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贼王 > 第二百六十三章 韩王、简仁瑞

明末贼王 第二百六十三章 韩王、简仁瑞

作者:不是小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5:54 来源:笔趣阁

由于事先没有料到,平山墩的兵马会前来剿灭他们,城中的流寇并未准备多少守城物资。

而且就算是囤积足够的物资,也根本不足以防御各段城墙。

只见平山墩将士们,先是用推土车填平了护城河,接着便架着云梯开始攻城。

一面楚字大旗迎风招展。

“是楚行的军队。”

听说过平山墩战绩的贼寇,纷纷惊恐大吼,许多贼寇干脆转身就逃。

“嗖!”

“啊!”

原来是有士兵站在箭楼上,直接用火箭射穿了装填有猛火油的油桶,几个士兵瞬间被喷射而出的猛火油点燃,疼痛着倒在了地上。

红娘子虽然已经是一方统兵的大将,却不在乎什么身份。

而是手里提着一把雁翎刀,直接踩着云梯往上攀爬。

有几个贼寇,用撞杆想要将云梯推开,但是云梯的制作,首先便可以抵挡撞杆的破坏,其次下面有更多的士兵死死的按住梯子的地步。

红娘子在云梯上,灵活如猿。

哪怕是头领有礌石,有滚木落下,她也能辗转腾挪,不受到丝毫的伤害。

她虽是一介女流,但在军中却有极高的威望,将士们被她鼓舞,发出一阵阵呼喊声。

一袭红衣,从云梯最低端,到翻上了城墙,几乎只用了一刹那的功夫。

红娘子的鞋子,踩在云梯的最后一节,最后身子猛然一发力,直接腾空而起,手中的雁翎刀猛然辟出。

瞬间将阻拦在她面前的贼人给击杀掉。

头颅冲天而起,鲜血在城头之上肆意的挥洒。

红娘子的刀不肯停歇分毫,在城墙之上,猛烈的突击,杀的那些官兵节节后退。

而此时,在城墙之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士兵翻上了城头。

都是些流寇,如何跟训练有素的平山墩将士对抗。

一溜烟见形势不妙,事不可为,直接抛去了手底下的兄弟们,让他们做替死鬼,而自己直接将绳索捆绑在城头,单手拽着绳索,整個人踩着城墙,飞快的溜了下去。

平山墩将士虽然攻势猛烈,但是肯定不能占据城墙的每一处。

这一战的速度极其快捷,甚至对方连像样的防守武器都没来得及使用,城头上的流寇便被屠戮一空,先登队伍,沿着城墙上的阶梯跑到城门处,直接打开了大门。

平山墩的将士们打着军旗,冲入了城池。

搜索城池,抓不到了三千多流寇。

红娘子扫视这些流寇,只见这些人大多数眸子里泛着幽光,一看就知道,是吃过人的。

随军的文官问道:“红娘子,这些俘虏怎么处置?”

此时不少流寇,还心存侥幸,听说平山墩对待俘虏似乎不错,觉得既然投降了,没准他们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

谁料红娘子的狠辣,比一般的将领更甚。

“直接全都杀了。”

红娘子此行,得了楚行的命令,要求她兵贵神速,她根本没有时间、兵力、物资去照顾这些人。

而且在红娘子看来,这些人吃了同类,已经不算是人了。

所以杀起来,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随行的文官,虽然心有不忍,但是却也知道,战场之上,军事主官的命令比他们说话管用,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

三千多流寇被捆绑起来,直接全都抹掉了脑袋。

所有贼首,脑袋都被挂在了城墙之上。

一时间,小小的镇原县血流成河,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可是围观的百姓不仅仅没有害怕,反而欢呼雀跃,他们被流寇祸害的可真的不轻。

恰如红娘子所言,拿下镇原,去镇原吃饭。

镇原果然是有不少粮草的,红娘子也没有欺骗帮助他们的百姓,直接打开仓库,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就地分粮。

