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送温暖 > 第205章 同牢共卺

回到大秦送温暖 第205章 同牢共卺

作者:柳岸牧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4:45 来源:笔趣阁

出了门之后,陈子安驾驶王家准备好的马车,授新娘绥,类似于后世的红包。

按照规矩女方要推辞不受,由随行的保姆代为拒绝:“未教,不足以为礼也。”

意思说我们家闺女没有教育好,不能接受礼物,当然这只是一句客气话,总之是不能收礼的,不像后世没有红包新娘不出门的恶俗。

女方的送亲队伍由莺歌的兄长王离带领。

然后保姆为新娘披上披风,准备出门,陈子安把车轮转动三圈,然后走下新娘的马车,由驭者代新郎驾车,也就是后世的代驾,专车司机。

陈子安坐上自己的马车,在前面做向导,迎亲队伍不能吹吹打打,没有任何乐器,整个过程表现得很严肃,不能有开心欢乐的表现。

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古代嫁女儿就意味着失去亲人,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毕竟养了十几年的姑娘走了,所以家人要表现的很悲伤。

娶妻的男方家也不能表现的太快乐,人家养了十几年的闺女跟着你走了,你偷着乐就行了,若是吹吹打打的庆祝,就违反了礼俗,那就是岂有此理!

到了陈子安家之后,陈子安和莺歌下车要相互施礼,然后男女双方要经过一个洗手礼,赞者设俎,敦,笾豆,经过一系列的赞礼仪式,然后陈子安邀请莺歌进入寝室新房入席。

两人入席对坐,先祭后食,然后赞者为他们洗爵,先让新郎喝一樽酒,再让新娘喝一樽酒,第三次用卺,其实就是一个小葫芦锯开的两把瓢。

表示夫妇两人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这个流传到后世也就成了交杯酒。

在此期间可以接受赞者和长辈的祝福,作为证婚人,华阳老太后也来了,连赵政也来了,还有一些朝廷的大臣也参加了婚礼,这在咸阳城是极为罕见的。

但在婚礼仪式上一切以新人为主,华阳老太后也不能抢新人的风头。

当然主持婚礼的赞者,也不是一般人,而是当朝的奉常。

这个仪式举行完之后,撤掉新郎新娘席上的食物,有下人们为他们铺好卧席,准备好床上用品。

床铺好了之后,下人持火烛退出。

这时新房里就剩下了一对新人,作为新郎,陈子安要亲自为莺歌宽衣解带,然后下面就要进入不可描述的造人工程……

与此同时,男方家要以酒食招待乡党僚友,乡党僚友以礼物祝贺,但是这个礼物也有规定,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可以筋力为礼,杜绝了攀比之风和尊老爱幼。

酒宴继续进行,但不影响新人休息,更没有闹房一说。

如此看来,还是先秦时期的婚礼文明,至少没有那些讨要红包和闹房的恶俗。

整个婚礼陈子安都比较被动,按照程序体验了一场秦式婚礼。

有太王太后主婚,秦王亲自参加的婚礼,自然是轰动了咸阳城,那些家里有闺女的高爵贵族也死了心,不再期望将闺女嫁入陈家了。

……

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又到了深秋初冬季节。

渭河边上的芦苇上漂浮着一片片的芦花,远远一看,白茫茫一片,和枯黄的芦苇相衬,别有一番深秋的韵味。

“子安,华阳太王太后为我们赐婚,总要感谢她的……你说我们送她一个甚么礼物好呢?”

莺歌身披狐裘披风,一脸娇羞的偎依陈子安身边,还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

“这有何难的?让兄长给她做一顿好吃的便是!”

一旁的那千一脸认真的抢着回答道。

陈子安瞪了那千一眼:“你以为太王太后跟你一样好打发吗?”

那千吐了下舌头不说话了,其实陈子安做的各种美食华阳老太后几乎都尝了个遍,况且宫中的御厨也经过陈子安的培训,基本都会做各种面食,当初的美食现在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再给太后送小吃已经不合适了。

“可送什么好呢?”

莺歌有些犯愁,毕竟华阳老太后可是不缺钱的主,奇珍异宝样样不缺。

“不着急,我会送一样她没有的东西。”

陈子安深知送礼的最高境界就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合适的礼物,还不如不送。

“哇,好多人啊!”

那千忽然兴奋的大叫起来,陈子安抬头一看,原来芦苇荡里好多人在采芦花。

显然要进入冬季了,现在正是采花的好季节,采芦花的大多是一些妇孺老人,采芦花自然是为了装被子,为了冬天能够御寒过冬。

“他们用这个做衾褥会暖和吗?”

那千知道他们是用芦花做衾褥,但是陈家没有这种衾褥,让她感到很是好奇。

“唉,你冬天穿着皮袍尚且感到寒冷,这东西又如何能暖和?”

陈子安不免在心里一阵嘘叹,既是强大的秦国,但穷人依然是用芦花做被子,虽然那个时候也有丝绒,其实就是丝麻织布产生的丝絮,但是这些东西一般也轮不到平民使用,大多做了军服和军背。

“他们好可怜啊!”

那千虽然没有盖过芦花做的衾褥,但是就经常看到和她同龄的孩子,在冬天冻得瑟瑟发抖,不由产生了怜悯之心。

莺歌拉着那千的手安慰道:“没办法,羊皮太贵了,丝绒也不多,平民买不起。”

先秦战国时期羊皮的确很昂贵,一代名相百里奚,就是秦国用5张羊皮换回来的,虽然当时的百里奚处境尴尬,但怎么也不止5张羊皮就换回来了,说明当时的羊皮确实很昂贵。

先秦时期连木棉花都没有,这种木棉树一般生活在印度的亚热带地区,直到汉朝的时候,南越王赵佗才向刘邦献了一株木棉树,此后木棉才在内陆逐渐扩散。

可见先秦时期要解决平民冬天御寒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难题。

“总会有办法的!”

陈子安自语道,温饱问题可是最基础的民生工程,如果连这个最基础的生存条件都解决不了,民心是很难安定的。

他穿越到这个战乱的时代,不说有多大的作为,若是连平民冬天御寒之物都解决不了,如何帮赵政平定天下?

“子安,你真有办法吗?”

莺歌一脸惊喜的看着陈子安,但是陈子安却没有回答,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