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219章 安营

大明好伴读 第219章 安营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弘治皇帝被谢至忽悠了一番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在下定决心之后,一封召便昭告了天下。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平倭朝廷朝政吃紧,往各皇亲贵戚能够慷慨解囊。

这些人土地田庄的数不胜数,天下一多半的土地都在这些人的手中。

平倭拿些银子出来,自还不是应当应分的。

可真要从这些人手中拿出银子来,恐不是那般容易了。

弘治皇帝越发看得起朱厚照了,竟把这个事情也交给了他。

朱厚照本来是准备跟着谢至去训练水师的,被弘治皇帝安排了这个事情,心情自是好不到哪里去。

在弘治皇帝的这道诏书下发之时,谢至已在家中打点好了行囊,准备出发了。

此番平倭,弘治皇帝虽是听闻谢至意见才决定出兵的,但却是给张懋授予的平倭都督,有调度水师之特权,谢至不过只是一个平倭将军罢了。

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亲自领兵出征,还是自土木堡之变后从未有过的事。

张懋做为中军都督,在弘治皇帝召集这些人解决倭患之时,弘治皇帝可还并未下定出兵的决心。

现在不过只是见了谢至一面,便下了如此强硬的旨意。

可见谢至的态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张懋接旨后,便想明白了这些,吩咐家人收拾行囊,他则亲自跑到谢家见了谢至。

“小子,平倭之事是你说服陛下的吧?”

谢至没做隐瞒,也知晓张懋这般冲忙来问的原因,直接回道:“算是吧,倭患乃为陛下的心腹大患,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陛下自然也就答应下来了。”

没等他询问,谢至便给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一时之间,张懋不知该再询问什么了?

不等张懋询问,谢至便问道:“张世伯是想问如何平倭吧?”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一句平倭说起来容易,但如何完成这一句操作,可并非嘴上说的那般简单了。

在这个问题之上,谢至并非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不知张世伯会如何做?”

张懋毕竟也是领兵之人,兵法战术的自是也不弱,回道:“先练兵,水师经久不战,兵丁懒散,纪律松弛,恐连武器也在生锈,战船保养恐也不够,小打小闹,对付几个不成器的海盗尚且可行,若是对付倭寇,胜算恐不大。”

张懋能清楚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与谢至的计划从根本之处并没有分歧。

不然的话,谢至辛苦出促成的这个事情,最后连陪衬都算不上。

谢至笑了笑,有些欣喜的道:“某也这般想。”

既然意见相同了,谢至便开口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自然,对谢至的这些安排张懋也并未有其他意见。

就在两人交换意见的时候,朱厚照也找上门了。

本来一脸的不忿,见到张懋也在,立马便恢复了人前的那种一本正经,等着张懋行礼之后,严肃的道:“本宫听闻谢五马上便要出去练兵准备平倭之事了,本宫来送送他,不知你准备何时出发?”

谢至一本正经,谢至倒是不用,笑嘻嘻的回道:“即刻便走,臣告知云中卫准备拔营之事了。”

朱厚照依旧态度严肃,一本正经的道:“嗯,本宫等着你凯旋的消息。”

当着张懋的面,朱厚照不能多说,也自觉有些无聊,并未多待,便要离开了。

谢至却是主动开口问道:“殿下,陛下把募捐军饷的事宜委托给你了?”

