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求订阅求月票)

这几天,整个京城百姓的目光都被声势浩大的京营征兵事情所吸引,所有人都津津有味的讨论这这件事情。

京营以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京城内的百姓们可以说是很清楚,数十年来都是这个鬼样子,他们可是清楚地很。

现在这原本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有这么大的热闹可看,人们的热情很高。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京城大事频发!但是众人仍然是相当激动。

毕竟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大的娱乐节目,现在这种十数万人的征兵可实在是个大场面了,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再遇到。

而在百姓们热闹的时候,紫禁城里朱由检正在听取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李国普的主持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三司会审,历时一个半月的审判,现在终于将魏忠贤一案审理清楚,李国普可是累的相当不轻,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很好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仅仅是迎合魏忠贤,至于恶事倒是也没有去做。

李国普不认为应当对这些人严加处置,或者说他们并不能被认为是阉党。

但是新任刑部尚书郑三俊却不真么认为,他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些趋炎附势之辈,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将治一治朝堂之上存在数十年的不正之风,还大明朝堂一个朗朗乾坤,如此官员们才能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做事情。

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也是支持郑三俊,作为在朝堂之上和魏忠贤一党斗了数年的人,对于魏党之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在他看来,即便是没有犯法,但是他们依附魏忠贤,已经没有圣人子弟姓应有的品德,不配在做官了。

这两位可都是位高权重之人,给了李国普很大的压力,最终他只好深夜去找大理寺卿陈扬美,经过李国普的一番劝说: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过错,并不能因为他们仅仅是奉承魏忠贤就将他们打作魏党之人,这些人也都是能干之人,处理事情都是相当的麻利,为国立功也是不少。

再加上大明正是内忧外患之时,朝廷此时也正是用人之际,若是大规模的处理定然会引起官员们的不安,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林丹汗的西迁定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若是在这个时候对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的官员严加处置,定然会对朝廷产生较大的冲击。

……

……

……

在李国普的一番劝说下,陈扬美也不由得点点头,李国普所说的的确有道理,关键问题是他其实也认为这些人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若是对这些人进行处理,那么必然会使朝堂中人人人自危,会对朝政产生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地方的的文官和武官,若是这样都算是魏党之人的话,这个案子就相当的没完没了了。

尤其是他陈扬美作为大理寺卿,他也认为若是从严处置,整个朝堂恐怕剩不了几个人了。

再说了,从皇帝将这个案子交给李国普他就清楚皇帝恐怕是不愿意将这个案子给无限的扩大下去,皇上也想早早结案,使朝廷早日步入正轨。

因此陈扬美也就顺水推舟的表示对李国普的支持。有了陈扬美的支持,李国普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算是二比二,于是众人将这件事情搁置起来,先对那些证据确凿的官员进行处置。

………………………………

紫禁城,带着这经过一个多月以来的仔细审案,查出来的所有有关人员,以及他们的罪证,包括他们四人经过商量后的处理办法的奏本,李国普等人将奏本呈给了朱由检。

看着手上的这个奏本,朱由检不由得轻轻点头,这几位臣子都不错,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处理了,该从重处理的倒是也没有手软。

比如浙江巡抚潘汝祯就被认为应当处死,抄家,这位潘汝祯在地方上可是对魏忠贤奉承的很,甚至建生祠这件事就是这位大明的好臣子首先提出来的,可以说处死他毫不为过。

这一类的还有不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二十三人,贬官的有四十三人,撤职回家达到五十六人。

总体而言,处理的非常不错,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

“皇上,臣等还有个问题没有处理清楚。这里是朝中一些虽然和魏忠贤有一些关系,但是并没有作恶事的一些官员,臣等四人存在分歧,还无法确定到底该如何处理。”

见皇上似乎相当满意,李国普起身将另外一份奏表送了上去,说出了他们四人的分歧。

朱由检不由得一愣,这个问题他还是有一些想法的,魏忠贤的所谓阉党,多数人恐怕都是一些投机之人罢了,毕竟天启皇帝也信任魏忠贤,给了他很大的权力。

这个时候在他们面前摆着这样一条简简单单的升官之路,他们能做到无视吗?依朱由检来看,他们恐怕做不到这一点。

若是仅仅是所谓的投靠魏忠贤,并没有借此作什么恶事的话,朱由检感觉是可以放过他们这一次的。

毕竟现在的朝堂上,那些真正作恶的官员已经抓进了大牢,剩下的人朱由检原本就没有一网打尽的想法。

若是全部进行处理了,那么朝堂之上的重臣几乎为之一空,再提拔官员的话,不说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那些被魏忠贤整下去的东林党官员再回来了,事情就麻烦了。

现在应该做的是继承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所留下的遗产,接纳这一批不算阉党的大臣们,迅速的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他们这些人都是私德有亏之人,可以说是有把柄在朱由检的手上。

