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伐清1646 > 第103节

伐清1646 第103节

作者:表请回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3:58 来源:笔趣阁

“原来是江员外,今日来到这里可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哎呀!怎么还带了随礼,实在是太客气了!”

“来来来,江员外屋里坐,里面备上了一些稍微看得上眼的菜色和果盘。”

“门外有一些热,估摸着站着腿也比较疼,江员外赶紧往里走一走,坐一坐,还有丫鬟来服侍您。知道您爱吃鸭子,特地从宫亭湖《鄱阳湖》那边买来了一些鸭子,希望您吃得尽兴。”

今天正好是这陶家老爷子的六十大寿,作为家主的陶自和亲自去把周边的一些读书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请了过来,让他们共同来庆贺这件事情。

一边的江员外说道:“如此好说,静宜公素来与人和善,礼仪讲究,我听闻静宜公喜欢杨龙友的山水画,特地带来了一副,希望陶静宜不要见外。些许的东西,不成敬意。”

杨龙友,即杨文骢,“画中九友”之一,贵州人,万历四十七年的举人,就因为和马士英沆瀣一气,成了所谓的逆党,现在还是浙闽总督。

“江员外客气了,那杨龙友我等虽然不屑之,不过论画不论人,其山水画还是有宋人之意味的,只是可惜了这样的好画,竟然是出自这样不堪的人,实在是一大遗憾也!”陶自和走了过来说道。

“我曾经听闻江员外有三大恨,晚生也是仰慕,不知道究竟是那三恨,还请江员外为晚生指点迷津。”

“这个自然可以,说起来这三大恨,不得不说起先帝殉国时候。”这江员外侃侃而谈,讲述了明朝灭亡之后江南多位士人的流亡之旅,还有一些仁人志士的流亡历史,以及他自己的见闻。

“这所谓的三大恨,第一恨,恨流寇灭我皇明,外有强敌,内又有内乱,导致国家清覆而致建奴为祸我大明江山,百姓流离失所,此第一恨也!”

他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大顺余部正是满清最大的敌人,撑起南明半边天的就是大顺军,还有大西军。他们共同为南明这个腐朽至极的朝廷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寿命。

“第二恨,我恨苍天无眼,逆党不断,如今类似于杨龙友这样的逆党居然是浙闽总督,逆党之首居然没有被剥皮实草,竟然只是被建奴斩首,此第二恨也!”

他还不知道的是,他口中的“作为逆党之首”的,正是马士英,在弘光朝廷覆灭之后继续进行顽强的抵抗。清廷档案显示,马士英曾经参加过攻富阳、余杭和杭州的战役。在浙东的抵抗失败之后,马士英遁入台州四明山削发为僧,然后被俘就义。【注1】

然而作为大儒之一的黄宗羲直接一笔抹杀马士英事迹,在他撰写的《汰存录》一书中公然宣称:“为相者,奸至马士英而极”;文学家王思任更是写了一句:“吾越乃是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公然要求马士英盂水自裁;文学家张岱请疏鲁监国:“恳请立斩弑君卖国第一奸臣”。

后来自称“遗民”的张岱终于有了一点自知之明,在自题小像中写了一句自题:“功名耶落空,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仅堪覆瓮,之人也有用没用?”

这些人,在鲁监国处境困难的时候转入清廷统治区剃发,自称“遗民”,看不见临危受命,也大可不必去斥责马士英为奸臣来彰显自己是正人君子。

“第三恨,我恨朝廷中一些奸佞之臣一味妥协,一味去妥协,朝廷何不去联虏平寇,涤清我大明,让那些乱臣贼子死无葬身之地!”

一边的陶自和感慨道:“江员外说的是极,虽然安宗皇帝昏庸无道,倒是这基本的策略还是正确的,这大明,当然需要攘外必先安内,大明内清,其外自清。”

“先生说的是极,不若我们进到里面一边吃一边谈。”

“定然是需要这样的。”江员外连忙说道。实际上说了这么久,他也是有一些口干舌燥了,希望赶紧用这边一些饮料来缓解自己的口渴,顺便填饱肚子。说起来他家里虽然有粮食,但是他前几天就知道这陶家老爷子也是快要过大寿了,想着这过大寿,陶家肯定是大摆筵席,菜品和米饭肯定是不能少了的,于是他昨天的晚饭和今天的早饭都没有吃。就是为了赶过来吃陶家的好东西。

