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失败了?(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失败了?(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建奴的运粮食大军并不知道他们的前方大明辽东军队在这里等待他们很久了,而且是在他们回盛京的必经之路上。

袁可立自从收到朱由检给他的旨意,对于朱由检对他的信任他十分感动,他就在想尽一切办法去消耗建奴的实力。

骚扰辽东建奴的事情袁可立自然就交给了最适合这一任务的毛文龙,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反对。

毛文龙也果然不负众望,毛文龙在半月前出动精锐兵马一万人,进入辽东的密林,就连他自己都亲自参与其中。

到现在经历了半个月时间,仅仅是他们带回辽东的就有将近一千颗建奴人头。而他们自身的损失并不大,可以说这个战果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袁可立已经准备让毛文龙降低进攻的力度,直接出动一万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样的攻击力度实在是太大,极有可能引起建奴的愤怒,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去剿灭这一支军队,毕竟毛文龙的军队在敌人的地盘活动,危险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建奴真的下定决心,他们恐怕很危险。

按照袁可立的估计留下三千人的队伍就差不多了,这样的小规模战斗才应该是大明应该坚持的形势。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的战斗,另外袁可立还准备狙击建奴运粮的队伍,这个任务袁可立交给了虎将曹文诏。

曹文诏带着两万人来到了鸭绿江边不远处建奴的必经之路的一处峡谷中,就等着建奴军队的回返给他们雷霆一击。

他们在这个地方等待了近十天,已经等的很是不耐烦,甚至已经疑惑建奴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时,现在终于见到建奴大军的踪迹了,他们长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曹文诏为了最早的获得建奴的消息,他直接将斥候布置到了鸭绿江沿岸。

因此当建奴大部队来到鸭绿江东岸时,明军斥候就获得了情报,曹文诏精神大振,命令全军做好战斗最后的准备,就等建奴来到这个峡谷,务必要给建奴一记重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曹文诏突然获得消息,建奴从盛京派了五千军队来此处接应从朝鲜回来的粮食。

这个消息给曹文诏泼了一盆冷水,建奴又来了五千人增援,这样的话此次建奴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人,如此一来,此次作战的形势就有些严峻了啊!

不过这个时候建奴竟然还能再抽出兵力,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要知道此时建奴的兵力那可是稀缺的紧啊。看来要重新估计建奴对这一批粮食的重视程度了。

一万女真大军,如此一来这次的战争恐怕……

想到这里的曹文诏看了看周围的八十门改装后的虎蹲炮,以及自己所处的这个峡谷地势,曹文诏的心中渐渐又有了信心。

建奴一万人又怎么了,他们可还有那么多的粮食和数万的朝鲜奴隶,有这些东西的拖累,再加上我大明所占据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一万人根本就不可能是我大明军队的对手,此战我大明必胜。

然而,这个时候又一个消息传来,建奴军队竟然没有走这条必经之路,而是沿着鸭绿江西岸北上去了,想来建奴准备从北部的某条路回盛京。

在反复确认事实的确如此后,一直保持沉稳的曹文诏脸色大变,他直接破口大骂。

“该死的建奴,他们什么时候这么胆小了?竟然放弃了这条最近的道路,再往北不都是崇山峻岭吗?那里也有路吗?就算有山间小路,他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真的能运过去吗?建奴这是完全疯了?”

“还是说,我大明的此次行动建奴已经知道了?他们就想尽办法进行了准备?难道我军内部有内鬼?”

“他龟儿子的,这次本将军真的要无功而返了,哎!这快半个月的苦苦等待真是白等了。你”

……

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曹文诏有多么的愤怒都已经无济于事,大明已经没有能力阻止建奴这一批急用的粮食回到沈阳了。

无奈之下,又苦苦等了数日的曹文诏只能失望的带着大军离开这个已经待了十数天的小山谷。

而已经远远离开的建奴大军却仍然是注意到了此处的动静,他们再离开后仍然派出了不少的斥候来探查这条路,毕竟这里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而且这是他们的大汗给他们的预警,之前他们都是不相信的。

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他们皆是感到非常庆幸,还好还好,我们改变了线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清楚的,他们明白这带着数万的奴隶和二十万石粮食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是早已经埋伏好的明军的对手。

现在他们对让他们掉头向北的皇太极充满了感激,丝毫没有之前那隐藏在心中的怨恨。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离开那条路很远了,这个时候确实是不好回去了,北方不远处的道路虽说不太好走但是之前建奴自己已经花了不小力气来修缮,总体而言还是能够通行的。

更何况万一回去后那条路上还有明军怎么办?大金是完全抽不出其他的力量再接应他们了。

于是他们选择继续北上,他们选择的这条道路的确不好走,仅仅是为了通过这条路,就死了数千朝鲜奴隶,这样的损失对于建奴而言,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总体而言,这一路是极为顺利的,看着眼前的二十万石粮食,皇太极等人的心中长松了一口气,不管如何,粮食总算是运回来了,大金的难关总算是过去了。

回过神来的众人心中很快就涌现了担忧,现在的阿敏究竟是什么情况,他到底要做什么?现在的大金可是完全经不起折腾了啊。

阿敏!你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儿吧。希望你能控制住自己的野心,皇太极心中如是想到。

