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跑马圈地”?(求订阅)

随着朱由检正式下达了针对圣旨,这就代表着朝廷已经对于此事做出了最终决定,而且随之而来的是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支持这样的决定,纷纷高呼皇上圣明。

这番景象属实让尚且不知真相的京城士子震惊万分,要知道一天前你们不还是在争论不休吗?现在却?你们这样让我们也很难办啊!

其实在昨日的大朝会结束后,一众官员就对此事非常担心,万一皇上非要面子,脑子一热直接要派兵救援朝鲜,那可就完了啊!

毕竟若是皇上一意孤行,他们还真的没有办法让皇上收回成命,经过一年多的适应和了解,现在的大明崇祯皇帝和前几任皇帝太不一样了。皇上决定的事情,他们真的很难去改变了。

……

对他们而言虽然之前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并争论十分激烈,但是大家都还是相信大明出兵后在朝鲜军队的配合下胜利会很容易,至少不会遭到失败。

说到底还是前不久的辽东大胜给予了这些人觉得鼓舞,让他们有了大明军队天下无敌的错觉。就连之前朱由检御驾亲征回京后,就有不少官员疑问,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收复沈阳、辽阳?

现在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不足为奇,甚至这已经是有了很大克制的想法了

然而他们在现在听到朝鲜使者的描述后,还是算了吧,现在朝鲜的这个样子那里还能拿出军队帮助大明,不拖后腿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再加上朝鲜内部的百万难民,大明派过去数万军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一不小心还会落得个大败,现在辽东的形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万万不可出现问题。

所以出兵还是算了吧,朝鲜你们还是自求多福吧!

于是那些之前据理力争要求出兵的官员,很容易就接受了这样的结果,甚至没有之前所说的丢面子的。

毕竟一年前大明就没有救朝鲜,朝鲜都挺过来了。那么照此推断一年后朝鲜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大明救不救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京城的士子们心中对此颇为不满,他们认为朝廷这是在丢天朝上国的颜面,这样的见死不救简直是大明的耻辱。然而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在青楼发发牢骚罢了。

他们最近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最近一段时间大明军队在全国的行动属实让他们心中颇为不安。每一次的邸报上都足足有两页到三页,在介绍全国各地某某卫所的摸摸军官带领多少人造反,半日或一日后平定,多少多少人被杀。

这样的描述的确给天下士子很大的冲击,他们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人命如此的不值一提,尤其是不少被杀的军官名字还是他们熟识的人,给他们的冲击更是巨大。

他们仿佛是真正看清了什么东西,平日的行为也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嚣张和肆无忌惮,尤其是在京城的士子们更是显得格外乖巧。

……

而在重臣和朝鲜使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朱由检通过五军都督府向袁可立下达了命令,让他可以视情况出击,趁着建奴辽东兵力空虚之际对建奴发动突袭,就采用毛文龙的游击战法,不求收复失地,只要求消耗建奴的有生力量。

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是由袁可立自己来确定,朱由检这一次给予了袁可立很大的权限,朝廷这边毕竟距离辽东还是太远了,实在是不适合直接插手指挥。

同时朱由检还要求袁可立不要着急要量力而行,就算没有战果也没有任何问题。

……

十日后,大明北方水师的船队经过数日的航行终于抵达了江华岛外海。

朝鲜使者沈器远也随行回到了江华岛,并再次见到了朝鲜一众君臣,一见面沈器远就直接嚎啕大哭。

“大王,大王,臣沈器远愧对皇上地信任啊,罪臣请大王治罪。罪臣这次的任务失败了!”

“失败了?外面的军队不就是大明的水师吗?”

“大王,情况是这样的,臣到了明国京城,见到崇祯皇帝时,无论罪臣如何在明朝哭诉求救,明国皇帝还是仅仅派出了五千的水师部队来到这江华岛外,他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保护大王您的安全,将我朝鲜千万军民置之不顾啊!

而且在明国京城,明国君臣对于罪臣那是没有丝毫的尊重,他们丝毫没有将我朝鲜国放在眼里,现在又对我朝鲜见死不救,仅仅是碍于情面才派出了五千的水师。

这五千水师根本就不能打打败建奴军队,也保护不了朝鲜黎民。

大王,罪臣认为明国恐怕已经抛弃我们了。

请大王知罪!”

正在说话的他却没有看到朝鲜大王李倧那一闪而逝的如释重负表情。

李倧连忙将沈器远扶了起来,“沈卿,这些事情谁也没有料到,明国为何不救我朝鲜,难道我朝鲜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吗?

我朝鲜一直对大明毕恭毕敬,从来都不敢走任何疏忽,也没有任何错误。

就算有错上国为什么不告诉寡人,有什么错哟寡人一定去改还不行吗?

为什么要放弃我朝鲜的千万子民,他们可不仅仅是寡人的子民,同时也是明朝皇帝的子民啊,为什么你们要见死不救啊!

寡人对不起天下黎民,这一切都是寡人的错啊!”,李倧的悲怆声音极大,而说完一脸悲痛的他也直接晕倒在地。

这可把李贵等人吓得不轻,“大王,大王你怎么了?”

……

半个时辰后,安静的房间中,李倧睁开了眼,扫视了一眼周围,确定没人在这里之后,他直接露出愉悦的笑容,这种笑容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那里还有之前的那种悲痛欲绝!