江员外缓步入内,只看见陶家的厅堂宽敞,大红的蜡烛暖暖地燃烧着,里面还有一些硝石制作的冰,上面放着一些时令的茶饮。里面摆了五大桌子,每一个桌子都擦的非常光亮,都能够当镜子使用。而江员外那边已经来了几个认识的人。江员外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入座,陶自和察言观色,连连让一个小厮断开茶水。客人越来越多,里面人声鼎沸,有一些互相认识的人正在互相打招呼,还有一些愤世嫉俗的人在抨击朝政,说什么奸臣当道之类的云云。

“江员外,微末之菜品,微不足道,不过也就这么一些东西。还希望江员外能够海涵,毕竟现在时节艰难。”江员外看见里面的人来的差不多了,连忙让小厮端上准备好的菜色。

“好说好说。”江员外一边随便应付着陶自和,一边准备用筷子夹起一块菜,然而还没有落下筷子,无数的筷子直接在他前面把一盘菜夹得干干净净,看着光溜溜的盘子,江员外的手若无其事地放了下来,对着一边的陶自和说道:“口腹之欲,此人之所欲也。我等熟读圣贤书,礼让别人也是应该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边的陶自和说道:“确实是如此,江员外真的是我辈楷模。”不一会儿,又一盘菜端了上来,江员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前猛地一夹,一块肉就夹在江员外的筷子上,这个时候又一双筷子夹在那一片上。已经饥肠辘辘的江员外哪里肯放过这片肉?和那个家伙互相对峙,结果对面的力气更大,直接抢了过去。江员外看着那个人,那人一脸谦和的笑意。

江员外本就饥肠辘辘,怎么可能就此放弃,连连对着筷子往前一伸,立刻按住那片肉,那人的力气更大,把筷子往上一抬,肉片顿时挣脱了束缚,在江员外有一些呆滞的眼神之中,肉片顿时进入了他的深渊巨口。

一边的陶自和目睹了这样的一场战争,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厨房之中还是有一些的。”

江员外无语了,我现在已经饥肠辘辘,难道还要看着别人在这里大吃大喝?那么我是什么?不过这样的话是不会说出口的,江员外勉勉强强笑着说道:“有劳了。”

……

……

门外,一群乞丐也在这里等着,他们早早就打听到了陶家会进行一次宴席。朱门外,是一群衣不附体的乞丐,他们很多人都没有碗,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木然,显然,他们的眼睛里面充满了对于现实的绝望,麻木不仁是他们唯一的状态。朱门里面的谈笑风生不属于他们,他们有的只是风餐露宿。

“陶家。”一个乞丐低声呢喃着,木然的眼睛里面涌出一股怒火。他就是之前被扫地出门的那一家人,他仍然能够记得清楚自己当初是怎么被侵吞家产的,对于陶家,他显然是恨之入骨。

“戴铁涛,你又在心心念念陶家?你放下这个心思罢!陶家不是你能够惹得起的,就算你不要自己的性命,你总得想一想以及的女儿罢?她才那么小。世道艰难,还是需要活下去的。我听说潮州有一支军队,那里面能够吃好喝好,不知道收不收俺们这些乞丐。”

戴铁涛惨然一笑:“家?何曾有家?女儿?我女儿已经死了,昨天晚上病死的,我亲手把她埋在了城东一座破庙后面的山上,我现在也就是烂命一条罢了。”

那人说道:“谁不是呢?我还想着你能够……”

“你们这群猪猡!拿去,这是你们的吃的!”朱门打开,走出来一人,端着一盆似乎有一些发馊的东西,里面绿绿红红的混了一堆,后面的乞丐看见这样的情况,纷纷拿着自己的破碗往前凑,一时间人头到处是。

那家奴模样的家伙捂住口鼻说道:“真是一群猪猡,快点拿去!”

“一起过去不?”

“我不过去,我现在还是一个人,不是猪猡。”

“你还不是?”旁边那人有些笑意,然后继续说道:“你如何不是?看看现在的样子,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都是衣不附体,都是要饭的。”

“我和他们不一样,不一样。”聂铁涛看着前面那一盆饭,虽然他很想去吃里面的东西,但是他新里面的良知告诉他,他不能去吃,真的去吃了。他真的成了那个家奴口中的“猪猡”了。

“你为何不去吃?”一个人过来说道。

“俺不是猪猡,就是这么简单。”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是猪猡?”

