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204章 大婚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204章 大婚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赵政带着一群扈从离开了后宫,嫪毐颠儿颠儿的跟在后面,不停的冲着他们的背影作揖,直到赵政走远了,他才满面喜色的回到了赵姬的寝宫。

一进寝宫这泼皮就换上了一副大人物的面孔,背着双手咳嗽了一声,对侍候赵姬的宫女道:“太后需要安静,你们都出去吧!”

屏退了宫女,这泼皮一屁股坐在了赵姬的床榻上。

“太后,起来吧,大王已经走了!”

赵姬一听,睁开眼睛一下坐了起来:“你这死鬼怎么不早说?”

“嘿嘿,我这不是……怕大王去而复返嘛,一直把他们送出宫才回来。

这下好了,大王同意我们到雍城,到了雍城就是我们的天下,再也不用担心了。”

赵姬嗔怪道:“这真是造孽啊……如果不是怀了你的种,我何至于如此狼狈?”

对这个嫪毐,赵姬是又爱又恼,自从秦异人死后,后来和吕不韦偷偷摸摸,总是不能尽兴,嫪毐的到来无疑于雪中送炭。

嫪毐能被封为长信候,赵姬可是为他费尽了心思。

秦国的爵位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像嫪毐这种出身,要想成为高爵并且封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既不会像蒙骜那样征战沙场,也没有吕不韦那样投机钻营的大脑,唯一的本事就会耍车轮……

嫪毐封爵长信候,能拿出台面的说法,就是赵姬有一次出游的时候车马遇险,嫪毐奋不顾身救了赵姬的性命。

这个说法只是赵姬为他封爵的说法,具体有没有遇险,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了这个说法,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封为高爵。

恼的是这货只知道自己快活,不知道避孕,害得自己怀了身孕,眼看事情要遮掩不住了,这可把赵姬急坏了,若是在咸阳宫发生这样的丑事那还了得?

不说别的,两宫太王太后就能吃了她!

赵姬只好买通卜人,然后装疯卖傻,假装中邪,打算远避雍城去产子。

雍城是亲国的陪都,虽然没有咸阳这么繁华,但是那里远离政治中心,没有那么多人盯着自己,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完全可以瞒天过海。

次日,赵姬带着一群宦官宫女,在嫪毐的陪同下准备离开咸阳,前去200里外的雍城。

一大早,赵政就亲自来送行:“母后,雍城不比咸阳,若是身体有好转,就早点回来。”

“君上放心,母后的身体这一段时间总是时好时坏……雍城虽然没有咸阳繁华,倒正合我养病。”

坐上马车之后,赵姬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装疯卖傻了。

“也好,只要母后身体能够安康,多住些日子也无妨,若是那边缺什么,我让人给你送去便是!”

赵政目送着母后的车队出了咸阳城,才回到宫里主持一天的政务。

……

吕不韦听说赵姬离开了咸阳城,心里暗暗高兴,他把赵姬转嫁给嫪毐,终于不用再担心玩火**了。

赵姬和嫪毐到雍城之后,雍城的地方官立即出城迎接,安排赵姬住进了最好的大郑宫。

嫪毐表面上是赵姬的贴身侍从,兼宫内宦官总管,但日子一长,雍城的地方官都知道嫪毐是太后的红人,一时间求官求财的权贵趋之若鹜,无不前来讨好巴结这泼皮。

虽然泼皮只是个宦官身份,但却无形中成了雍城最高权力的操控者。

两人远离了秦王,远离了咸阳的政治中心,更加的肆无忌惮,当年,赵姬在雍城产下一子,秘密养在大郑宫的密室里。

不觉到了八月中秋,临近陈子安大婚的日子了,家里把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陈子安心里却有些惶恐,二十岁就结婚对他来硕的确有点太早了。

陈子安本想再晚两年结婚,可是太王太后赐婚,那可是金口玉言,吐个吐沫都是钉,根本没有商量的机会。

再说先秦时期的女子15岁开笄就当嫁了,莺歌已经十八岁了,在古代已经算是超级大龄女子了,再不嫁人就惹人闲话了。

先秦时期的婚礼和后世差别很大,因为结婚的婚字有一个昏,因而新郎要在黄昏时迎亲。

到了大婚这日,陈家在房里设大鼎,尊等饮食之馔具,准备大型饮宴。

作为新郎官,陈子安要服爵弁,缁衣,缫裳,缁带,光这一身行头就很讲究。

出发前按照规矩,陈善要大声命令儿子:“尔迎我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意思是我命令你去把媳妇接回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古代娶妻不是小事,主要是为了薪火传承,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陈子安按照规矩回答道:“喏!唯恐弗堪,不敢忘命!”

其实这套台词是早就设计好的,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陈子安父子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

父子对完了话,陈子安就要去迎接新娘了,于是要坐上黑色的漆车,这和后世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披红挂彩。

后面还要跟着两乘副车,还有带车帏的妇车一乘,随行的迎亲人员要穿玄端礼服,这个玄也是黑色的意思。

意思是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要穿着黑边礼服。

因为秦国以黑色为吉祥色,和后世结婚一片大红色完全相反。

迎亲队伍前面,还有一个打着火炬的在前面做前导。

迎亲队伍到了王翦家,王家早已在祖庙设好神宴,莺歌穿戴首饰,缁衣缥边,立于房中,一位从小照顾她的老妈子站在右边,随行的女伴穿着黑色的礼服站在后面。

像后世的陪嫁丫头,伴娘什么的都是没有的。

陈子安带着迎亲队伍到了王家大门口,摈者出请事,入告,通知王家迎亲的新郎来了。

王贲穿着黑边礼服到大门外迎接施礼,陈子安回礼,然后王贲领着陈子安去祭拜王家的祖庙,拜完之后,新娘莺歌从房里出来了。

王翦作为长者见证,立在一旁,按道理他作为长辈应该四平八稳的坐在高堂之上,可是先秦时期没有发明凳子,只能站着了。

王贲按照规矩训戒女儿:“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

然后莺歌的生母接着训戒:“勉之敬之诉,夙夜毋违宫事。”

接着庶母训戒:“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夙夜无愆,事诸衿擎。”

这个过程其实跟西方人在基督教举行婚礼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是先秦东方文化。

陈子安也不知道这些规矩,只是跟着程序走,待女方父母把女儿训戒完之后,陈子安按照程序出门就走,莺歌就跟在后面出门,意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作为长辈,王翦,王贲皆不用出门相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