在一些事情上,他们能靠的就只有大明的皇上自己了。

如此一来,朝廷重臣几乎都被自己快速的掌控。再加上孙承宗、徐光启这一批朱由检提拔上来的人,或多或少的与魏忠贤不对付。

与此同时整个朝廷也就不会变成铁板一块儿,有了竞争,才有活力,自己才能更容易的掌控朝政。

而在历史上崇祯皇帝可没有放过这些人,盛怒之下的崇祯皇帝极大的扩大了打击范围,总计处理官员多达三百余人,而且都是从重处理。

后果呢?阉党势力从朝堂之上一扫而空,崇祯皇帝大肆提拔了一大批东林党人,让原本在朝堂上已经被打压下去的东林党人死灰复燃。

新提拔上来的东林党人很快就让朱由检看清楚了他们的真面目,很快就再次被崇祯皇帝赶回家,还好东林党真正的中坚分子都已经死了,不然的话,崇祯皇帝想把他们再次请走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既然并没有作什么恶事,这些人就算了吧!”。

郑崇检准备起身反对,但看到朱由检坚定的神色,犹豫了一下还是闭上了嘴巴,没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看起来皇帝也是下定了决心,事情已经很难再改变了,不过这些人的确没有什么大错,在当今官场上实在是太常见了。

若真的是从轻处置的话,官场之上的这种风气该怎么办,难道要继续这样下去,或者再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吗。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再次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

得到朱由检的首肯,李国普也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算是定了下来。

“四位爱卿这里事情做的不错,朕很满意,魏忠贤一案就按照这个定吧,你们尽快结案,该处置就怎么处置,尽快吧,明日就宣判吧,这件事情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了。”

“臣等遵旨!”

………

心思各异四人缓步离开皇宫。

“李大人,现在如你的意了?如此一来朝堂之上的歪风邪气何时才能终止啊!”,早已按耐不住的郑三俊说道。他实在是对魏忠贤一党没有什么好印象。

天启四年的时候,他就是被魏忠贤诬陷他受贿,和**星等人结党等等,被撤职回乡。

天见可怜,他郑三俊当初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纯粹是看不过魏忠贤一个阉人竟然如此的猖狂,作为都察院的最高官员自然有职责向皇上揭发了一些魏忠贤的罪证,自己也的确是进行了一番弹劾罢了。

魏忠贤就对他怀恨在心,抓住机会就对他进行不断的污蔑。

他郑三俊前半生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做事,从来没有贪污过一文钱,做过的事情也不少,凭借着政绩一步一步走上来,他也看不上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所谓东林党人,他郑三俊可是一个实干家,是做事情的。

他仅仅是看不过魏忠贤的为非作歹罢了。

现在吾皇圣明,将那魏忠贤给送到凤阳养老去了,并且将重用自己,担任刑部尚书,这是何等的恩德啊,自己难道不应该为朝廷着想,继续让那些魏党分子逍遥法外吗?

李国普看着有些阴阳怪气的郑三俊,也是有些无奈,魏忠贤这厮坏事请做的太多了,真是得罪了太多人。

李国普苦口婆心给郑三俊还有郑崇检讲了自己的考虑,这已经不是第一遍讲了。

“郑大人,你现在可是刑部尚书啊,事事都应该为朝廷考虑,按照大明的法律,这些人的确算不得犯法,你现在这样可是有些公报私仇的嫌疑啊!

………

郑大人,不知本官说的可有理?”

郑三俊这次倒是有些沉默,良久以后,出声道:“罢了,既然皇上都同意了,本官又能如何,本官只是希望能够遏制朝堂之上这数十年来的不良风气,李大人如何想本官管不到。

刑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本官处理,就先告辞了!”

郑三俊大步离开。这些原因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在他想来若是官员们能够尽心办事实,而不是这样夸夸其谈,一切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留下三人陷入了沉思。李国普明白,郑三俊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这种病态的风气的确是应该被清除的,但是现在真的不是时候啊!

众人各自回去。

……………

很快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魏党大案将于明日结案,所有证据确凿,将会进行公开审理。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京城最开阔的地方,一场大规模的审理就此展开。

审理台周围,上千名换了新式盔甲的羽林军在进行防护工作。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这些充满精气神的羽林军,都啧啧称奇。

“老王,这是京营的士卒们,看起来应该都了不得啊!”

“嘘!不懂不要瞎说,这可是羽林军,专门守卫皇宫的,保卫皇帝的军队,今天可是有福气了,能看他这些人,听说啊这些人都是皇上在皇宫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一般可是见不到的。

京营的兵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

“老王说的对啊!是我糊涂啊!”

………

李国普、郑三俊、郑崇检、陈扬美四人作为审判官,李国普主审。

“来人,带人犯!”

第一个带上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崔呈秀,他还没走多远,就被抓了回来。

“人犯崔呈秀,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利用自己的权力,贪污白银二百一十八万两,可有此事!”

跪在地上,披头散发,丝毫没有几个月前的那种意气风发的崔呈秀道:“有又如何?”

下方听得清清楚楚的百姓们一千哗然,两百万两…

……

“呵!”

……

“人犯崔呈秀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判崔呈秀死刑,立刻执行。”

崔呈秀立刻被身后两人给拖了起来,“哈哈!”

在这大笑声中,崔呈秀被带往旁边的行刑台,由田尔耕监斩。

看到时田尔耕,已经摆好姿势的崔呈秀道:“田大人果然好手段”

“哼!将死之人还敢嘴硬,斩!!!”

一道银光闪过,一颗头颅飞了起来,献血足足喷了三尺高,下面原本兴奋的百姓见到这个场景,纷纷呕吐。

很快第二人惊慌失措、瑟瑟发抖的潘汝祯也被带了过来,田尔耕心中鄙视,还不如崔呈秀。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