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178章 乱起

三国好老师 178章 乱起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新野,明德书院。

董明不管孙挺是如何安排吴兰的,但是他还是对此有些疑虑。因此特意派徐庶去了一趟襄阳,想要通过黄忠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加准确的消息。

除此之外,他还找人去了一趟长沙,问一问徐盛。

不过这一来一回的也需要时间,董明也只能等着。数日之后,董明没等到新的消息,却等来了张机张仲景。

这也是一件大事儿,他特意将课程移交给了别人。跟华佗一起,接待了张机。张机的年龄要比华佗小一些,两人叙了年齿,华佗比张机稍长五岁。

不过两个人站在一起,华佗是个圆润的中年人,而张机已经略显老态了。

“元化兄,深谙保养之道啊。”张机看着比自己年龄大,看着比自己年轻得多了的华佗,一脸羡慕的说道。

此时,三人并没有在医院,而是在新野的一家酒楼里。

“也没什么保养之道,就是身心舒畅罢了。”华佗摇摇头,笑着说道:“某家可不像仲景你,劳心有劳力啊。”

张机眼下有官身,特意趁着休沐期赶来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因为是地方官,所以琐事比较多。

再一个,张机一家两百余口,如今还剩下十来人,心力憔悴之下,自然显老。

张机闻言摆摆手道:“早就想脱了这一身官服了。可是,若没有个官身,诸事不便啊。”

董明倒是理解他的意思,有了官身之后,他才有钱财研究医学,也有资格查阅一些普通医生查阅不到的卷宗资料。

“仲景老弟最近在研究瘟疫?”华佗其实不知道,是董明告诉他的。

张仲景闻言点点头,苦着一张脸道:“唉,瘟疫,终归是唉”

华佗端起酒杯,对着张仲景说道:“何必唉声叹气呢?瘟疫也不是不能治啊。”

“也对!”张仲景也端起酒杯,跟华佗遥遥相敬了一个。一旁的董明笑眯眯的自己喝着酒,看着两位医学大佬聊天。

“倒是前些年,伯照先生的一本《天灾防治条例》,让某家大开眼界。”张仲景忽然说到了董明头上:“虽然书中没有明言如何治疗瘟疫,却将瘟疫的危害缩减了最小!实在是天下百姓的一大幸事。机,敬先生一杯!”

董明连忙站起来,端着酒杯陪着喝了一杯,谦虚的说道:“仲景兄不必如此,过誉了!还有,若是仲景兄不嫌弃的话,就直接叫某教伯照即可。先生什么的,太过见外了。”

“哈哈哈,伯照可不是那种酸臭的读书人。”一旁的华佗笑着打趣道。

“如此甚好!甚好!”张仲景也很高兴,笑着应下来。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酒足饭饱之后,才回了明德镇。到了之后,直接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华佗跟张仲景解释了一下医院是个什么东西。听的张仲景频频点头,一脸的羡慕。而后,华佗又拿出了不少从董明那里搞来的方子,一一给张仲景看。

这一下就没有董明什么事儿了,他也不懂他们俩说的什么药理,什么君臣佐辅的。跟着点头,微笑,称是即可。

陪了张仲景一天,实在是无聊。第二天董明便没有再去了,只是说要去上课。能不能留下来张仲景,或者让他对书院感兴趣,就看华佗的了。

正常上了一天课。下午下课的时候,董琬急匆匆的就出去了,一看就知道是要下山。董明皱了皱眉头,找到了武敬。

“琬儿这几天都去哪里了?”武敬作为书院的大管家,同时也会在董琬出门的时候,派人保护她。

“去山下明德镇了。”武敬回道:“吕姑娘最近都在那里,两人很是要好。”

董明眉头紧皱,似乎可以夹死一个吕萌。

“派人看着她,不要让她吓跑了,都快要嫁人的人了。”董明说了一句,有些气闷。他是对吕萌有些成见,总觉得这姑娘不是个好人。因此也不想董琬跟她有过多的来往。

“学生知道了。”武敬虽然不知道董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但是他也不会多问,反正照做就是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董明有些烦躁的离开,去食堂里吃饭。

吃完了饭,本打算休息一会儿呢。结果吴兰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先生,有黄巾贼过来了。”

吴兰的第一句话就吓了董明一跳。

“啥玩意?”董明有些懵:“马相不是在益州吗?从哪儿来的?”

汉中肯定是过不来,可是要说从江州入荆州的话,那也得越过襄阳啊。总不能直接飞到新野地界吧?

