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 第六章 赚钱大计

北伐天下志 第六章 赚钱大计

作者:伐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5:20 来源:笔趣阁

和周复生想的一样,十三人的封号全都带个鼠字。有一个老头,三个中年人,其余的都是青壮男,四个身上带有残疾。大家已经相认,饭也吃完,全都在接受周复生洗脑:

“钱这东西,说难找也难,说好找也简单。没听说有谁做庄稼致富的,更没听说谁是靠偷盗发的财。一切都要用脑子,要用心。我在临安逛了一圈,一些材料也打听到。要是除去人工及材料成本,我设计的东西以二十两的价格来算,一个大约能赚十五两。”

周复生说了不少大话,十三人已经习惯。唯一的老头叫陈宗敬,是个失去左眼的独眼龙,陈兴平的老爹,父子同行。他摸了摸下巴几根胡须:

“周大爷说要是木匠多,一人可做一个。我们这平治街别的不多,各种匠师不少。真要是能大卖,由我们去说,做工费暂时赊账也行。要是资金够,请几十个人来做绝不成问题。只是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周大爷能不能给我们说说?”

周复生虽在给他们洗脑,一边也在想事。怎样管理这些人?他有很大把握,这些人不会干杀鸡取卵之事。就算现在不投,迟早也会投靠他。他笑了笑问:

“这些等会我要给大家说的,现在大家将自己能出多少银子说出来,将那东西也拿出来看看,我们合计一下,看究竟能凑多少银子。”

说到银子大家都不说话了,冯奎在这群人中最有野心,有野心的人都不算傻,他已经被周复生说动。一点没犹豫,将锦袋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打开,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呼:

“怕有一二十两,银票是多少?”

冯奎拿着一小叠银票,很快笑容消失,变成一阵惊喜:

“一百三十两银票,一共是一百四十五两。”

“啊!”一个叫冯驷的年青人很会说话:

“已经两年没得到这么大的收获了,看来周大爷一来,就给我们带了来好运。”

冯奎见大家没什么表示,站起来,带着几分怒气说:

“我京城十三义,从来是以义字当头。所获得的东西人人有份,出任何事,皆是从大家收获中支出,一直以来皆是如此。义字面前,我冯奎绝不敢有半句虚言。我相信周大爷,他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我能凑一百六十两银子,现在就可以交出来。”

周复生又惊讶又感动,他知道冯奎有野心,万没想到对方是第一个全力支持他的人。也跟着站起来,走到小厅中间:

“大家的银子不是白出的,我答应大家,现在出一两银子,以后可以分得二两,第一批货卖完就分。”

一两个月就能赚一倍,没人不心动。只是周复生一直不说要发明什么东西,大家有些犹豫。一个只有左手、骨大身瘦的中年男子说:

“周大爷,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别说一下子能赚一倍的银子,就算再少十倍,只要稳定,谁也不会选择去偷。我这只手,宗敬老哥的眼睛,肖勇的左手五指,贾纲的右腿全都是被人折断。我们这些年虽找了些银子,医伤、赔偿、在牢里用银子通关系取人等等,那些花费要比我们所获高得多。你不说清楚,就算拿出这些养家钱,大家的心也虚得慌。”

再聪明毕竟年青,周复生被这个叫马其张的男子说服,朝他拱手一礼:

“是我疏忽了,我这就给大家说清楚,我发明的东西是车。”

周复生的话一出,冯奎一把将老婆拿出来的押箱银子抓过来,生怕给他骗了去。见他好像在发懵,搬出两座大山来:

“京城的各种生意都多,只有马行才两家,这两家不但兼营马运生意,还兼制造马车。一家是“隆兴马行”,东家叫蔡风行。在京城黑道,至少能排进前五。手下有一千多号人,生意遍及临安、绍兴、徽州等地。另一家叫“临安马行”,东家是韩侂胄之侄韩同平,不说他自身的官职,韩侂胄你应该认识吧?