朱厚照正为这个事情烦闷呢,听谢至这么一问,都快感动的热泪盈眶了,道:“是啊,父皇正是把此事交给了本宫,本宫也是正为此事发愁呢。”

谢至也不客气,直接道:“臣愿领头捐些银子来,臣捐五万两,臣会修书让云中送来,另外臣代家父捐银三千两,也一并送来。”

谢至自己捐的,算是他的心意。

他代表谢迁捐的,可就是朝臣捐银的一个标准了。

内阁大学士品级虽说不高,但在清贵,谢迁这些内阁大学士捐了三千两,京中那些衙门主官,再寒酸也不能低于两千两了。

这笔账算下来至少得在十万两左右。

再加上其他京官的话,至少能再凑十万两出来的。

银子是小事,这个时候若是分文不难,或者太寒酸的话,少不了日后被换地穿小鞋。

谢至此举,恐遭不少人背后唾骂的。

你想啊,朱厚照当朝太子,未来皇帝,带人去衙门搞募捐,往那里一做,谁敢不拿钱。

即便在不情愿,也得拿一些出来。

谢至表了态,也不忘张懋,问道:“张世伯拿多少来?”

这个银子,张懋自是得捐的。

他想在前面捞军功,若没有后面真金白银的支持,他从哪去取胜。

张懋二话不说,大手一挥道:“三千两,臣吩咐家里人曾与殿下。”

张懋乃是公爵,三千两也算是一个标准了。

下面侯爵伯爵的该多少,那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毕竟他们的恩荣那都是朝廷给的,若把朝廷得罪了,他们就是个屁。

先前的时候,朱厚照还在为这个问题为难呢,现在一下便募捐到了这么多。

见到谢至,恨不得抱住他亲上两口了。

这个事情本身是弘治皇帝交给朱厚照历练他的,谢至也总是不好指点太多的。

为他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谢至才道:“往后殿下自己看着办吧。”

弘治皇帝这般做的目的,其实也是想看看朱厚照对这些勋戚的掌控程度。

解决过这个事情之后,谢至和张懋二人便很快往南地赶去。

他们准备把新训之地就放于福州。

所以,他们得先赶往福州,选取可扎营之处。

这个位置务必得在练兵的一月时间不受倭寇的侵扰,那便需要地形之上占据些优势了。

张懋中军府都督,又是国公,亲信护卫自是不会少的。

不像谢至,都没培养出个护卫来。

从京师一路赶去福州,也得趁张懋的护卫了。

瞧着张懋的护卫帮他带了所有的辎重,张懋除了出身携带的佩剑,基本上没啥重物。

最关键的是沿途歇息的时候,这些人还在给张懋端茶送水。

特么,竟有些慕了。

看了他也很有必要为自己找上几个护卫了,他不是没有这个资格。

只靠贺良一人,一旦给贺良委派了重任,他就得秒变孤家寡人。

幸好,跟着张懋,他也能沾张懋的一些光。

京师距福州可有一段距离,他们轻车简行至少也得半月时间。

不过,云中卫的兵丁若是乘船而下的话,也就是半月时间。

为了让云中卫的兵丁先行适应水站,谢至安排王守仁率领云中卫兵丁先赶往天津,等到徐经的宝船造好,坐船赶往福州。

徐经的宝船也快建造完毕了,也就是两三日的时间。

其实,谢至对徐经的宝船已然是很期待了。

这个宝船让天津卫指挥使,镇守太监都有了戒备,这船得是多宏达?

早在谢至和张懋到达之前,各水师卫所已经是提前收到了风声。

风声一到,弘治皇帝的旨意也就随之而来了。

毕竟,这些旨意走的是加急,每到一站就要换马一次,自是会谢至他们快的。

带了福州之后,谢至他们自是也不会进城。

直接选取合适地形便是,他们是来抗倭的,又不是来交接文书的,进城有何用,与那些主官寒暄上喝酒,浪费的不也是时间。

说不准,这些人从内心中便不愿他们抗倭。

中途给他们使个绊子来,还没等抗倭的事情开展,此番平倭便得夭折。

谢至和张懋都深切知晓,此番弘治皇帝能下令平倭是下了多大决心。

他们此番只能胜不能败。

他们若是失败,不说弘治皇帝是否再有这个勇气抗倭,就是后代的皇帝也不敢轻易再冒险。

这样的话,不仅大仇不能报,这样时时被犯边的情况也难以再杜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