吴兰闻言脸色也有些难看,回道:“不是益州的黄巾军,是襄阳来的。”

“襄阳?”董明眨巴了一下眼睛:“襄阳哪来的黄巾?难不成是襄阳也有黄巾作乱了?”

“不止如此,荆南、益州、交州、扬州南部全都有黄巾众作乱。这是刚收到的消息。”吴兰说了一个更让董明心惊的情报。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董明立刻意识到,肯定是有人从中串联,不然不可能这么多地方同时出现黄巾作乱!

“马明?”董明想到了一个人,他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希望不是你。若是你的话,那休怪日后为师不讲情面了。”

董明脸色阴沉下来,对吴兰说道:“吴兰,你率领校刀手守住明德镇即可,某家这就安排学生们全都进镇子!”

“喏!”吴兰领命而去。

“武敬!”董明又喊了一声。

“学生在。”

“安排大家去明德镇。”董明吩咐道。

“这就去办。”

武敬转身匆匆离去。

董明站在原地,看向南方,满腔都是怒火。他虽然还不确定,但是心里几乎认定了,这一次搞事情的人,一定是马明!

转身离开,收拾了东西之后,他也随着学生们一起离开书院。最后一个走出书院,他将书院大门锁上,然后头也不回的下山去了。

到了明德镇,董明亲自安抚了镇子中的百姓和学生们。

当晚,董明出现在城头上,全身披挂的与吴兰站在了一起。

“新野那边怎么样了?”迎着夜风,董明对吴兰问道。

吴兰闻言轻轻摇了摇头道:“贼人势大,传令兵冲不过去。如今还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眼下新野还在官军手里。”董明叹了一口气道:“死守吧,汉中那边会派援军的吧?”

“嗯,已经送信过去了。应该是徐将军率军来援。”吴兰回道:“徐将军麾下如今全是骑兵,三天之内应该就能赶到。”

“三天,能守住吗?”董明问了一句。

吴兰闻言摸了摸脑袋,笑道:“问题不大。明德镇虽然只是一个镇子,但是镇子中几乎都是工匠,末将已经让他们全力赶制守城器械了。”

董明点点头,又指了指城墙上的士兵道:“他们能拉弓射箭吗?”

吴兰闻言摇摇头道:“倒是开得了弓,可是准头不行,只能追求打击面了。”

“也好。”董明看向远方,远处可以看得到灯火。那里应该是黄巾众的大营所在。毕竟此地距离新野县城,不过十几里地罢了。

“今夜,应该会有小股的黄巾贼过来。”吴兰判断道:“看一看他们的成色吧。”

“嗯。”董明点点头。

后半夜,明德镇外变得热闹起来,大概三千多人的黄巾贼,乱哄哄的杀了过来。领头的黄巾将领甚至还骑在了一头驴身上,手里拿着一个铁棒,咋咋呼呼的要攻打明德镇。

“城墙上的汉军听着,我大军已到,尔等若是识相的,就开门投降。若是负隅顽抗,那等某家杀进去了,定然鸡犬不留。”

吴兰在城墙上,听着这人说的话,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他抬起手,沉声说道:“弓箭准备!”

士卒们立刻将长弓拿在手里,弯弓搭箭,瞄准了城外的黄巾军。

这就是吴兰的回应了。

“该死!”那黄巾将领见状,气得哇哇大叫:“儿郎们给某家冲,城坡之后,让你们乐呵三天三夜!”

“噢噢噢噢!”

“冲啊!”

黄巾军乱糟糟的一拥而上,军阵中还有几架云梯,被搬运着往城墙靠近。

“拉满弦!”吴兰大喝一声。

待黄巾军走进射程之后,吴兰一挥手,怒吼一生:“放!”

箭如雨下,在追求覆盖面的前提下,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力。不过却也阻止不了,其他人靠近城墙。

“上檑木!”

吴兰却也不怕,他还有第二招呢。

士卒们,立刻将准备好的檑木搬到城墙边,看准机会推了下去!黄巾军连云梯都架不起来,一群人堆在城墙下,乱糟糟的一片。

有人想要将城门撞开,可是他们可没有攻城车,想要仅凭人力推开城门,简直就是搞笑。更不要说,董明还提前用巨石将城门给堵死了。

战斗开始的很快,结束的也不慢。攻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效果,黄巾军也不用主帅鸣金,自发的就后退了。

城墙上吴兰只觉得无趣,就这种水平,别说三天了,只要补给足够的话,”,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