫赶来的迅速,所招受的损失也都在能够接受的范围。

训练云中卫的目的,便是为了对付蛮横无理的鞑靼。

在对对手中只有锄头普通百姓,稍微用些力气,便能够解决了问题。

很快,这四五十人被拿下,全部被羁押到了县里的牢房。

这牢房也还是谢至至到此上任一来,第一次关进来这么多人。

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守仁便带伤回到了挖沟渠之地。

一旁的唐寅瞧着王守仁脸上的痕迹,出言问道:“守仁,这是怎么了?”

王守仁也没做隐瞒,把事情缘由说了一番。

“大旱源于陶器作坊,这有何干系?”

“应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所为,我等这里应当加紧些速度了,大旱问题解决了,这样的谣言才能不攻自破,自有这四五十人找事,便会有更多人来的,作坊那里,在下已遣云中守着了,应当是没多大问题了。”

王守仁在沟渠中并未待多长时间,又有衙役找了过来,报道:“山阴知县来找知县。”

现在谢至正在鼓捣水泥,不能被人打扰。

所以说有个什么事情,也就只能找王守仁来解决了。

王守仁回道:“山阴在柳河下游之处,这个时候来,恐是为了柳河的事情,在下去见他,这里的事情你看着。”

唐寅负责县中教谕,很是清高,职位虽低,但很是受人尊敬,他说句话还是很有效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