……

大明的京城现在是热闹的很,原因很简单,新的一年要来了,而且此时又发生了两件大好事,皇上的两位妃子都有喜了,而且为了庆祝这样的大喜日,皇上还给京城的每家每户发了一些粮食和铜钱,虽然不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强。毕竟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而且这一年来京城的百姓们过的还是相当舒服的,以前的很多苛捐杂税今年都没有了,以前给他们添乱的恶毒小吏也都不见了。

现在到了年末,不少人的家里都有了那么一点儿积蓄,他们自然是想着能够有一个好年,于是京城的市集今年格外热闹,在宽阔的水泥路两边,到处都是卖吃食的摊贩,挤满了买年货的大明百姓,他们都无比兴奋的挑选着各种各样的事物。

今年可是有着很多的新奇事物,自从信达商行出现后,大明的新奇事物就越来越多了。

无论怎么看今年的情形都要比往年要热闹的多。

而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京城,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的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没有吏员盘剥的一年是如此美好,再加上朝廷又取消了辽饷,甚至还要高产的新粮食,他们的家中和往年想比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崇祯元年的这个新年很多百姓家中至少做到了不用挨饿。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京城中的朱由检这段时间倒很轻松,按照惯例临近新年,朝中事物应该极为繁多,很多事情都需要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这些事情都是需要皇帝来进行监督的。

但是崇祯元年的这个新年与以前时差别太大,此时朝廷的各个部门都极为忙碌,他们自己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完,他们已经忙碌的脚不沾地,无奈之下,崇祯元年的年度总结、表彰等诸多事物都往后推迟了。

具体时间尚且不清楚,但是至少也要是崇祯二年的三月份以后了,按照他们估计,到了那个时候,朝中的事物才能真正告一段落。

于是朱由检也就彻底清闲了,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忙的热火朝天,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

唯有朱由检很是清闲,恰巧田氏和袁氏双双有喜,朱由检更是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后宫中,每天带着自己的三个女人在这皇宫中到处转转。

其实当得知田氏和袁氏两人有喜时,朱由检心中更多的是如释重负!你们可终于有了,朕真的快顶不住了。

自从朱由检从辽东回到京城的,田氏和袁氏就跟发了疯一样想要个皇子,她们倒没有什么,可让朱由检遭了殃。刚从辽东回来时,朱由检还是很兴奋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着这两人的索取朱由检实在是有些难受了。

将近三个月啊,三个月,就算是头牛它也撑不住了,若不是还有皇后那里可以让他休息一下,他恐怕真的就…。

若是如此,就真的丢人了。

现在好了,朕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也能让朕好好的养精蓄锐一番了。

当然以上都是玩笑话,朱由检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他有过这样的想法。

其实朱由检更为庆幸的还是催促朕选妃的事情终于可以消停了。

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催促朱由检纳妃的奏折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在他们看来大明的皇上仅仅拥有三个妃子实在是太少了!

毕竟大明朝可是有过前车之鉴的,例如弘治皇帝就只有一个皇后,再也没有其他的妃子,他也只有正德皇帝这一个皇子,正德皇帝又无嗣,最终就导致了弘治皇帝一脉绝嗣。

在这之后大明朝的文官们就有了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皇上多多纳妃,多多生子,绝对不能出现弘治皇帝的事情。

当今皇帝朱由检的一些行为在百官看来就是极为危险的,只有三位妃子,一个皇子,还喜欢舞刀弄棒,御驾亲征,这不得不让人提心吊胆。

于是他们的劝谏在朱由检回来后极为猛烈,甚至是朱由检的皇嫂都找他或明或暗的说过多次了,这样的事情属实让朱由检很是无奈。

不是朱由检不想去纳妃,朱由检承认他也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整个朝廷都忙的团团转,那里有时间进行大规模的选秀?还是再等等吧。

现在好了,又两位妃子怀孕了,这件事情绝对能让这些人给闭嘴了。

同时这也是一次向百姓施恩的机会,朱由检直接向京城的十数万户百姓发放了数百文铜钱以及一些粮食、盐,表示与民同乐。

没错这个方法就是向汉朝皇帝学的,包括之前朱由检从辽东回京时直接在地上撒铜钱都是如此,人家汉朝皇帝就是这样做的,至少可以做到让京城百姓对皇上充满善意。

时间就这样不断流逝,转眼间,到了朝廷诸多官员放假的日子,以前他们或许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今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感到极致的快乐,终于放假了,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一场了!

当晚,值完崇祯元年最后一天班的精神抖擞的官员们一脸笑意的离开了衙门,终于可以休息了,当看到家中的大门时,不少官员都热泪盈眶,自己有多久没有放过假了,记不得了,好像快一年了吧!

………………

崇祯元年的最后一天,朱由检收到了袁可立送来的消息,伏击失败了,建奴成功将二十万石粮食送回了沈阳。

朱由检摇摇头,他并没有感觉到失望,因为朱由检本来就没有报太大期望,虽然朱由检天天说什么建奴,但是现在建奴的一众高层绝对是能力出众之辈,他们能够差距大明的动作自然是情理之中。

本来这一次就是一次碰运气赢了自然是更好,输了也问题不大。

算了,不提这个了,朕还是好好准备准备明年要做什么吧。

听着城中传来的鞭炮声,朱由检嘴角渐渐露出笑容,崇祯元年过去了,这一年朕还是做的相当不错。

……………………

ps:大家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