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179章 明德书院,没了

三国好老师 179章 明德书院,没了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守城的事情,董明不是很担心。

除了中平元年,张角还在的时候黄巾军还算有些战斗力之外。其他的时候,冒出头的黄巾,基本上都被大汉朝的各路地方官拿来刷功勋了。

本身就是搞renchongbai拉起来的队伍,当张角死了之后,黄巾军就已经彻底凉凉了。这一次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真要说起来,也就是吓唬人罢了。如今益州有刘备,荆南有孙坚。平定叛乱,对这两位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董明更在意的是,是什么人在其中串联奔走。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明,可是转念他又觉得马明不会如此不智才对。

不过按照原本历史轨迹来看,应该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黄巾贼zaofan才对。眼下困守在明德镇,董明没有任何的消息来源,只能胡乱猜测,徒呼奈何。

一晃三天过去,徐暖率军前来。吴兰跟徐暖两人合力,冲杀了一阵,便将这一路黄巾击溃,敌将直接被徐暖劈成了两半。

明德镇医院,华佗和来不及离开的张仲景两个人,正带着手底下的学生们,救治伤兵。董明则跟徐暖、吴兰蹲坐在门口聊天。

“先生,可想死某家了!”徐暖是个大嗓门,说话的时候震得董明耳朵都疼。

“你来了,汉中怎么办?”董明问了一句。

他已经从吴兰那里得知,如今汉中拿得出手的大将就徐暖一个人。

徐暖闻言笑着回道:“郭超、杨隆都在呢。还有李家的几个小子,守住汉中没有问题的。”

董明点点头,又道:“休息片刻,去支援新野吧?新野县城只有张家兄弟在,他们守成有余,歼敌不足,你去帮忙。”

“某家正有此意。”徐暖乐呵呵的答应下来,然后道:“怎么不见庶哥儿?他去哪了?”

“他去襄阳了。”董明回道:“如今应该被困在襄阳了。不过襄阳那边不用多虑,黄巾贼寇们,围不了多久就会被击溃的。”

徐暖点点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董明对襄阳如此有信心,但还是选择相信他的判断。

“既然如此,某家明日便去新野。”

他率军一路赶来,正需要休息一下。董明自然不会拒绝,点头道:“嗯,休息一晚也好。待会儿镇子里回去犒军。不过眼下战事未平,没有酒。”

“有肉就行了。”徐暖哈哈大笑起来。他跟张飞不一样,他虽然嗜酒,但是出征的时候从来都不喝酒。要不然刘备也不会留他坐镇汉中了。真要说起来,领军能力,他差张飞太多了。更不能和关羽相比。

但刘备留他坐镇汉中,就是看重他每逢大事的时候都拎的清楚的性子。不然光靠一身武勇,他顶多也就是个贴身保镖罢了。

“某家留在这里吧,主公的军令就是让某家护佑此地。”吴兰出声说道:“新野城贼军势大,将军麾下虽然是精锐之师,但也要小心行事。”

“某家省的。”徐暖笑呵呵的对吴兰说道:“倒是你小子,不错啊,小小年纪颇有大将之风!”

“将军谬赞了。”吴兰笑着回道。

对吴兰,董明也很满意。这三天,不管黄巾军如何,他都稳如泰山,守得密不透风的。当然了,有一点儿不好的就是,吴兰太稳了。

稳的好处就是该赢的都能赢下来,能把自身的实力全部发挥出来;不好的点就是,这种人很难拔高一个军队的上限,也几乎不可能成为名帅。

但是,好用,用着也放心。

“行了,今天先别回大营了,就在镇子里吃一顿吧。”董明站起来拍拍屁股对两人说道。

两人自然答应下来,没有拒绝。

吃罢了晚饭,董明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有电灯。月光从窗户里洒进来,铺在他的身上。他静坐不动,思考着自己这一些年的所作所为。

就像吴兰一样,他觉得自己太稳了。为了稳妥,他从洛阳跑到新野,为了稳妥,他安心的发育了八年。

来的时候不过二十岁,如今已经二十八岁了。八年的时间,他干了什么呢?真要说起来,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距离他要开创的时代来说,还差的太远了。

“这样虽然稳妥,但是太慢了。”

董明轻声说了一句,像是疑问,又像是在自说自话。

“扣扣!”

