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银币(求订阅求月票)

重铸刚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 银币(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尤其是朱由检,在他看来使用银币明显是对朝廷有好处的。以后各方面税赋的征收也方便的多,现在最通金融财政的专家竟然反对?这是为何?

“郭爱卿,你说说为何我大明不能使用这银币?”

郭允厚心中在想,皇帝虽说很有能力,应该是为明君,可惜还是太年轻,罢了罢了,我还是老实说了吧,我也不怕得罪人。

“皇上臣认为有数件原因。

其一,我大明现在通用的银锭是五十两一枚,太仓银则是由地方熔铸后直接送往京城,每年四百万两,此乃定数。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铸造是存在一定的损耗,这就是“火耗”,现在“火耗”已经成为各地官员的一项重要收入。

若是要铸造银币,那就必须像铸造铜钱那样在中央铸造,不可让地方插手,收回铸币权,空难重重,又没有了火耗,此举恐怕会引起大乱啊!

其二,依臣来看,这种银币大约是一两,这样的分量太大了,我大明百姓一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二十余两白银,他们日常生活根本用不了这么大的银币。经常存在的其实是各种碎银子,况且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一直在变动。用起来就会很麻烦。

而对于大宗贸易,这些银币很容易被一些贪婪之人给刮掉一圈,这样币值就下降了,很难让商人们信服。

这种情况就连不值钱的铜钱都有人这样做,他们甚至重新融化添加其他的金属重新铸造。或许是因为铜钱利润低,这样干的人不多,影响不算太大,若是换成白银,那简直难以想象。

这样造出不能用的银币有什么用?再加上银子太软,要铸造这样的银币必须要加入其他的金属,这样朝廷恐怕还会因此而获利,那么就很难保证没有私人铸造。

其三,我大明缺银子啊,没有足够的银子,这件事情根本就做不成,尤其是朝廷缺银子,如果真的要铸造,恐怕也铸造不了多少。

我中华历朝历代都有铸造金币银币的先例,但他们大多数都是作为赏赐之用,并不能直接作为货币!

臣请皇上三思啊!”

听完这话的朱由检有些沉默,这三个问题都不是小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甚至是相当的麻烦。

“汤若望,欧洲那边有这种情况吗?”。

“皇上,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就像郭大人所说有人在银币上刮一层银子也是常有,臣就见过有的商贩都是带着秤,以便随时称量银币的重量。”

朱由检点点头,皱眉沉思,他还一直疑惑,按理说这些银币明朝中后期就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以及明朝中期以后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家,此后应该就不缺银子了啊,怎么会一直到清末,大清才开始铸造银元。

朝廷的掌权者很蠢吗?必然不是,现在看来应该就是郭允厚说的这些问题了。

“郭卿,咱们一条一条的分析,首先是所谓的火耗问题,这个问题算是陋习,这是借着朝廷大事为自己谋取私利,是应当被禁止的,这是吏部、刑部、大理寺的事情。真是岂有此理,猖狂至极,默认,朕同意了吗?”

“……”

其二,一两的银币的确是太重了,我们可以铸造一些低分量的银币,比如半两,甚至是更低。

这样的话,甚至能够减少铜钱的使用,你们要知道,我大明的铜产量并不高,若不是云南的铜矿,情况恐怕还会更严重,若是能省下来,就可以大规模地铸造铜炮,以对付建奴。

至于银币太软,有人会在上面刮银子的问题。我们想办法添加不同的金属,提高它的硬度,另外可以银币的外围加上一些纹路,如此若是真的有人刮银子,也能被人轻松发现。

如此有了秘密的配方,也能够防止有人私自铸造,可谓是一举两得。”

“……”

其三,据朕所知,自隆庆开关以来,每年的海贸都有大量的白银流入我大明,所以我大明是不缺银子的,缺银子的恐怕只是朝廷罢了。

而朕的信达钱庄里存的银子是足够的,因此朕认为若是能够让银币被天下所接受,缺银子的问题这就不是问题了!

诸位觉得如何?”

“……”

汤若望没有什么感觉,虽然他来中国已经八年了,但是他还是对大明的了解趋于表面。

而郭允厚和徐光启呆呆的看着朱由检,毕竟在大明的这么多年历史上,基本上有什么大事情都是臣子们提出几种不同的意见,皇帝选择其中一个罢了,长在深宫中的皇帝一般是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皇帝要做的仅仅是选择罢了。

然而现在则是出了这样一个皇帝,亲自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想当的有理有据,皇帝这番话着实是让二人震惊不已。

徐光启还好,他和皇帝相处时间长,而郭允厚则是呆滞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他心中大骂:以后谁要再说皇帝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文化,本官打死他。

皇上这么深谋远虑吗?那要是这样的话,信达商行在这之中的作用可是极大啊!这~,细思极恐啊。

“皇上考虑的十分周全,不过臣认为此时当缓行,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极其容易引发大问题。”

朱由检道:“郭爱卿放心,这件事情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做成的,光是早就配方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徐爱卿,这件事情恐怕就要交给你负责了!”

“皇上放心,臣定然尽快完成配方的研制。”,徐光启对于这个方面还是不太了解,但是他见过大明以前铸造的银币,和他眼前的这个差不多,因此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汤爱卿,你和徐爱卿也是相熟的,你又了解欧洲银币的制作方法,朕希望你们二人通力合作,尽快研制出配方!”

“皇上放心,臣汤若望定然全力帮助徐大人。”

“嗯,对了你们还要负责对我大明历法的修改。”

“臣明白。”

“王承恩,你从银作局中安排一批精干之人调拨给徐爱卿,这件事情必须尽快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其余诸事!”

“臣等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