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凉府

明末贼王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凉府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杨嗣昌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陛下,若是楚贼可以占据陕西,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崇祯怒道:“混账,祖宗疆土为贼人所占,你竟然说是好事?”

杨嗣昌赶忙俯首道:“陛下,若是楚行可以占据陕西,那么陕西这个祸乱之源就会成为楚行的负担,朝廷就有机会腾出手来做大事。至于楚贼,我们可以命令山西、湖广、四川等地招募乡勇团练,拖延其扩张的速度,若是我大明可以迅速剿灭其他省份的流寇,楚贼自然是会不攻自破的。”

崇祯自然是不愿意接受的,声音也越发的阴沉,“先不说朕能否背负丢弃祖宗之地的骂名,单说允许其他省份招募乡勇一事,若是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楚贼,谁来承担这個责任?”

杨嗣昌心想,陛下啊,陛下,您是真的糊涂啊。

这大明立国以来,将近三百年的江山,才出了一个楚行啊!

这楚行走到这一步,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其辛苦经营,如今这时局,哪个臣子有这条件?

但是杨嗣昌不能跟崇祯说这种话,说这种话,就意味着说崇祯是瞎子。

竟然让一个小小的参将,经过常年的经营,成为一方霸主。

就意味着说崇祯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昏庸之主。

崇祯的气量实在是太小了,压根就没有容人之量。

杨嗣昌只能叩首说道:“启禀陛下,此乃权宜之计罢了,而且只在临近陕西的省份施行,等待朝廷剿灭了流寇,兵精粮足,自然可以震慑地方,消弭此令带来的祸患。当务之急,是要将横行在大明疆土之内的流寇消灭干净,只要内部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才有力量去解决外部的祸患。”

“臣恳请陛下,再拨些银两出来,为朝廷增派些精兵。”

崇祯叹息一声说道:“杨嗣昌,你考虑过没有,为何朕明明知道,九边重镇不容有失,却不肯给他们发饷银吗?”

杨嗣昌有些呆滞的看着崇祯,却听崇祯继续说道:“难民需要钱,军队需要钱,皇兄大行需要钱,朕早就没有银子了。如今户部空空如也,朕的内库里,也是一文也拿不出来了。”

“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只知道跟朕要钱,却从来没给朕想过办法,这钱从哪里来?”崇祯再次叹息道。

这便是东林党的可恶之处了。

在崇祯之前的几位皇帝,为何在时局崩坏的情况下,依然能勉力维持帝国的运转?

因为他们重用类似于汪直、魏忠贤之类的宦官。

或许宦官在士大夫们看来,是地地道道的祸根,但是对于君主来说,他们确实实打实的宝贝。

因为他们能够给君主搜刮金银财宝,然后还能给君主背锅。

要知道,君主的一举一动都是需要金银支持的。

当初朱棣在位时,文官虽然逐渐复苏,但是却跟这位雄主没有实力掰手腕,所以朱棣可以肆无忌惮的派遣太监,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收缴财物。

比如高丽,就没少给皇帝进贡金银财物,女子马匹。

可是到了崇祯这里就彻底不行了,他信任东林党,却不信任自己身边儿太监。

将自己彻底整成了孤家寡人,这如何能够在乱局之中生存?

东林党一贯的原则是,臣子给您做事,您是要给钱的,没钱作为臣子我怎么给您办事?

然后奇妙的骚操作,就又来了。

崇祯自然会说没钱,朕得想办法创收。

臣子们立刻严格申明,陛下,商税不能收,矿产不能开采,海贸不能进行。

因为这一切都有利益群体在把持着,崇祯想要钱,就只能在他们身上割肉。

所以当崇祯对于眼下自己颇为信赖的杨嗣昌提出,他没有钱的时候。

杨嗣昌没有想过动用官员的蛋糕,而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加派练响!”

