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201章 科学司选址

三国好老师 201章 科学司选址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科考的所有准备事项已经完毕,在十二月中旬的一天的早朝上,蔡邕做了一个冗长的报告。早就已经知道了详细计划的刘宏,几乎可以说是听的昏昏欲睡。

有时候董明觉得政治这玩意挺有意思的,所有的国家大政,基本就是皇帝和几个大臣通过气之后,才会在朝会上走个过场。很多朝官觉得自己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制定,其实呢,顶多也就起个举手表决的作用。

当然明白人也很多,只要皇帝和大佬达成一致了,他们鼓掌、歌颂功德就行了。就比如眼下,刘宏、蔡邕、董明、何进等人达成一致之后才拿出来的科考章程,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朝会在友好的氛围和蔡邕逐渐沙哑的是嗓音中结束。

散了朝会,董明没有避嫌的跟蔡邕走到了一起。主要还是科考这件事一开始虽然交给了蔡邕,但是真正做事的时候,还得太常来,蔡邕只能说是从旁协助。

“伯照,这样做,岂不是有违你的初衷?”蔡邕见董明走了过去,皱着眉头问道。

董明闻言笑了笑,反问道“那某家的初衷是什么呢?伯喈先生?”

“伯照这话说得,整个洛阳城有点儿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你这是在给寒门士子开路。”蔡邕一本正经的说道“你每日里在洛阳所以你不知道,科考这件事如今在民间尤其是寒门士子中,有多大的影响力。某家有学生曾来信说过,他们那里的寒门士子早就迫不及待了。如今章程通过,朝廷肯定会通传天下,到时候寒门士子们,还不得弹冠相庆?”

董明笑了笑,蔡邕没有彻底理解他要弄科考的意思,他也不愿意解释,只是笑着说道“这哪里有违背某家的初衷了?”

“这一次科考取一百人,为了让世家和外戚答应,你分出去了四成的名额给世家,三成的名额给外戚,只剩三成由你自己安排。你不觉得气闷吗?”蔡邕颇有些可惜的说道“倒不是世家和外戚不能参加,只是这样强行要去七成的名额,实在是让人太不爽利了。”

董明拍了拍蔡邕的肩膀道“伯喈兄,你果然不适合做官。”

“嗯?某家说的难道有问题?”蔡邕皱了皱眉头,仔细又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啊。

这个时候,两人已经出了宫门,董明指了指站在不远处迎接他的武敬道“要不去某家那里?”

“也好。”蔡邕心里有疑惑,稍微想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一路上,蔡邕几次想问,都被董明笑着搪塞过去。等到了董明家里的时候,蔡邕再也等不及了,直接说道“伯照还是直接告诉某家,某家哪里说错了吧!”

董明带着蔡邕到了正厅,董琬从后面出来,上了茶水糕点,瓜果小食,然后对着蔡邕欠了欠身,转身离开。

两人落座,相对不远。

“伯喈先生,你说的问题,陛下会想不到吗?”董明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蔡邕。他早就发现蔡邕的能力值长歪了,内政能力和谋略能力都只是针对实事的,手腕和斗争能力上却还差的要死。

董明这么一问,蔡邕楞了一下,然后道“陛下自然也会想到,既然如此陛下怎么会答应呢?!”

“伯喈先生再好好想一想,如今朝中官员,世家出身的有多少,外戚出身的又有多少?”董明点了他一句。

蔡邕听到这里,终于反应过来,道“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他又摇摇头“某家真是唉!”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今大汉朝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世家子、外戚、宗亲加在一起绝对占了九成以上。其中世家出身的官员更可以说是占据一半以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以前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的。

如今科考选才,世家只占四成,能够获得三成名额给董明自己安排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再一个,如今大汉朝真正掌权之人,哪有一个出身低层的?如今科考却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一个站在大汉朝权力中心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刘宏一个机会,一个靠着科考出身的官员制衡外戚和世家的机会。

而不是靠那些没卵子的太监。

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刘宏才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才答应下来的。想靠着科考,直接把世家和外戚解决掉,那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且不说如今世家和外戚才是大汉朝的中坚力量,光说他们掌握的教育资源,就足以让他们培养出的后辈们,直接占据不小于七成的科考名额。

于是说是董明让出去的,倒不如说这是人家应得的。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这天终归还是天下人的天下,只要给天下人一个机会,什么世家、外戚,甚至皇帝都不过是齑粉罢了。

