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冠 > 第14章 何去何从

华冠 第14章 何去何从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8:03 来源:笔趣阁

两人再简单的交流了一会昆山当地情况,李远告辞,到了一楼,直接从后门离开。

小巷里几条野狗在到处的寻找食物,李远快步来到巷口靠着墙壁观察⋯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天已经渐渐快要黑了。

昆山城原先的城墙,近几年已经被老百姓拆了部分,并修了房子,并没有像南京城、吴县城那样很高的城墙,只有民国到处可见低矮的巷子。

李远一直在县城边上的那座二楼房子里看带回来的报纸,文件,并不时在空白的纸上写着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事情。

大半天时间,才终于看完,结合前面情报,对新的局势有了大概了解,杨平跟赵勇出去买伤员需要的日用品,两人来时背的一支七九步枪,一支ZH29半自助步枪,整齐并靠在门口墙上,枪柄靠地位置垫有毛巾,爱枪之人⋯

天黑后,李远跟杨勇回驻地。

昆山撤退时重伤员无法带走,80公里急行军会要人命,五十多个伤势较重的伤员,在督战队帮助下,全留了下来。

熟悉收治伤兵的李远自然也留了下来,负责照顾伤兵部队,督战队临走前,倒是帮了不小忙,也留了人在敌占区,在军统留守人员安排下,伤兵暂时驻扎在渡头村一个大户人家里,这家人在军政部原本有一定关系,鬼子打过来时刚好逃往了南京,至于现在,下落不明。

经过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密查组安排,现在的房子是原本是军政部的预留点之一,只是,伤兵人数太多,随时可能暴露,好在,一路势如破竹的鬼子军队,并没有昆山逗留多久,留下一部分鬼子,大部分进了西面不远的吴县(苏州)城。

渡头村距离县城二十来里,地方不大,河道到这里向北转了一个“几”字形,说是一边靠河,却是三面环水,河边全是芦苇。

前段时间,部分伤员伤愈后,在军政部留守人员帮助下,分批向西去寻找老部队49军。

死了两个,现在伤员剩下重伤的倒不多,部分伤筋动骨的十一个,以及李远排留下来的十二个,一个医护兵,总共24个人。

一排加上伤愈的就剩下十二个,刚好一个班,都留在这里,没有向西去找老部队。

刚开始的时候,留下来的就一个医护兵,原本以他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医治这么多伤员,这医护兵水平医术并不高,但是却很用心,连续做了三天手术,当然他的水准不是很高,好在战士们抵抗能力强,就算直接用沾了酒精的棉线缝伤口,也才死了两个,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但后果严重,经他缝合的伤口,全是一排排蜈蚣样,以至于伤兵好后也对卫生兵骂骂咧咧。

就这样粗放的医治,伤员竟然才两个殉国!上天没有眷顾谁的意思,能有这样结果,兵们都心知肚明,几百个真正伤重难治的兄弟,都带着一捆捆手榴弹,留在了太仓到昆山的树林里,与鬼子同归于尽,他们才是最好的军人,用生命悍卫了军人的荣誉。

也正是他们的决绝,鬼子也被打怕了,不愿意付出更大伤亡,在树林里攻击才没那么快,为补充团力量得以保存,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否则,以鬼子一个师团兵力,全力进攻下,补充团早被啃的骨头渣都不剩。

从鬼子控制后的报纸上得到了消息,却是:遇精锐德械师,我部伤亡4062人,全歼阻击的这一个师的中**队。

鬼子陆军胆肥的很,十师团未按时到达昆山,贻误战机,却敢对司令部这样写战场总结。

半夜,跟上哨的两个兵打个招呼,李远杨勇两人回到了渡头村,现在留在这的人,白天基本出去到处打探地形,晚上则全呆在村东头临时驻地,都还没睡。

李远他们这些人的行踪比较诡异,跟普通百姓大不一样,肯定早就被人发现,迟早会被汉奸走狗发现告密,被鬼子发现而清剿。

除了值哨的士兵,其他全部人员,集中呆在一间大房子里,听李远通报从留守处得来消息:现在鬼子进攻太快,占领南京后正向武汉长沙方向集结,昆山城里留守就一个小队加特高课的鬼子宪兵以及一些维持会投靠后的警察及汉奸侦辑队,人数不多。

鬼子在西面吴县(苏州)建有野战医院、战俘营、辎重中转站,**战俘大多被征去抢修被撤退**炸毁的铁路,鬼子特高课的人正在按战前间谍收集的情报名单,发展地方一些家大业大,而并没有离开的德高望重的人士,建立维持会。

鬼子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面积太大,仅仅占领城镇,对乡村根本就管不过来,正在按东北模式以中国人治理中国人的方式全面管理占领区。

杨平大部分时间,留在了昆山城里打探消息,一个多月下来,大概熟悉了些江南的口音,没事就在昆山城里闲逛。

大家围成了一圈,李远结合报纸讲了一下当前形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鬼子在南京真杀了几十万人?”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找主力部队?”