老人、妇女们用缴获的粮草,帮着红娘子手底下的军事煮饭。

平山墩的将士着甲率奇高,将士们也需要脱掉甲胄休息。

但是随军的文官,是没有机会休息的。他们不需要冲锋在一线打仗,但是仗打完之后,他们也有大事要办。

首先,他们要着急城中的坊长、里长、大户开会,了解当地的情况,对于为非作歹之人,直接召开公审大会,就地处斩。

肯定有人被冤枉致死,但是乱世就是这样,红娘子即便是心存善意,也顾及不了那么杜欧。

剩下的则是要求与会之人,推举领头之人,暂时配合平山墩的文官处理当地的政务,组建负责治安的青壮队伍,防止红娘子离开之后,又有流寇去而复返,祸害这些百姓,同时掐断红娘子的后路。

另外,还要搜集骡马、车辆,负责运输物资。

固原这边儿,秦英虽然年纪不如红娘子,威望似乎也比不过她。

但是从军经验,士兵的战斗力,却比红娘子要强一些。

当然,他这一路,敌人也更加强悍。

秦英这一路,主要目标是固原县,手下有三千精骑,两千长矛手,两千刀盾手,五百弓箭手,一千五百火铳手,加上一些工兵,辅兵,合计一万多人。

从攻破白马城堡开始,随军的文官系统便开始迅速行动,召开当地各阶层大会,了解当地的情况,对残暴不仁的世家、地方豪强进行惩治。

同时对平山墩治理地方的政策,进行大肆宣扬。

让秦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一路,不仅仅沿途的百姓对他们夹道欢迎,箪食壶浆,就连当地的地主和士绅阶层也对他们热烈的欢迎。

实在是大家都太需要一个救世主了。

在这乱世之中,大家被官兵祸害,被流寇祸害,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这还不算,隔三差五还要异族入侵,不分男女老幼的祸害。

除非是顶级世家,一般的富贵,根本就保不住财富。

与其守着财富,被人家活活杀死,还不如直接配合平山墩。

数日之后,秦英出奇兵,出现在甘州所,这里的官兵也成为贼寇,他们抢劫百姓,为害乡里,当他们见到秦英随率领的军士的时候,吓得魂飞魄散。

这些官兵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他们对平山墩兵马战斗力的了解,比一般的贼寇和百姓了解更深。

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向南逃窜,然后一股脑撞在了急速行军的红娘子的刀剑上。

红娘子也没想到,秦英会那么猛,竟然后来者居上,直接跳过了固原县,一把刀插在了甘州所,将盘踞在那边儿的流寇杀的四处逃窜。

她自然不会给这帮人继续为祸乡里的机会。

虽然这支流寇,算上裹挟的青壮,超过了五千人。

可是在红娘子面前根本不用看,红娘子让骑兵上马,直接对着这帮人发起了冲锋。

这群流寇再次遇到平山墩的军队,脑仁都疼了。

谁曾想到,楚行不声不响了养出了那么多骑兵呢?

其实,这真的要归功于楚行收编了土默特右翼和林丹汗的残部,不断的壮大自己,同时采取了蒙汉杂居的政策。

军中有大量的骑卒可以使用,这是他横行西北的本钱。

这些骑卒,连军阵都不用可以摆,当骑兵冲起来,自然而然的形成锥形阵。

“快逃,又是平山墩的兵马!”

流寇看到红娘子的大旗和楚行的大旗,直接吓得魂飞魄散,丝毫升不起任何抵抗意志,扭头就跑。

如果有人说,对面也是人,他们是官,你们是贼。

你们既然造反了,就不要怕,直接刚他们。

这些流寇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骂街。

你他娘当我们是傻子吗?

我们是步卒啊,跟骑兵打,真的当我们疯了不成?

秦英和红娘子这两路,打的都是城池,却最为顺利,因为他们打的都是弱鸡,根本没有什么压力。

平凉府成。

韩王毁家纾难,直接将家中积攒的金银拿出来,资助加固城池。

面对楚行,不加固城墙,是完全不行的。

“韩王殿下。”平凉知府简仁瑞快步走上了城头,面色严峻的说道:“楚贼三路进军平凉府,眼下镇原、固原、崇信已经全线失守。”

韩王一脸震怒的问道:“各地的县官都在做什么?”