“因为我现在还想着,我是一个人,我想着,我不能去吃。”

那人点了点头,看了聂铁涛边上那个人说道:“你为什么不去?”

“戴铁涛不去,我为什么要去?他都不去了,我去了岂不是不如他?我坚决不去。”

那人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很不错,我这边有一个机会,你们愿意不愿意做?”

“愿意!”

那你们随我来。

几个人一起来到了一处房间,里面陈设简单,。

来人是黎鸣,现在他还是担着自己的伙伴一起走街串巷。

但是现在和以往的并不相同,以前只是早上五六点出摊,倒是现在一天到晚都是走街串巷,到处打听情报。而他也不负张承的厚望,这衡州府的情报现在就在张承的案头上摆着。他现在需要的就是硝石,其他的都不在这个计划之内。

于是掌握了衡州大多数硝石的陶家就进入了张承的眼睛里面。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倒是偏偏陶家还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这就让张承有了自己的借口。

“需要我做什么事情?”

“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你只需要告诉我陶家的布局情况就可以了,比如家中的成员如何,性格如何,家仆什么时候出去买吃食,什么时候外出游玩,平常交流的都是何方人士,还有仇家和恩主,这些都需要记录。”

“做完了这些事情呢?”戴铁涛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放下了以及心里的戒备,反正他已经是烂命一条,今天本来就是打算做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件事情。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而且好像能够报仇雪恨,他没有理由去拒绝。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你就拿着这个小东西去怀春坊那个交口处,那里有一个小茶摊,你把这个交给烧水的伙计就可以了,知道了么?”说着,那个人就给了小木牌,上面是一个小小的麒麟,点染了一些金色和红色。看到这个小小的东西,戴铁涛的眼睛微微一损,他是知道这个东西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近日来多听闻潮州有一支强军,令行禁止福利好,而且军纪肃然,颇有昔日戚大帅的军容,对于他们的番号,坊间的传闻更是说是一支虎狼之师,有麒麟军之称,对于他们使用的动物,戴铁涛也是知道的,就是一只金红相间的麒麟。

“可曾是张将军麾下的军队?”戴铁涛也不知道这样说是正确还是错误,只不过是将心中那一些小小的疑问说了出来。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倒是你需要知道的是,现在你并不是麟旗军中的一员,这只是一个投名状而已,如今你只需要听命令就好。”黎鸣说道。

今日来到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过看着眼前的这个人,黎鸣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若不是遇见了麟旗军的军官,自己的身世又是如何呢?大概也和眼前的这个人差不多罢。

一想到这里,黎鸣的心里面就动了一些恻隐之心,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也莫要灰心……据我所知,这麟旗军中并不在意你的身世如何,即使是一个乞丐,也是能有机会担任士兵的,你好好做就是了。高大人曾经和我说,这军中,只要你有能力,能做事,能做好事,那么就能够在军中任职,你好生做,我相信高大人他们是能够去接纳你的,若是你有亲朋故友,也可以举荐过来,不过还需要通过测试。”

戴铁涛听见这位黎鸣这么提点他,感觉心里面有一股暖流慢慢流过,浑身上下暖洋洋的,他感激地说道:“多谢大人提点。”

“如此就好。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

“大人,小人还有一些事情需要请教。”

“什么事情?”

“俺这个兄弟应该如何安排?”戴铁涛说道。黎鸣一时间有一些愕然,自己同戴铁涛讲了这么多,竟然已经忘记了另外一个人,连忙说道:“这是我的失误,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

“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湖南叶子聪是也!”

“看来阁下还是喜欢读书的,是不是平日里都会去听一听说书先生的说书?”