“军部现在什么地方去了”

“咱们109师还剩多少人?”

“我们现在怎么办?”

“就一个小队就占了一座县城,干他娘的”

“什么时候可以回东北?”

“今晚有馒头没⋯”

李远敲了敲桌子,一片安静:“我们49军损失非常大,前面往西走的兄弟们情况也不清楚,目前我们必须等伤员全部伤愈,然后去武汉,目前鬼子只对这边清剿过一次,那时候他们人少,待维持会建立,估计跟东北咱们老家那边情况差不多,当他们有了熟悉当地情况的汉奸二狗子带队,将对我们造成很大威胁。”

“一个小队鬼子,也敢打我们主意,我捏死他们!”二排长杨勇说道:“要不你当排长,我就当个大头兵,咱们去把昆山干了?”

李远:“以我们兵力要打一个县城,凭鬼子一个小队和特高课几个人,敌明我暗,计划好的话,问题倒是不大,但打下来以后怎么办?昆山无险可守,鬼子吴县的部队,随时可以通过铁路增援,只怕到时候鬼子拿老百姓泄愤,所以,意义不大。”

停了一下,二十来个人继续交头接耳。

李远继续说:“倒是有个问题,留守处那位,让我们不愿意去找部队的人,跟着他们干,我觉得真扯他娘的犊子,他们坑了我们东北军,还想让我们卖命,这事啊,我有些想法,大家商量一下吧,咱们东北军,原本一直是就老蒋的眼中钉,我们总不可能跟着他们打完鬼子,到时候老蒋要是又搞我们东北军,两边都是自己兄弟,这还怎么搞?”

“说的是!”“老蒋太阴险了”...

“我决定,还是留在这里养好伤,等有机会我们还是穿过鬼子封锁线,去找49军,我估计鬼子组织的汉奸队,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建成,没那么快就找到我们这个地方,按我们在东北的情形,鬼子肯定要先在城里面肃清,特高课的也就那点手段,城里稳定了才会派熟悉当地情况的汉奸带队对乡下清剿,所以大家养伤的也不要把训练拉下。”李远在欧州勤工俭学学的是经济,后来才转而学习的军事,对情报、经济工作还是有很深了解。

日本在世界上同时期并不是很强的国家,而中国从明末到现在几千年文化,被野蛮的满洲人统治,闭关锁国,国力一直在倒退,此时绝大部份中国人都没有什么文化,愚昧、落后。

半自耕农时代,落后就意味着受人欺侮。

“还有一个情况,国民政府去年十月份新成立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防地区据说就在华东,他们主要打游击战,部队是南方八省一直打老蒋的红色队伍,共国间分分合合,老蒋打了别人十多年,现在又放下面子搞联合抗日,却只给了一个师的编制,一个月给6万块钱,只够吃饭钱,并且以委员长脾气随时翻脸,所以啊,咱们最好不要去掺合。”李远并没有向兄弟们说明自己了解的所有情况,军人对政治并不感冒。

一排二班长朝辉站起来:“我倒想起过事儿,今儿个白天,南面来了两个人,看样子,可能应该是他们,在问我们是不是需要帮助,挎一支破老套筒,还说帮助我们,真好笑,看在都是中国人的份上,我没为难他们,看他那样子,在他们队伍里可能也是一个小官,可他们那些装备,真够寒酸,衣服都破破烂,其中一个人,还背了把大刀,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帮我们当炊事兵!”一片哄笑声。

三天后,昆山城郊,李远再次坐在杨勇对面,杨平在警戒,李远又从联络处回来,要等到晚上才能回去。

李远说:“军政部留守处的消息:小鬼子明天上午要处决一批抗日份子,主要是学生和老师。军政部的意思,让我们这边能不能帮一忙去把这些人救下来,其中有一个是他们的人,我估计也是在试探我们,人家帮了我们不少忙,这事不大好拒绝,刚好,兄弟们都憋了一肚子火,等会回去商量一下,出去活动活动,顺便还他们这段时间照顾我们的人情,我已经答应了。”李远在国外及军队待了这么多年,知道在国内的有文化的学生和老师,对国家的作用。

天黑后,两人回到驻地,简单说了救人的事,对于能打鬼子,没人反对,一片激动。

安排了一下,留下四个伤愈的兵照顾九个伤员还无法行动,伤愈的兵伤好不久,高强度战斗还不能参加,刚好一个班10个人加上二排长及二排的一个兵唐浩,参与行动,分成两个组,带双枪,天亮前进入城里,找鬼子最喜欢枪毙人的火车站广场,建立阵地。

打仗都是老手,但对救人,也不陌生,却都感觉很小儿科,要是拿下昆山城,那才得劲。

李远的副排长和三班班长已经殉国,全排12人、枪无数。

全团打得仅剩下两成不到,一排能重返战场却近半,这跟李远训练有关。

526团走的匆忙,要急行军去无锡,后勤物资无法携带,大部分还藏在昆山城里,伤愈寻找主力部队的都带的短枪走,长枪都留了下来,弹药更是不缺。

班长杨平每天任务就是看着那批物资,主要任务对经过藏物资民房附近的可疑人员进行跟踪清除,鬼子敢打主意,这昆山城鬼子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李远定的原则,如果鬼子发现这批军火,那么,就直接把昆山城给占了!

