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封赏

重铸刚明 第二百一十八章 封赏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朝廷对于各地将士,将军的封赏也陆陆续续的到达九边各地。

朝廷的使者押送着大量的酒向边关赶,由于这一次朝廷给所有士兵以及将领的白银赏赐全部将通过信达钱庄来完成,没有了大量银子的拖累,因此他们的速度还是相当快。

最先收到赏赐的宣府总兵杨国柱,虽然宣府镇这次并没有打仗,但是按时的完成城池的修建也是功劳,朝廷给干活的三万士卒每人赏赐了三两银子,杨国柱也被加封了太子少师的荣誉称号,表示朝廷对他的赞赏。

所有士卒拿着手中的三两银子的凭证,有些目瞪口呆,虽然朝廷的使者告诉他们用这个凭证就能到城中的信达钱庄领取银子,但他们可不放心,难道朝廷不想发赏银了?拖欠饷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心事重重的他们在当天晚上的庆祝活动中强自带着笑容喝着皇帝赏赐的美酒。不知为何平日里美味的酒在今天突然不好喝了,略微有些索然无味。

第二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前往城内的信达钱庄取银子,万一真的能取出来怎么办?

天刚蒙蒙亮,他们在城门外排着长队,城门一打开,众人纷纷跑到信达钱庄等待钱庄开门,看着前前后后都是自己的同袍,有的还是自己的上级,众人不由得心情略微好了一点儿,看来大家都一样。

而城内的信达钱庄并不惊慌,他们早就准备好需要兑换的的银子,所谓的挤兑肯定不会出现,很快,大门打开。

士兵们小心翼翼的递出所谓的凭证,钱庄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进行真伪验证,发放银子。

看到自己手中的银子,有的还咬了一口,发现是真的,才放下了心,原来皇帝真的没有骗他们啊!

足足忙碌了数天,信达钱庄才将这些银子给发出去。

而另一边大同,朝廷的使者还带去了卢象升的左镶军就在京城的一万新兵,他们将要留在那里。

大同这边的军队可是这次的主战力,虽然也就是打了两天的仗,但是死在他们手中的蒙古人有数千人。

一颗人头朝廷给奖赏五十两银子。朝廷这次光大同的赏银就拿出了近三十万两!同样是信达钱庄的凭证,当然这里发生的事情几乎和宣府镇完全相同。

宣府这边不管是卢象升、满桂还是尤世禄朝廷的赏赐都很重。

册封满桂为陕西三边总督,全权负责几镇的边军整顿,并且在后面配合温体仁温尚书的陕西移民工作。

册封尤世禄为大同镇总兵,负责太原镇的整顿,同时整顿后精兵全部并入大同镇,裁撤太原镇。本来太原镇就是内长城,现在边疆再次外推,太原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册封卢象升为漠南总兵,还大驻地为为归化城,管理范围为塞外原东胜卫、云林卫、镇虏卫等诸卫所故地。并招收新兵将军队扩充至五万骑兵,并准许卢象升向北随时出击漠北蒙古,以及向东和开平卫相连。

同时三人务必做好河套的移民工作!

在随行小太监宣完圣旨后,三人还是有些恍惚,皇帝这也太大方了吧。

尤其是满桂的三边总督,总管陕西三边,陕西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四镇的所有兵马都归他管,这也就比不上辽东的袁可立的蓟辽总督了。

算是大明现在的武将第一了,袁可立毕竟是文官。这到底是怎样的信任啊,卢象升和尤世禄都略带嫉妒的看着满桂!

满桂则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想到了他当初来到大同时皇上和他的谈话。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恐怕一辈子都忘不掉。

他满桂这一辈子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他先祖世代在宣府为官,他自己也就在宣府卫长大,弓马娴熟,熟读兵书,略微年长就经常斩获蒙古人,每颗人头五十两银子,他也屡次获得赏金。

可惜仕途不佳,年近三十才陆续收到杨搞、王象乾、孙承宗的赏识开始发达。他也没有辜负这些人的期望,不管是重修宁远城、宁远大战还是去年才结束的宁锦大捷,他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至于为何朝廷将王之臣召回京城,事后满桂才知道内情:

在袁崇焕辞官后,他和王之臣负责辽东事,王之臣趁着辽东蒙古妙花部落分崩离散时,将不少的蒙古人召集在麾下。

朝廷却对王之臣很不满,为了避免他们重蹈当年袁应泰、王化贞的覆辙,朱由检将王之臣调回京城的原因就有这一方面。至于满桂朝廷认为他过于迎合王之臣而弹劾他。

天启元年的袁应泰和王化贞就是安置了一些蒙古人在辽阳、沈阳,结果这些人是建奴的奸细,在努尔哈赤进攻沈阳辽阳时,这些奸细在城内发动攻击,城池才被攻破,不然的话建奴那里有能力攻破辽阳这座大明在辽东的统治中心。

因此对于朝廷将王之臣召回京城,满桂并没有感到不满。

回到京城见到皇帝,他就向皇上提出自己想要辞官回乡。虽然他认为这次接受蒙古人只是将他们安置在城外,没有在城内,影响并不大。

然而皇上一脸严肃的却将跪在地上的他给扶了起来,拉着他的手,满桂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是浑身颤抖,那是激动的啊!

皇上给他说道:“满卿,你也已经为朝廷作战数十年了,你自然对于战场的把握要比文官强,你怎么能因为他们的一些言语,一些风言风语而去逃避呢?

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朝廷需要爱卿啊!九边将士到底如何朕不说想必爱卿也了解的很清楚,现在正值危难之际,正是需要爱卿这种大将之才挺身而出!

只要一想到辽东数百万子民死在建奴手中朕就心痛啊!爱卿可愿意随朕共同中兴大明!”

看着拉着自己的手,两眼含泪的皇上,满桂心中不由得激情澎湃!皇上竟…竟然如此看中我!

当即满桂就跪倒在地,表示自己万死不辞!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圣君临朝、君臣相得”?

……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