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六十章 热潮(求订阅求月票)

重铸刚明 第一百六十章 热潮(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这时,王承恩拿出了三个盒子,朱由检指着盒子道:“这些是朕为诸位爱卿准备的小礼物,这也是信达商行做出来的新产品,诸位可以拿回去看看,还是很有用的。”

原本不想要的郭允厚和徐光启听到是信达商行的产品,也就收了起来,毕竟信达商行赚了他们不少银子了。看着包装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件的东西,况且信达商行的宣传套路他们也都听说过了。汤若望则没有想那么多,直接结果。

三人谢恩后,就告辞离去。

“王承恩,你吩咐人去给京城无品以上官职全部送一个,另外给勋贵们一家送上两个,另外一个以皇后的名义送给各个勋贵的夫人们,以表示我皇家对文臣武将的拳拳爱护之心。”

“皇上放心,臣一定送到。”,这种事情他王承恩也已经作过过几次了,已经很有经验了。

而刚刚走出皇宫的徐光启三人对视一眼,郭允厚显然是知道他们两人关系好,于是他先行告辞,徐光启和汤若望则同行准备去徐光启的府邸。

徐光启家的书房。

“咱们恐怕得抓紧时间了,我看皇帝似乎很着急,我感觉的对吗?”,汤若望问道。

“不不,你来大明的时间还短,了解的不多,今天郭尚书是反对这件事情的,虽然皇上一条一条的进行反驳,但是皇上肯定也认识到了自己考虑的不足,你没看皇上也没有给我们安排时间吗?所以也不用太着急。

该做还是要做,按照正常的进度来就行了,当然了,越早成功越好,只有我们这边成功了,才能进行接下来的事情。”

汤若望认真地点点头,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学习到了什么。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不如打开盒子看看皇上赏赐的礼物打底是什么?”,虽然话是这样说的,但徐光启的心中还是有些害怕的,信达商行送礼物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都要出一大笔银子啊。

两人缓缓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是一个精美的木头包裹着什么东西,似乎是玻璃,取出后,看到里面那清晰的人影,甚至能够看清汗毛,里面的这个人不就是自己吗?

这竟然是镜子,两人心中非常震惊!

看看镜子,又摸摸自己的脸,如此反复数次,才终于确定这就是镜子,里面的人正是自己。

“真是鬼斧神工,也不知道是怎么用这玻璃造出来的!”。徐光启感叹道。

到底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人了,压制住心中的好奇抬头看向汤若望,毕竟客人还在呢,失礼还是不太好,他这才留意道同样震惊的汤若望,甚至比自己都夸张。疑惑道:“欧洲也没有这样的镜子吗?”

“徐大人开玩笑了,欧洲并没有些东西,我也是第一次看自己如此的清楚,真是太神奇了,太令人惊吓了。”。

看着自己这位好友如此惊讶的样子,不知怎的徐光启心中竟然生出一种骄傲,自从认识汤若望以后,徐光启就一直被打击,那什么欧洲竟然会这么多我天朝上国不会的。

回到家的郭允厚同样一脸震惊的看着镜子,不过他心中在想:本官没有多余的银子了,本官不会买这东西,想想都很贵,买不起。

当天收到这份皇上赏赐礼物的文臣勋贵们打开盒子侯同样的震惊不已,有的活了六十多岁,这才真真正正的看清楚自己地样子,和铜镜中的完全不同,它是那么的清晰。

勋贵们对于获得两份赏赐,比文官们多一份是受宠若惊的,他们也看出来了这是皇帝在对他们进行安抚。

而以皇后名义送给勋贵夫人的镜子,也是直接让这些贵妇人们将镜子放在手中,一刻都不愿意分开,甚至到睡觉时还将镜子抱在怀里。

而当晚整个京城的权贵家族都是鸡飞狗跳,文官们的妻子小妾们很快就得到了能将人照的纤毫必现,对她们来说,这东西就是神物,能看清楚自己那美丽的容颜,这么多年了,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美丽。

而勋贵家里就直接是沸反盈天了,当正妻有了,小妾却又没有,有些得宠的小妾们那里肯依,有的甚至直接将它们家中老爷的镜子给要过来。

很快,镜子的种种神奇之处开始在京城传播,同样的事情在同一天还发生在南京,甚至是各省的省城或者一些大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仅仅两天时间,信达商行将会售卖一种能够将人照的非常清楚的镜子将要售卖,这样的消息就在大明的权贵、文官、士绅、商贾甚至是青楼之中传遍了,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

两日后信达商行开始售卖时所所引起的轰动效果是极大的,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信达商行在京城已经有十家店铺,分布在这座城池的各个位置。

开业当天,这些店铺门外都是挤满了人,就算是知道自己买不起的人也会来这里凑个热闹,买不起还不能过来看看吗?

况且现在几乎全天下人都知道,这商行是皇帝自己开的。人们对于皇帝开店还是有很大的好奇心的,再加上这些店铺售卖的都是一些高级玩意儿,百姓们也能够在心中满足一下自己的皇家生活的猜想。虽然他们买不起。

店铺里面摆出了数十种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镜子供人们选择,并且不时地发出惊叹声。就算是那些不差钱的勋贵们,看到下面标注的价格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但是再想想自己家中的那些娇妻美妾,咬咬牙从怀中取出银票。

像那种最大的差不多可以达到两尺长宽,售价便宜的,也就是没有什么装饰的也要一百两银子。再贵的那就不好说了。

为了促进人们使用信达钱庄的银票,信达商行也是煞费苦心的为这样的银票提供各自便利,甚至是稍微的减免一些银子,效果也还不错。

不仅仅是在京城,这天在大明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都有镜子买出。在那些地方消费的主力军就是各地的大商人,以及更不差钱的藩王们了。

像扬州因为盐商多,因此这里也是引起了抢购热潮。

为了赚取更多的银子,朱由检专门让他们制作了,只有手掌心大小的小镜子,这种镜子的价格就很低了,只要三两银子。

当然这对于大明一个自耕农家庭一年二十余两银子的收入来说还是太贵,但是这已经能使得那些小地主或者在城里开设店铺的人咬咬牙买下来了。

事后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小件的销售情况最好。

信达商行这一天的火爆着实刺激了不少人,但是这也是独门生意,他们也要求自己家的工匠抓紧时间破解。对此,朱由检是丝毫没有担心的,只要做好保密措施,问题就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