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征兵

重铸刚明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征兵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吴弘业带着淡淡的不甘离开了这座小城,可惜了皇上交给自己的任务完全没有完成,自己愧对皇上,愧对朝廷啊!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能够拖延此人一段时间,我大明也能够做好准备。

这次朱由检之所以派遣吴弘业过来,是因为此人有一项比较特殊的本领,特别能够识人,这次也是为了更好的确认林丹汗此人到底如何,虽然朱由检认为此人不行,但是朝中的主流思想还是认为林丹汗与建奴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近距离的观察下,此人的确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双眼已经被蒙古共主的身份迷花了眼睛,已经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对他真正重要的东西。

此人不足为虑。

不过林丹汗水平太低,恐怕会很容易就被皇太极击败啊,他们两人可不是一个水平的,差的可不少!

哎,事情真是麻烦。

离开白城后,吴弘业连忙写好两封书信,分别让人快马加鞭的往大同和京城赶去,另外一支出使的队伍正在大同等在等待着他们的消息。

之后便一脸沮丧的往京城赶去。

此时的京城,京营撤销三大营的编制,改为两军,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成为京城内最热的话题。

此前所有人都清楚京营这次必然会有巨大的变动,但是现在看来自己预估的还是有些保守。

京营内竟然别皇帝整顿的只剩下五千人,这恐怕是大明立国以来京营人数最少的时候了。

这次京营全部采用募兵制,而不是以前那种募兵、卫所共存的状况,为了募集到足够优秀的兵员,卢象升和黄得功也想出了各种方法,这个年代矿工绝对算得上是优秀的兵员,在朱由检的支持下,他们直接将征兵处放在西山煤矿附近。

军饷也开到了每年二十两白银的水平,以后若是能够杀敌奖赏也就更多,大明本身也是存在一个长期执行的奖赏政策。但朱由检对这个很不满意,奖励实在是太低了,根本不能发挥士卒们的战斗力。

自登基以来朱由检和袁可立、孙承宗、卢象升、李邦华等诸位知兵的文官和武将,都进行过详细的商议,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京营的杀敌奖励政策。

杀多少人、立了多大的功劳,针对这个是奖励银子,还是升职,等等都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条目,当然这以后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不断得修正。

当然这个政策首先会在京营、腾骧四卫实施,之后再逐渐向九边已经完成整顿的军队扩展,没办法现在那些还没有经过整顿的地方,他们自己上报的杀敌数量,谁敢信?朝廷的银子恐怕也到不了该拿银子的人手中。

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他们对于士卒的体质要求也提高了不少,只要能够顺利加入京营,朝廷直接发放五两银子的安家费!

………………………

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朝廷处死的抄家的人也不少了,虽然有大臣提议将一些人充军作为惩罚,但是朱由检还是认为这种做法会降低军队士气、地位,朱由检自始至终没有判定一个人去充军。

军队应该是一个光荣的地方,应该是良家子才能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流放之地。当然这样的感觉还是需要长期的培养。

而朝廷的这一系列的手段,让京城周围的百姓们明白朝廷这次对京营是极其重视的,或许有一些人还会犹豫,但是西山煤矿的矿工可不会犹豫。

作为京城附近的人,这段时间京城内发生的大事情他们可都是很清楚的,再怎么样也比在这里当矿工强,就算不打仗,没有杀人的赏银,每年二十两银子也足够一家老小生活了。

当黄得功和卢象升看到在征兵处排起长队的情形,也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

矿工一般都是吃苦耐劳、身体健壮,绝对是极佳的兵员。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就是由浙江义乌一带的矿工和农民组成的。

那些勋贵们听说自己家矿场的矿工都去当兵的消息,都连忙跑过来,心痛的在滴血啊,有经验的矿工也不好找啊,这时候矿工绝对算得上是高危职业,他们也是拥有这些矿场百年来的不断积累才获得了这么多有经验的矿工,现在都给皇上做了嫁衣吗?

可是他们不敢出手,西山煤矿现在已经有五成都属于柴薪司的,他们的矿工不都过来了吗,这不就表明这是皇帝支持的吗?

这让我等该如何是好,皇帝真的会杀人啊,只要一想到薛濂人头落地,血染长空的场景,他们就反胃,想吐!

虽然他们已经让人给自己矿工打过招呼,给他们加银子,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可惜效果不大。

征兵处的人给报名的人记录下来,并要求三日后去京营参加考核,只有考核通过京营才会招收。

那些原本心中忐忑的矿工们,见到还要考核心中不由得增添了几分信任,毕竟这么好的条件,若是考核都没有,那就一定有坑。

第一天报名的矿工有一万名,城外的农民则直接有两万人。

第二天消息传开后,报名的人数则有五万人。

第三天更是达到了七万人的程度。

一直关注着征兵情况的朱由检了解到这个数字很是满意,再次向黄得功和卢象升要求一定要严加考核,京营要的只是精锐,不需要滥竽充数之辈,就算是符合要求的人数不够,再重新招收,也在所不辞。

由于人数太多,不得不将考核的时间延长为五天,还好京营足够大,第一天考核人数为三万人,朱由检站在一处高楼上看着下方那密密麻麻的人群。

具体的考核内容这些大明的宿将们都很清楚,孙承宗等人经过商议,确定了一个考核标准,朱由检看过后也觉得相当的不错,各方面都有所考虑,还是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啊。

朱由检只是提高了对于体能的要求。并且对于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要求进行数据量化,如此一来每个人的情况也都将会一清二楚。

整个考核场面非常壮观,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身体素质,作为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体能一定要好。

因此第一天考核结束时走出来的士卒们都是异常疲惫。

如此持续了五天,符合要求的人数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毕竟能参加考核的都是有一定基础的人。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划拨五千人给腾骧四卫,并将腾骧四卫改名为羽林军!如此羽林军的人数也顺利突破一万人,达到一万一千人。用来守卫皇城是足够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好累啊,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