这是一个崇祯自己听了都非常迷糊的操作。

因为如今的百姓,被加派练响逼迫的活不下去,造反的不计其数。

可是朝廷为了镇压叛变,却又要跟老百姓加派练响。因为在杨嗣昌看来,举国上下,只有那些种田的老百姓没有人为他们发声。

朝廷想要银子,只能从他们身上搜刮了。

可朝廷逼迫百姓,继续加派练响,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百姓造反。

到时候钱粮肯定会继续不够,只能继续加。

从此进入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

崇祯在心里盘算着,收取商税这件事情,自己虽然已经派人去操作了,但是却非一日之功,想要立刻有钱,镇压叛变。

只能继续苦难一下百姓。

崇祯都不知道,自己自从登基以来,发了几次罪己诏了。

估计这一次,照样少不了发罪己诏。

甚至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有意见,那些无辜的百姓,各个恨自己入骨,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自己。

崇祯有些丧气,颓然的坐在龙椅上,“也只能如此。”

翌日,当杨嗣昌的计划拿到朝堂上讨论的事情的时候,情况非常让崇祯惊讶。

因为往日,低效到令人发指的朝堂,这一次非常的顺遂。

办团练的事情,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就通过了。

因为现在地方上的大人们,世家,富豪压力太大了,流寇如同野草一样,杀之不尽,谁知道他们有朝一日会不会冲破城池,将他们直接杀光。

反正杨嗣昌提出的法子,如果出了问题,肯定是由他背锅的。

但是如果办成了,他们的安危也有所保障。

当然,也有一些有心人,看到了朝廷的日薄西山之势,想着借助家族的影响力,做一番大事。

有人忧愁,自然有人欢喜。

楚行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征伐,一来是西北人口缩减的厉害,人口压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二来便是世家、地方富豪有所积蓄,这些人想要换取平安,不出钱肯定是不行的,第三便是楚行今年迎来了大丰收,百姓和官府都有了存粮。第四,也就是更可笑的一点,崇祯穷的吃不上饭,可商人们依然源源不断的将粮草运输到了西北和板升城,贩卖给楚行。

如今楚行可谓是兵强马壮,粮草充盈。

楚行在调动兵马之计,召唤来对官场颇为熟悉的刘广生,“陛下似乎有意在陕西周围招募乡勇团练,意图困死我们。”

刘广生阅读完情报之后,笑着说道:“无妨,养兵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自忖在文官之中,也算是有所本领的,却也养不出精兵强将,任性而为只能吃下更多的苦果。”

在攻克宁夏后卫、庆阳府、凤翔府、西安府之后,楚行并未停歇,而是派遣大军,继续西进,进击平凉府。

军队分多路出击。

第一路,以李自成为主将,走甜水堡,红寺堡,震慑盘踞在北方的洪承畴军团。

第二路,以王承恩为主将,从环县出发,取平虏所,镇戎所,西安所。

第三路,以秦英为主将,从白马城堡,取固原,甘州所。

第四路,以红娘子为主将,取镇原,夺平凉府。

其实楚行可以先取汉中,但是王成功已经公巩昌府流窜到了汉中,而陈奇瑜的队伍也追到了汉中,楚行想要轻取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由于庆阳府是新归附的一个府,能够提供的物资十分有限,而红娘子又要消灭沿途的流寇和地方豪强武装势力,所以他这一路几乎最难行进。

因为他的目的地,几乎都是人口稠密的区域。

但是红娘子攻势十分凌厉,并不比那些糙汉子差什么,而且楚行又颇为照顾红娘子,给她调拨了一定比例的骑兵,所以她反而是行军速度最快的。

当红娘子昼伏夜出,兵贵神速抵达镇原时,与他一路急行军的三千精骑,已经饿的不行,可惜偷袭依然是失败了,吓得取得镇原的流寇,正在外出劫掠的流寇,直接逃回了城去。

红娘子见轻骑没能取得镇原,只能令部下暂缓行进速度,停靠在当地的镇上。

而平山墩一脉的兵马,素来讲究仁义之名,军规严格,是肯定不能抢劫老百姓的。

只是寻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被敌人偷袭而已。

而见当地的乡镇凋敝的不成样子,几乎已经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随行的文官,便带着小吏四处巡逻,敲锣打鼓的喊道:“镇原的百姓,我们是平山墩楚行将军的兵马,专门来替你们剿灭贼寇的。大家不必害怕,我们不抢劫钱财,也不奸淫妇女,谁家有男人出来一下,我们这边儿给予粮草。”

