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312章 论人才的重要性

大明好伴读 第312章 论人才的重要性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接下来的事情,谢至还是很放心的,乡试之后,他便把两狼山的那些士子多来出来帮忙。

读书是要实践,若是只读死书的话,恐得变成个呆子,别说往后还能为官造福安民了。

有了这些士子的帮忙,这些新兴行业很快便能填充进人手了。

让这些士子在这些方面实际操作上一年的功夫,等到来年中了举,便可轻轻松松把那些事情调控好了。

谢至当初弄这个两狼书院,培养自己班底的原因,一方面是指望着这些人能够咱在自己这边狂怼自己的政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将来新兴产业的那些骨干。

毕竟,若想对那些新兴产业得心应手处置的,总归还得是从内心当中支持这些动心的。

熟悉业务容易,但发自内心却是不容易了,必须得是自己的人才行。

在这些事情之上,弘治皇帝都持有支持,萧敬即便是偶尔说些反对意见,但却也得是又吩咐那就得去干的。

萧敬对谢至不是很支持,谢至对萧敬也还不放心呢。

说来说去,还得是由自己的人手才是。

转眼之间,半个月时间已经过去,大明所有能耕种之地差不多都已经买进的差不多了,靠与朝廷请农户耕种的,整个大明也不过就只有万亩而已。

这与大明广袤之地比起来,连一百分之一都占不到。

就这么一些,根本就影响不到谢至的计划的。

所有的地契差不多都回来之后,如何耕种还得与弘治皇帝详细汇报才是。

这个事情是萧敬一块帮忙完成的阿,在进宫见弘治皇帝的时候,谢至特意找了萧敬一起。

萧敬领着四五个太监,把那些地契都抬进了暖阁。

半个月的时间,谢至一直忙着这些事情,早朝都没参与,所有的进城都是萧敬进宫与弘治皇帝报的。

说起来,谢至已有半个多月不曾进宫了。

再进宫见到弘治皇帝的时候,弘治皇帝瞧见谢至有些感动,道:“这半月需操心的事情应该是不少吧,都瘦了不少。”

这半个月时间,谢至操心的事情的确是不少,但每日能吃能睡的,都感觉自己胖了。

不过,弘治皇帝既是如此说,谢至也不能多言,只得是顺着弘治皇帝的意思应道:“是不少,臣为了陛下甘愿,陛下,这半个月,最辛苦的还要数司礼监和东厂的公公,是他们把这些地契带回来的。”

谢至这人比较实诚,把这些地契殆尽宫中的着实就是司礼监和东厂的那些太监。

一旁的萧敬听见此话,原本还想说些什么,顷刻之间无话可说了。

谢至为他捞功劳,他在背后说谢至的坏话,总归是有些不太地道的,本来到口中对此事不太赞成的想法也咽下去了。

其实说来,对于这个事情到底是否能够成功,萧敬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他只是觉着有些不太靠谱,至于到底是那里不合适,他也不清楚。

拿了地契,谢至道:“陛下,地契既然已经都到手了,那种植的事情便也该提上日程了,总是不能耽搁了的。”

弘治皇帝把这么大的一个事情都交给谢至了,至于如何种植的事情那也全凭谢至做主了。

弘治皇帝开口道:“朕记得你曾上过一份对所有土地划分种植的折子,还说要鼓励农户种植和开垦。”

这个事情,谢至早就已经说过了。

对于种植的事情,谢至并未有朝廷掌控的想法,若是朝廷所有,而用百姓种植的话,那样的话,势必会养成百姓的惰性,积极性若是不够的话,那产量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谢至回道:“是,臣是说过,臣的想法是分几部分走,一部分租种给农户自己种植,与云中的模式一样,农户种植要交粮,说是交粮,实则是交银子,农户在交税之时换成银子交就是,这样可防止一些刁民以次充好,以次粮充当新粮,另外在收粮的时候,也不再由村中交,每县设专门的衙门收税,所有的税皆按照朝廷标准收取,不可巧立名目,增加赋税,即便需要额外增税也要宝贝报备朝廷,这样可避免下面贪官污吏剥削百姓。”

这个谢至是已经与弘治皇帝介绍过一遍,趁着这个机会再仔细说上一遍,也加深一下弘治皇帝的印象。

紧接着,谢至又道:“为了发挥出最大效果,还要鼓励垦荒,凡是自己开垦出来的地,可五年免税,但也要规定,即便是自己开垦出来的地,也要第一时间与朝廷报备,若是一经发现有不报备私自开发的地,立即没收,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也要防止土地外流,全国各地有多少地,朝廷必须详细掌握才是。”

顿了一下,谢至又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收税的方式也得变通一下,臣取名为摊丁入亩,这样做的唯一好处,还在于鼓励人口新增,我大明地大物博,能够被利用之处还很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口太少。”

不用谢至说,弘治皇帝也能够明白,若想强盛,还得是需要人口来做支持的。

弘治皇帝应道:“此事便交于司农部去做吧!”

这个衙门是新近成立的,所有官吏都是其他各衙门选取年轻有为的,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想要把这些事情办好,还得是找年轻的,年老之人大部分都被磨光阿锐气,在一些方面是很难有创新精神的。

安顿好这个事情后,谢至又道:“陛下,这个事情之外,还得是把我们那些作坊合拢,成立集团,在这些集团要增加股份制,既要与民让利,还要把朝廷的风险降到最低,比如云中上次的那场大火,若是有股份制的话,那朝廷的损失便会小上很多了,最关键的是,也得让卖了地的那些人有个赚银子的地方,这样也有利于朝廷的安定。”

这个事情,谢至也与弘治皇帝说过。

弘治皇帝应道:“组织这方面之人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朝廷现有的那些官员,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恐是没有一个能够拿出手的。

弘治皇帝即便想答应这个事情那也没人不是。

一些新近衙门,谢至把能用的人都用光了,再想找出些对这些新鲜事物关切,又聪明,在短时间之内能培养出来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了。

谢至应道:“精通这些人找出来都是不难,只是这些人家中都存有产业,若是安排他们管理这些事情的话,难免会有私心,即便是没有私心,也会让人往这方面怀疑,如此一来做起事情之时明显会存有捉襟见肘之时,臣想着,这不马上就要乡试了吗?乡试之后,先从顺天府之中选拔人手填充,这也只是特招,会试之后为官那是不可更改的,往后还得是以此规矩进行才是。”

谢至只不过是说说罢了,往后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仕途也不是最佳的选择,科举自然也不是罪高贵的了,科举变通也成为了必然之事了。

自然,现在一股脑需要处理的事情就不少,还真就不能急于这一时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的。

而且马上就要会试了,谢至若是这个时候把这个事情停止了的话,那他估计不止要成为多少人的敌人了。

这个问题想要解决,那最早也还是得等到会试结束,象征性的选拔出几个优秀的出来,平复了民心才是。

不过,谢至倒也没真相把这个事情这么快就停止了,至少还得在朝堂之上多培养些根基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