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008章 陈登

三国好老师 008章 陈登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水车,先民们用以战胜大自然的高超劳动技艺,是古代的提水灌溉工具,外形类似车轮。水车的直径最大可达二十米左右,小的也在十米以上。最高可以将水提高到离地十五到十八米之间。

一般来说,一个大水车可以满足六七百亩地的灌溉需求,小的也最少可以满足一二百亩地的灌溉需求。

民间最早的水车工具应该是“桔槔”,记载于《庄子·外篇·天地篇》中。而真正在历史中记载的水车,其实就在东汉末年。如今的汉灵帝命毕岚造“翻车”,这个时候的翻车已经有了轮轴和槽板这些基本设置。不过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魏志》中国,则说是马均制造的。

不管哪一个说法,至少在三国鼎立的时期,翻车已经成为常见的汲水工具。那么反推过来,在这之前,水车的雏形应该已经出现。

陈登应该是见过或者听说过水车这种东西,所以才有此一问。

具体如何,董明自然不知晓,他就是个瓜皮。

虽然不明白陈登到底何意,但是不妨碍他诲人不倦。他站了起来,将油灯拖住,示意陈登跟上。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院子里。

董明将油灯放在地上,借着微光在地上画了起来,一边画还一边讲解起来。

“首先要有一个车轴,然后呢以车轴为中心支撑着数量不等的辐条,这些辐条之间距离要相等,正好能够平分一个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圆心角根据辐条的数量平分。”

“辐条的顶端呢有刮板也就是槽板,除此之外还要有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这样接着水势,就可以将低处的水运到高处来,用以灌溉高处的农田。”

陈登看着董明画图,听着董明讲解,不住的点头。

“你看,这样咱们就可以节省人力,用水能来提水,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董明说着说着又蹦出了一些陈登听不懂的词语来。

“生产效率?”陈登重复了一下,有些费力的理解了一会儿才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董明笑着解释道:“就是用更少的人灌溉更多的地,换句话说就是尽量的节省民力的同时保证或提高百姓的生产能力。”

“兄长对儒学怎么看?”陈登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儒学?”董明顿了顿,看了看地上的水车图,想了想刚才自己一连串的话,有些愣住了。

“对,儒学,圣人之学。”陈登一脸郑重的看着董明。

董明挠了挠脑袋,虽然他是一个瓜皮,可是他也知道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他也知道,当世世家大族不管是靠什么手段出来混,但是都把自己包装成儒家。

“我等儒家子弟,自然人人尊崇圣人之学了。”董明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是个正儿八经的儒家子弟。

说完他又有些心虚,他忽然想到自己的《算经》中各种用来举例的题目,貌似更贴近墨家。

陈登听到董明的话之后,笑了笑附和道:“自是如此,不过在下近日苦读圣人之学,有些许内容尚不清楚,兄长可否赐教一番?”

董明闻言笑了笑,心里却直呼妈卖批。

“刚才不是还说一直在看《算经》吗?这会儿又苦读圣人之学了?”

陈登不等董明拒绝,就直接问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何解?”

董明听到这一句,松了一口气,心里也不由得感谢系统的填鸭式教育和自己的勤奋。这一句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这十六个字院子饶舜禹禅让的故事,讲得是三位大佬代代相传时将天下和百姓托付给下一任。

这一句陈登说自己不理解,董明都想大耳刮子抽他。别的不说,荀子就曾经在《荀子·解蔽篇》中分析过这一句话,陈登肯定也看过。

现在他大概明白了,陈登就是来试探自己的。至于为什么要试探自己,他觉得应该是有人认为自己是墨子子弟了。

“墨家咋了,吃你家大米了?”董明虽然能明白,但是不理解为什么陈登一个儒家士子要巴巴的跑来试探自己。

“元龙真不理解吗?”董明笑了笑。

陈登也尴尬的笑了一下,道:“兄长见笑了。”不过没有继续说话,还是平静的看着董明,等他的答案。

董明摇摇头,缓缓开口道:“我说说,不一定对。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一味有人心、道心这异者......”

这是后世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序》中的释义,也是系统教的。他理不理解没关系,能背出来就行,反正唬人就是了。

陈登原本就是来试探董明是否是墨家子弟的,因此对于董明能否说出什么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就算董明真的是儒家弟子,一个寒门士子能通读《尚书》都不太可能,更何况释义?

再者说来,他来之前也了解过,这位学的是《诗经》。虽然都是圣人之学,但两者差距极大。

可是董明说着说着,陈登就愣住了。

“他说得好有道理啊!”

董明没管陈登,照本宣科的背完之后,道:“一点浅见,不值一提。”

陈登很快调整了情绪,对着董明就是一礼:“登孟浪了!”

董明知道他什么意思,摆摆手道:“倒是在下平日所学甚杂,不如元龙精深。”

说完这两句话,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沉默,大眼瞪小眼的对视着,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有些......

“时间也不早了,元龙不妨在此住下如何?”董明打破了尴尬。

陈登闻言点点头,道:“叨扰了。今日之事是登之过矣。”

董明知道他说得是试探的事情,不过他也不在意,摆摆手笑着问道:“无妨,小事而已。不过有些件事我倒是有些好奇,这等小事儿何须你亲自过来?”

“一来静极思动,二来兄长毕竟是一方名士,所以......”陈登话没说完,但是董明理解他的意思。

董明现在大小也是个名士,陈家随便派一个人过来试探,若是惹恼董明,面皮上也不好看。陈登亲自过来那就要好很多,毕竟陈登在徐州也颇有名望,两人这种交流更像是探讨学问。只不过陈登看到董明如此了解各种技术,下意识将董明当成了墨家弟子,因而出了一个有些敷衍的题目。

这也是陈登感到惭愧的原因。简单的说就是,把人小瞧了。

董明笑着点点头,也没再说话。两人客套了一下,便都去休息了。

睡觉的时候,董明忽然意识到为什么自己会被试探了。儒墨两家从墨子和孔子时期就不和,到了后期更是打出了狗脑子。独尊儒术之后,墨家更是被儒家搞得断了传承。

董明表现的像个墨家弟子,自然引起了儒家体系内陈家的注意。但是董明不知道的是,陈家之所以认为他是墨家弟子并不全是因为《算经》中一些科学技术的东西,而是因为他平日里的一些只言片语。

墨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有点儿类似于赤色思想。董明日常跟人交流的时候,上一世几十年的语言习惯总会带出一两句倾向于“兼爱”、“非攻”之类的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