豪气!

二班长朝辉一直在渡头村负责伤员后勤,这次仍然留了下来,一排的兵在阻击鬼子回昆山时也基本上挂了彩,包括李远都是轻伤,不过早好了,这次行动大部分是一排的人,动员都免了。

⋯⋯

城郊无人的空房子里,一排的人聚在一起,负责打探消息的一班长杨平,将留守处提供的地图,摊开在桌子上。

杨平打开手电筒:“排长,小鬼子刑场设置在火车站前面广场,没有在菜市场,火车站驻守得有二十多个鬼子,到时候可能会出现,鬼子人手不足,部分已经变节警察肯定会过去,警察局现在被特高课接管了,伪警察总共也只有三十多人,只要我们枪一响估计他们不敢放肆,要是我们再来几个人,倒是可以把警察局也一块端了!”

“警察们都是本乡人,根都在这里,如果做的过了,随时可能被打黑枪,锄奸队的人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这个月已经有十多警察汉奸被当地锄奸队正法,所以这事不难。”杨勇跟着补充。

“军政部派了6名复兴社的人协助⋯”杨平再次确认,李远如果没去商贸公司,就让杨平去,都是熟人。

复兴社?李远本能的有些反感,打断了杨平的话:“鬼子在昆山现在总兵力就一个小队,加上警察也就100人,按鬼子兵力部署,火车站最重要,起码20人,东南西北四个路口每个路口两鬼子两警察,加上巡逻队,还要换防,城里兵营鬼子不会太多,能调到刑场鬼子不可能超过的15个,但是有火车站那里,有驻守的鬼子,一旦有事,他们肯定会来支援,战斗打响后我们面前最多就三十多个鬼子,他们没有重武器,顶多两挺歪把子,特高课的侦辑队人数量不详,但那些维持会的人肯定会作壁上观,并且,能在东北投靠鬼子的,肯定也是软蛋,最大可能,他们会混在人群里,要注意防冷枪。”

李远看了一眼杨平:“当兵就是进攻,破警察局,留置守处那些家伙,他们想整,他们自己玩,咱们啰嗦个啥?”

少见用这语气。

“命令:一组五人,李远带队,带一班长杨平,万川三人化装成老百姓负责突击,解决押送鬼子,后视情况,压制警察,军械双枪,半自动步枪,20发毛瑟快慢机,警戒两人德宏协同长远用捷克26机枪,找一个射界开阔的二楼建立机枪阵地,压制警察火力,并进行火力支援!”

“二组:杨勇带队分两队各三人在车站东西方阻击火车站鬼子,战斗打响,鬼子出来支援,先手雷炸鬼子机枪手,掷弹筒兵,然后自由射击,剩下龙辉将鬼子火车站电话线电杆炸了,完成任务后回到南面警戒巡逻鬼子,并到旁边楼上,找个窗口观察人群中可能存在的特高课的鬼子宪兵,清除任何枪口向我们的人员,最后,从东门撤退,有问题没有?”

李远这样的问话,也没征询他们意见的意思,杨勇跟李远同级,一直服李远,他没提意见,其他人也就更没提。

一等人用长衣服包着枪,趁天没亮,分散进入大街,避开巡逻队,各自找地方。

两组人来到火车站广场两边的民房,很多屋子里的人都逃难去了乡下,现在昆山半数房子都是空的,少数房间有人,控制几个百姓没有什么问题,普通老百姓对军人天生的畏惧。

汇合了先一步到达复兴社六个人,领头的跟李远打了个照面,一袭黑衣,三支79,三支M1911,李远让他们跟机枪组行动,留意混在百姓人群中的可能侦辑队,挨了冷枪可不划算,让他们躲在二楼不用露面。

时间慢慢流逝。

早晨9点过,鬼子们“倾巢”出动,一辆日本三供内燃机株式会社生产的“陆王”偏三轮,后面跟着一辆车顶架着机枪的丰田GB卡车,从鬼子兵营,曾经的县政府驶出,停到隔壁不远的宪兵队,旁边也是警察局门口,警察们早已等候多时,将反绑双手的十多个犯人,押上了汽车,车厢里有五个鬼子,踩在踏板上左右车门一边挂了一个,驾驶室带驾驶员两个,三轮摩托车上三个鬼子,总共是12个!

鬼子在昆山城内,能调动的,就这么几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