楚行将军的名号在西北还是不错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楚行将治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多有能力的人,都逃难去了那里。

而且红娘子治下的兵马,在抵达此地之后,只是呼喊,并未有强行进入百姓家中之举,这让百姓多少有些信服。

一个坊长推开坊门,对文士装束的吏员作揖道:“见过大人。”

吏员看那中年男子服侍,猜测他大抵是当地的坊长,便用关中腔说道:“敢问长者名号。”

“免费姓胡,名永涛,”坊长说道:“诸位大人,可是奉楚行将军的名号,来攻打镇原的一溜烟?是不是咱们镇原,以后也要划归楚行将军治下了。”

吏员解释说道:“自是如此,如今庆阳府已经划归楚行将军治下,正在休养生息,若是我等此行能攻克镇原,此地自然也归将军治理,尔等自然也有好日子过了。”

胡永涛立刻兴奋的大喊道:“乡亲们,快出来,是楚行将军的兵来救我们了。”

虽然是十室九空,但是还是有些居民的,听坊长这么一呼喊,数不尽的百姓从地窖里,破屋里钻了出来,纷纷跪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呐喊,“将军啊,您的兵怎么才来啊,再晚上些日子,镇原就空了。”

“我那小孙儿才五岁,他们就拉出吃肉了啊!”

“家中的积蓄先是被官府收缴一空,接着又被一溜烟抢劫走了所有的口粮和牲畜,我们都活不下去了。”

吏员大声呼喊道:“乡亲们不要慌,粮草很充足,我们先头部队带的可能不够,但是后续的粮草会从庆阳府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大家有能力的,先随军作战,帮我们打造攻城器械,待攻破城池后,我们剿灭了贼子,自然有粮食吃。”

镇子上,不分男女老幼,一概随军。

这是红娘子的作战思路,她虽然知道,楚行的精兵战略很好,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却不认为,楚行的战略思路是最有效的。

在她看来,楚行那么好的名望,如果不利用,那简直是可惜了。

镇原县城并不算高达,只有六米多高,百姓们很快便合力打造好了云梯,攻城车。

当天下午,在简单补充了一番体力之后,士兵们便推着云梯攻城。

镇原的贼寇首领号称一溜烟,最大的特点便是跑的快,而且特别贼。

比如说镇原,先前是官府治理之下,但是随着战事的频频爆发,洪承畴和陈奇瑜等队伍顾及不上他的时候,他立刻再次造反,并且很快夺取了镇原县,为害一方。

当一溜烟听说,楚行派兵来了,而且领队的便是当初在江湖上闯荡时,留下偌大名号的红娘子,立刻吓得腿脚发软,准备逃跑。

但是此时又有些舍不得了。

因为地方上被官府和流寇祸害的太厉害了,这一次如果逃走,估计想找地方发财,吃饱饭都难了。

所以几经犹豫之下,他决定依靠城池坚守。

因为他很清楚,周围的环境,目前还有点粮草的,也就只剩下镇原县城了。

当然,仅仅靠他们镇原县城的力量是肯定不够的,他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去周围的县城寻求支援,如果他被红娘子剿灭了,其他的流寇队伍,也休想好过。

如今流寇跟之前有了些许区别,那就是朝廷难以迅速剿灭他们,他们的流动性在逐渐减弱,但是危害性却更强了。

但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就是在楚行的地盘边缘造次。

一溜烟派出使者之后,想着这一次应该跟之前一样,只要坚守一段时间,官兵就会退去,便对手底下的士兵喊道:“把滚木礌石、猛火油都搬到城墙上,说什么也不能丢了镇原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