门被敲响。

董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将门打开,门外站着武敬。

武敬的表情有些奇怪,夹杂着愤怒与痛苦。

“老师书院没了。”武敬说这话的时候,董明都听到了一些鼻音。很显然,武敬在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

“书院没了?”董明皱了皱眉头,道:“说清楚一些。”

“书院被溃逃的黄巾贼寇给一把火烧了!”武敬咬牙切齿的说道:“好贼子!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董明扶在门扉上的手,忽然握紧,巨大力量直接将木门捏断了一块。

“救火了吗?”董明问道。

“救不了了。”武敬一脸颓然:“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完全烧起来了,什么都没了。”

“你先出去吧。”董明轻轻说了一声。

“老师?”武敬有些不明白。若是其他事情,武敬肯定不会多此一举,直接就照办了。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的家没了。

董明脸上露出了笑意,道:“书院不还在呢吗?”

“在?”

“为师在,你也在,你的师兄弟们都在。书院,什么时候没了?”董明轻笑着说了一句,然后道:“去吧,安抚一下同学们。”

“是!老师!”武敬被董明这么一提醒,也反应过来。

书院,从来都是靠人来决定,而不是地点和建筑物。

武敬离开之后,董明坐了回去。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矮几上。

“砰!”

一声闷响,案几应声而碎。

“可恶!”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昭示着董明内心巨大的愤怒!书院,可是他的根本所在,如今被一群黄巾,付之一炬,他怎能不生气?!

董明已经出离了愤怒!

“计划,要改变一下了。”

董明脸色变得平静,目光变得幽深起来,越过窗户,看向了北方。那里,依稀可以看到书院的残骸,再往更远处,再远一些,再远一些,在董明目光看不到的地方,一个古老的城市像是一头睡狮一样,雄卧在大地上。

那里,就是洛阳。

翌日,董明走出房门,穿着系统兑换来的名士套装,手里摇着羽扇,面带笑容。

书院的学生们如今都集中在镇子中一间大宅子里。董明赶到的时候,他们正在自发的学习。或是独自念书,或是三五成群的辩论。

看到这种情况,董明觉得内心舒畅了许多。这才是老子的弟子!这才是大汉的未来!这才是这个民族屹立世界之巅的资粮。

“老师!”

见到董明来了,所有的学生都躬身朝他行了一礼。

董明笑着走到最前面,朗声说道:“书院被烧了。”

学生们闻言脸色都有些难看。

“但是书院还在,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明德书院。”董明笑着说道:“山上的那片废墟,不过是个容身之所罢了。我等心怀至理,哪里又不是我等容身之处呢?”

“如今天下动荡,贼寇丛生。尔等虽然年齿尚幼,但要谨记,入了我明德书院,就要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等谨记老师教诲!”

董明满意的点点头,又道:“这段时间,就委屈大家了。现在镇子上生活一段时间吧,若是有人想回去的,某家会安排人送你们回去。去找武敬登记一下就行了。”

“现在!开始上课!”

“见过老师!”

战争,来的得很突然。

但是,明德书院的课,不可能取消。就算打到了班级门口,董明也会给学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才会下课。

宅子外面,华佗和张仲景两个人站在一颗老槐树下面,听着宅子内董明抑扬顿挫的讲课声,都有些感慨。

“伯照行事,颇有古之贤者遗风。”张仲景感叹道:“这世道越来越难了,正需要他这种人物出来,匡扶天下。”

华佗听了之后点点头,开口道:“他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眼下看起来只是偏安一偶,在乡野间教书。可是纵观他做的事情,不难看出来,他有大志向。”

“只希望,他能够挽大厦于将倾吧。”张仲景说了一句。

“大汉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华佗只觉得这些年百姓的日子过的愈加困难,但从未想过大汉朝会

“根子已经烂了,枝叶修的再好看,也不过是一夏的繁华罢了。入了秋,就离死不远了。”张仲景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槐树的根部,轻声说道。

但,这胜似回答。

华佗沉默了。

“走吧,伯照不是说了吗?各司其职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好。我等身为医者,就去做我等该做的事情把。”张仲景说着,当先离开。

华佗在原地看着老槐树已经烂掉的根,看了一会儿之后,摇了摇头,追上了张仲景。

谭文和谭武走了过来,将老槐树推到。这些日子,为了制作守城器械,储备的木材已经没了。正好这棵老槐树已经死了,便过来取材。

“还没烂完,这几根还好好的呢。”谭武指着地底下老槐树的根系说道。

“留着吧。”谭文笑了笑:“兴许以后还能才发芽,长出新的大树呢。”

“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