周复生开始的确呆住了,没想到一番大计说出来,连冯奎的那点薄银也没保住?蔡风行是谁他不知道,韩同平也不认识。但韩侂胄的名字在梦中那个世界就听过,又加之胡峥说过此人,对韩侂胄他了解一些。

韩侂胄是当今皇帝宋宁宗赵扩面前第一宠臣,可以说是当今宋国第一权臣。现在身兼多个职务,其中他还兼任右丞相。周复生了解的历史,此人以后会因战争失败,被人所杀,以后还会被宋朝定为奸臣。

得到的资料总结起来,韩侂胄位高权重、兵败被杀,加上奸臣,说不定他可能不是什么好人。不要说是他的侄子,就算是他家的下人,也非是周复生惹得起的。

不过他暂时没想与这些人抢饭碗,一场相继两天的洗脑大会,在冯奎的小厅中开启。

……

贫民区分为八个片区,除了有官府管理,每个片区还有一个头。京城十三义全住在平治街,冯奎这种小偷并不是头,他们的头是一个叫汪鹤年的老头。此时周复生,就跟着冯奎几人来到汪鹤年院门口。

汪鹤年并不是这些人私自封的头,是经过官府认可的。他年青时凭本事考取功名做过官,可惜没什么后台,被人诬陷罢官夺职。因为文化不错,大家举选他为头,也得到官府认可。平时有什么事,都让他出面负责解决。周复生要在这里做大事,自然要来拜拜码头。

冯奎敲响门没多久,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将门打开,皱着眉头看了六人一眼:

“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

“四公子,我们来拜访一下汪老爷。”李四说完,将新买的几盒手信递上。这个敲门砖不错,原本堵在门口的四公子让开,几人得以走进院来。

这个院子比冯奎家要大两三倍,还有一幢三层楼高的房子,一幢是两层小楼,其它虽是平房,建得大套。一行人来到中间高楼的大厅外再次停下,四公子先一步进入大厅:

“父亲,冯奎他们来拜访你。”

等了半晌,才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让他们进来吧!”

走进大厅,在主位上坐着一个半头白发、面容有些衰老的老者,怀里还抱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桌上摆着一本大字贴,看样子在教小孩识字。不用大家介绍周复生也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正主汪鹤年,因为冯奎五人已经拜下,只有他一人站着:

“拜见汪老爷。”

汪鹤年父子俩看向周复生,要是在以前,周复生已经拜下了。现在不要说一个被废的老官,就算是丞相他也不愿跪。等了一会见他仍直直站着,汪鹤年挥了挥手:

“起来吧!你们来有什么事快说。”

五人起身后,冯奎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周复生:

“汪老爷,我们想在平治街做些生意活,来给你说一声。”

“生意活?”汪鹤年有些警觉,盯着冯奎:

“冯奎,你可别败坏我平治街的风气。你们在外面做什么我管不着,也懒得管。在这里不行。要是敢在这里做违法之事,休怪老夫不客气,将你们赶出平治街。”

小偷没地位,周复生有心里准备,只是这汪鹤年太过狗眼看人低。十三义虽没成为他的手下,劝了两天,终于让大家心甘情愿掏腰包,为他的大业贡献一份大力。这些人被如此对付,他不能无动于衷,站出来问:

“汪老爷,不知你口中的败坏风气之事,都有些什么?”

“你是何人?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四公子一句怒怼,将冯奎几人说得全低下头。周复生有些奇怪,十三义也算是在刀尖上混的人,来到这里后竟如此胆小自卑?

没再管这些扶不上墙的家伙,周复生脑袋转了一圈,惊声问:

“这里是什么地方?莫非不允许说人话?”

“你?”四公子一字说完,被他老爹打住。汪鹤年再次打量一遍周复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怎么看都像是冯奎的同行,缓缓说出:

“败坏风气的事太多,比如做些偷鸡摸狗之事、开赌坊、青楼等等。年青人,在老夫面前少耍嘴皮。你这种人老夫见得多,自以为能说会道,专唆使人干些见不得人之事。冯奎他们来,想必是你想利用他们做些事吧?”

周复生两世为人,从未见谁家老头如此讨人厌。将汪鹤年的名字写在心里,画出几把红叉才稍解气:

“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盲眼瞎。唉!我听冯奎说你是被人诬陷罢官夺职,看来这诬陷二字,要圈起来推敲一番。”

“你、你给老夫滚出去,”汪鹤年还算文明,四公子直接要过来拿人。这次冯奎几人没看热闹,知道周复生不好惹,赶忙将四公子拦住。

“冯老爷,四公子请消消气,我们真不是做违法之事,是做正当生意。”

汪鹤年恢复得很快,没再问他们做生意之事,冷着一张脸对着冯奎说:

“做什么生意,自有官府管理,不要来问老夫。你们话说完没有,说完就滚,别在这里碍眼。”

周复生一点没有走的意思,居然走到汪鹤年面前。四公子可能怕他伤着老爹,赶忙挡在汪鹤年面前:

“你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看来冯老爷也是个识字的文化人啊!”周复生感慨一句,将俩父子气得差点吐血。汪鹤年厉声大呼:

“报官,快去报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