“大人慧眼如炬,平日里没有别的爱好,就是爱听说书先生说三国演义,也是仰慕里面的英雄好汉,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叶子聪也不觉得这样说有什么不妥。

“不知道你最喜欢三国演义里面那一个英雄好汉?”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常山赵子龙!一身肝胆白龙马,银枪照马真英雄。”叶子聪也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人,两个人就这么聊着,不过黎鸣也知道这么聊下去不太好,说了一阵子之后就找了一个由头打,把两个人勉励了一番就离去。

待到黎鸣离去之后,叶子聪说道:“这个人估计是还没有加入麟旗军多久,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如此多说话来的。”

“久不久有什么关系呢?咱们混一口饭吃,吃上卖力气挣来的粮食,我们这就算自食其力了,我现在倒是对他们头上的那位将军越来越感兴趣了,究竟是怎样惊才绝艳、悲悯天人的人物,才能顾及我们这些草民,甚至是草民都不如的乞丐,我们也可以参军了。”

……

……

而那个被称作惊才绝艳、悲悯天人的张承正在同余龙进行交涉,他正在诉说自己的计划。现在的情况就是张承打算教训一下这个陶家,余龙正苦于他的手下闹军饷,虽然他苦苦向张家玉请求军饷,张家玉倒是答应了,也给了一些,倒是实在是入不敷出,而且加上性格比较软弱的原因,他也不好去说一些什么,

正打算去买一些粮食过来,不曾想张承已经找到他,和他商量着准备进行一些不见光的勾当。张承的意见是让余龙佯装成一股山匪,对外宣称是通天王的余孽,这样也正好对应不久前赣南剿匪的事情。

余龙表示以及有一点难办,这样做的话,万一被别人知道这件事然后告发出去了,这应该怎么办?

张承现在非常无语,都这样了,你还打算去想一想后果么?现在朝廷的情况就是,很多人都是阴奉阳违,大都在营私,排除异己,比如何腾蛟、比如人间之屑丁魁楚。

张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就说,如果被别人知道了,那么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现在广东这边的力量比较空虚,而何腾蛟虽然勇于任事,但又是一个无能且腐朽的人,他一定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处理这件事情,最后定然不了了之。

而且余将军本来就是官军,如何能够去苛责?到时候实在是扛不过来,我那边还有通天王的十恶不赦的犯人,到时候直接拉出去杀了装一装样子,想来张总理那种仰慕豪杰的人士肯定是不会过多责怪将军的。

然后张承又画了一张大饼,表示如果伏击陶家,到时候里面的粮草,余龙得到五停,张承自己拿三停,剩下的两停交给张家玉,这样的话,想来张家玉都不会说什么。然后这样又能够稳定自己部下,不至于生出什么乱子。到了最后,如果还是不踏实,送点儿粮草银子给丁魁楚就好了,这人贪财无比,见到银子一切就好说了。

这些话把余龙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听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余龙立刻就答应了张承。

事情说完了之后,张承就诉说了当下的情况,比如兵力的部署、商道等等,包括陶家的家丁布置,这些都是经过黎鸣打听过来的,正好放在这个时候讲出来。这些情报汇总了过来,余龙就更加安心了,连连对张承表示感谢。张承连连作揖,表示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值得说出来。走出余龙的房子,张承立刻叫来了三位训导官,询问了一下他们关于军队的情况。

现在张承有了士兵四百人,其中最先加入的三位是他最放心的,而岳如昆虽然忠义无双,但是毕竟来得比较晚,张承虽然钦佩他,但是为了照顾李光华、项城和江若水,也就暂时放下了这种心思。

几个人如实说了一下军队的情况,每天的表现都还不错,没有出现什么贪墨的情况,原因就是在于张承后世的单式记账法,每一笔的进出情况,都尽在眼底,即使是想要贪墨都非常艰难,而且还有不定时的检查,看一看士兵们吃的东西是不是真正如同账本记录的那样,如果不是,那就需要按照军法进行处置。

而这种情况对应的军法就是斩立决,并且财产充公,而且张承还特别规定,直系男丁需要无偿为军营劳作一年,只提供房屋和吃饭。

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张承现在的军营里面的士兵大多是用中文版的数字进行代替,因为张承发现了自和问题,那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大都具有非常强的重名性,比如百分之八十叫水生、树生、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之类的,所以用牌子上面的数字代号进行代替。

这样更加方便管理。

随后张承又询问了一下读书认字的问题,很多都不及格,不是说他们不努力,而是大多数的训练下来,读书认字已经没那个精力了,能够像李光华和岳如昆那样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不过张承还是听见了一个人,这人叫做蒋宗文,据说他一个字都没有背下来。

张承想了想说道:“既然他这样的话,那么就继续当一个士兵吧,多多磨练几年,看他会不会改正。”

然后张承单独把岳如昆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