还好还好,寡人的安全终于的到保证了。

只要有寡人在,朝鲜就还在,朝鲜就不会灭亡。

自从踏上这江华岛,李倧最担心的还是那阿敏不讲武德放弃朝鲜汉城巨大财富和百姓而直接进攻江华岛,若是如此,那他们就真的麻烦大了。

没办法这江华岛距离大陆实在是太近了,建奴若真是下定了不计代价的强攻,李倧完全没有信心能够守着这座岛屿,于是他就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只是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心中所想罢了。

谁又能想到,堂堂的朝鲜大王,在建奴入侵之际,最担心的不是如何抵御建奴,保护国家的千万黎民,而是担心自己的小命?而且对这些完全不放在心上。

现在沈器远带回家的消息旁边彻底松了口气,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保证。在之前的辽东之中大明的水师发挥极大的作用的消息他还是知道的,因此他对于这五千人能否保护住自己的安全,他完全没有担忧。

良久,李倧才收回了笑容,心中想道:既然寡人已经安全,那么接下来就要全力守卫朝鲜了,我朝鲜国祚决不能出现问题,万恶的建奴,当杀!

………

到了这个时候,经过了十数天的大规模搜寻,简直就是刮地三尺后,阿敏带领的一万两千大军终于找到了二十万石的粮食!

而为了“寻找”这么多的粮食,仅仅半月时间,被建奴杀死的普通朝鲜百姓就超过了五万人!

看着眼前这些庞大的粮食,阿敏很是满意,有了这些粮食此次出征的目的可以说是已经达成了。现在既然粮食够了,那就该考虑接下来的行动了,那么我大军到底是回盛京还是继续南下进攻呢?

阿敏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大金自己的粮食很快就要耗尽了,皇太极他们还在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呢!

但是现在也是占领朝鲜、增强大金实力的大好机会,阿敏不想就这么放弃,而且阿敏自己心中的野心也要求他不能这么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阿敏做出了如下布置,他派出了五千军队咋送数万朝鲜百姓运送二十万石粮食到盛京,而自己带着剩下的七千人继续守着平壤城,并最终等待之后大金派来援兵增强他的力量。

于是,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出动了,他们慢悠悠的离开了平壤城,一路向盛京而去。

就在平壤的阿敏也没有闲着,在他看来按照现在的情况,他的占领朝鲜的计划现阶段皇太极等人根本就不会同意的,原因也很是简单。

大金征服朝鲜问题并不大,虽然可能灭国时朝鲜军民的战斗意志会更强,但是对上大金军队还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一点阿敏从来都没有怀疑,同样他也相信皇太极等人也能够看到这一点。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占领了朝鲜之后怎么办?

首先是朝鲜这么一个千万人口的地方该怎么统治?包括皇太极在没的所有建奴高层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对此他们完全没有经验,而且没有足够的人才。

统治的好自然是问题不大,统治不好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大金大大的麻烦了,这里的人太多了,而大金也没有办法控制住将这千万人口,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还是去杀人,可这是千万人啊,一个个杀要杀到什么时候?

而更重要得问题是打下来后朝鲜由谁家管?谁长驻此地?这一点的阿敏自己假设而提出的问题。朝鲜如此巨大规模的人口,战争潜力实在是太大了,谁在这里他们都不放心。

大金四大汗必然都想要来这里驻扎,可是其他三人肯定不会同意,谁都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对于他们来说,若是自己不能来,那还是谁都不要来吧!

而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迁都,将大金的统治中心从辽东迁到朝鲜。

然而这样的结果就更难做到了。

………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实现我女真人的真正崛起,阿敏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他要将事情变成既定事实,至少也要做到这七千人对本汗的绝对忠诚。

有了他们的绝对支持,自己也就有了真正的立身之本,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进可以逼迫皇太极等人承认自己对于北部朝鲜的占领,退可以做到割地为王!毕竟皇太极等人现在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七千精锐大军的。

若是两军兵戎相见,皇太极他们绝对是不愿意的。

那么,怎么才能让这些士兵对自己绝对忠诚呢?

阿敏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这些方法很简单就四个字:

“跑”“马”“圈”“地”!

很快,留守的七千女真人就格外的兴奋起来,即便是对于建奴这样的渔猎民族而言,土地也是庞大的资产,更何况女真这个渔猎民族已经向农耕名族转化了。

而在辽东时,虽然土地也很多,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存在,土地再大有什么用呢?没有人种地,土地就永远变不成财富。

但是现在不一祥了,这里不仅仅是土地多,人也多啊这就以为着只要有土地,就能有巨大的财产。

他们纷纷冲出城开始自己给自己划土地了,这…这一片的土地都是我的,这里面的人都是我的奴隶!

平壤周围因为阿敏的一个决定再次变的混乱起来,那些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朝鲜百姓实在是遭了大霉,他们心中隐隐有所感觉,这建奴似乎不准备离开朝鲜了?这该如何是好?

时刻关注着平壤局势的朝鲜君臣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建奴的动作。

“简直是岂有此理!建奴这是要干什么?那个什么阿敏这是准备留在平壤不走了吗?他把我朝鲜当成什么样子了?寡人绝对不能忍受这样的屈辱!”,李倧咆哮道。

“大王,从现在建奴的举动来看,他们似乎是真的不准备走了,若是如此,我朝鲜整个北方都要没了啊!

大王,我等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啊!”

“好,沈爱卿所言有理,来人给汉城传旨,我朝鲜所有军队加紧准备训练,随时准备北上收回领土!”李倧大喝道。

“大王圣明!”

………

崇祯元年十二月中旬,五千建奴大军咋送着数万朝鲜青壮以及二十万石粮食渡过了鸭绿江,正式踏上辽东的土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