“各地遭受到破坏严重,官府即便是想抵抗,也拿不出多少力量。”简仁瑞说道:“殿下已经毁家纾难,拿出那么多金银,就不必日夜在城墙上戍守,还不如多在城中招募些兵马,以保护平凉的安全。”

韩王心道:“我有什么办法呢?”

整个平凉府除了你勉强算是个清官,剩下的其他官吏,对于镇守平凉完全不放在心上,我若是放任不管,这些官吏,就能跟疯了一样,将本王拿出来的钱财,抢夺一空。

不过想想,眼下如果一味只修筑城墙,而不招募兵士,等待敌人来攻,连个防守的力量都没有,反而是个大麻烦。

当下说道:“本王尽力而为。”

将加固城墙的事务暂时交给了简仁瑞信得过的官员,韩王立刻发动王府的影响力,开始在平凉府招募青壮。

平凉府虽然一直被流寇觊觎,但是却一直没有遭受到致命伤害。

当地的士绅豪族的根基也没有被动摇。

他们是反抗平山墩最为坚固的一支力量。

但是其实对于韩王来说,他非常想投诚。

因为在他看来,秦王都投靠了平山墩,为何他韩王就不能?

莫非背叛祖宗,这种事情,还要分个先来后到不成?

韩王在城内布置了一番,又出了城,去见那些大户。

在平凉府外面,有一大户人家,姓李,虽然不如楚行的老岳父那般有实力,但是平凉府起码四分之一的土地是他们家的。

据说他们家的粮草如果拿出来,足够支撑一支万人大军。

韩王来访,李家家主自然领着族中长辈接待。

能够成为当地的大家族,李家自然不会是愚蠢之辈,韩王尚未开口,李家家主李维邦便开口说道:“韩王殿下,为了相应您加固城池,我们李家已经将大半钱粮拿出来了,若是还不够,您说一声,明人来我们李家取便是了。”

对此,韩王倒是有些诧异了。

他没有想到,李家的家主竟然对财富看的那么淡。

当下摇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本王此行,非是为了钱财而来,而是希望李家能够派出族中子弟入城作战,共同抵抗楚贼的进攻。”

“你不要抱有侥幸,虽然名义上,楚贼只镇压那些不法世家、豪强,但是李家家大业大,他如何不会动心?”

对于韩王所言,李维邦其实内心非常鄙视。

你们朱家宗室,秦王府都投降了,你还好意思劝我们,跟你并肩作战。

谁知道,你韩王府关键时刻,会不会投降呢?

李维邦当即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殿下,李家都是些庄稼汉和书生,拿不了刀枪,杀不了贼。”

如今真的是落毛凤凰不如鸡,早些年太平时节,像是李家这等人物,哪怕是占有再多的土地,韩王都是不会看他们一眼的。

“哎!”

韩王无奈的长叹一声,见人家不愿意,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只能作罢离去。

待韩王离去之后,李家全家上下则开始商议投靠平山墩之事。

平凉李跟延安府的李家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两家人续家谱,是能续到一个祖宗上的。

所以如果想要投靠平山墩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家中的土地,李家家主已经打定主意,先不说李家平日里,没有劣迹,便是有劣迹,要被分田,也不怕。

家族人才济济,只要投身平山墩,还怕没有出头之日吗?

为何平凉李家如此干脆?

因为李家虽然不欺负当地的老百姓,但是他们李家也有很多生意。

借助延安李家,跟平山墩往日里没少有贸易往来,因此平凉李家比任何人都清楚,平山墩的实力。

在李维邦看来,韩王和简仁瑞,就是疯子。

自己没有实力,没有本钱,还妄图跟平山墩拼,简直是痴人说梦。

甚至,李家在楚行开发红盐池的时候,就暗中派遣了一部分族人过去了。

这些族人带回来的消息,让李家全府上下非常振奋,因为楚行的政策非常宽松,尤其是红盐池和板升城一带。

一个大家族,如果拿出家族一半的力量去开发,肯定能有非常不俗的收货。

“父亲大人。”李维邦的长房老大开口说道:“既然我们决议投靠楚参将,为何不借机扣押韩王,立下大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