再者说,随着董明的改革,世家和外戚的力量会逐渐衰落,到时候这名额之事,最终还要交给成绩和董明自己来决定。

“伯喈先生明白了?”董明见蔡邕的表情,笑着问了一句。

蔡邕点点头,有些颓然的道“某家果然不适合做官,小女之前也曾经说过。只是愧对皇恩啊。”

“伯喈先生言重了!伯喈先生,谦谦君子,这朝堂上的龌龊之事,你只是不屑为之罢了。”董明说了一句漂亮话。

他现在可不想蔡邕撂挑子,不管蔡邕再怎么懵圈,那也是三公之一,是他董明的政治盟友!不懂没关系,站在董明这一边就行了。戏志才、荀璦等人倒是个个聪明绝是忽略不计。

无他,位卑官小,人微言轻尔。

蔡邕又坐了一会儿,在董明这里吃了饭之后,才离开。

冬天的白日总是短暂的,董明觉得还没干什么呢,天色就已经擦黑了。他点着灯又看了一会儿书,便准备休息。

接下来一直到明年的元月初七,他都不打算出门了。太常衙门没什么事情做,再过些日子就是休沐期,算是一个小长假。很多朝官早在十一月份就请了假,回乡省亲了。他倒也想回乡,可是留县那里也没有亲人,至于董家

那算是什么家乡。

翌日,一大早董明就起来了,也是第一次比董琬起的还早。自己洗漱了一番,穿好衣服之后,来到了正厅。

刚刚坐下,李植就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雪花。

凌晨的时候又下雪了,一直下到现在。雪下的倒是不大,但是一直不停,恁的急人。

“老师,学生来了。”李植过来之后,先给董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摸出来一个油纸包裹,递给董明。

董明接过来,打开,是一块油饼,上面涂着黑色的大酱。

这是李植给董明带的早饭。

董明撕下来一块,泡在茶杯里,泡软了之后拿出来,吃了一口,然后道“科学司这边,已经选址了,就在南市旁边。”

“不在城中?”李植楞了一下。

董明点点头道“在城外更方便一些。待会儿你我同去,先把地方看一下,然后为师会给你一张设计图纸,到时候你负责带人施工。”

李植闻言笑了笑道“老师放心吧,这事儿学生最是在行。”

董明道“确实如此!这是如今倒是屈才了,日后会让你负责大汉朝的重大工程的。”

“真的?”李植闻言眼睛一亮。

董明笑着点点头“不过这事儿还要再等等,技术储备和国力积蓄都达到了才会启动大型的国家工程!全都是千古未有之大工程!”

这是在画大饼,就好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刚一进公司,就被领导拉着看公司的未来蓝图,上市公司都只是起步,目标都是干翻同行业的领头羊。事实上呢?不过是个草台班子先把人忽悠的愿意卖死力气再说。

董明对自己的学生倒不至于如此,但是偶尔还是要画一些大饼,提振一下学生们的精气神的。

眼下李植就热血沸腾,他相信董明所说的千古未有之大工程,一定是真的!

“老师放心吧!就算是您让学生带人去修长城,学生也给您修成全新的!”李植拍着胸脯说道。

董明闻言笑了,道“不至于,不至于。”

“嘿嘿。”

两人聊天的功夫,吃完了早饭。也不耽误时间,董明带着李植离开,直奔南市。出了南市,复行十几分钟来到了一处荒地。

“就这里了。”董明停了下来,对李植说道。

李植闻言四处观察了一下,旁边就是官道,再往南边是一条河。这块地方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

“这里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尤其是交通极为便利,正适合科学司。毕竟科学司需要往来运送各种实验材料。”李植道“而且还可以以科学司为中心,将周边发展起来,接连南市。这样更有助于科学司的科研成果变现。”

董明听的频频点头人,然后用一种考校的口吻问道“再说说坏处。”

李植指了指旁边的河道说道“一来,这里靠近河流,学生虽然没有探查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里肯定土质松软。建立房屋的时候,不能过高,不过会下沉。万一下面有暗河的话,会更麻烦。”

“然后呢?”董明等着李植的下文。

“二来,这里其实没有城里安全。”李植道“如今不是太平年景,哪怕是洛阳城下,首善之地,也盗匪横生啊。”

董明笑着道“这是好事儿。”

“好事?”李植不明白。

“以后你会知道的,你今天先把周围摸清楚,明日来府里拿设计图纸。”董明笑着说道。

“哎?老师已经测量过了吗?”李植好奇的问道。

董明留给了他一个神秘的笑容。

测量?测量个锤锤,科学司这么重要的地方,他肯定找系统兑换一个最最最合适的设计图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