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四十九章 陕西!!(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四十九章 陕西!!(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PS:这一章补昨天的,今天应该可以再写一章,求订阅!!

…………

一天后,满脸笑容的朱由检一行人在延安府一众官员、百姓的目送下离开了延安府城。

在延安府通过延安知府朱由检、周应秋等人了解到了延安府的详细情况。

据统计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延安府之前有五十万人移民去了河套!

五十万人啊,要知道黄册上延安府也只有百姓六十万人。

当时延安知府在朱由检面前说着这样的数据时,他自己的脸色就极为尴尬,可以说是个人都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难道现在的延安府只剩下了十万人?

这不是开玩笑吗?绝对不可能只剩下十万百姓,据朱由检自己根据这一路上的见闻估计,现在的延安府至少也还有四十万人,甚至是更多朱由检也丝毫不感到惊讶,毕竟仅仅这延安府城中就有七八万的百姓。

当时正在听延安知府汇报朱由检敏锐的感受到坐下下方的周应秋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倒是刘宗周老神自在,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

不过令周应秋惊讶的是他们那眼中似乎容不得一点儿沙子的皇上仿佛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仍然满面笑容的听着,时不时的还提过几个疑问,对于人口之事似乎没有一点儿发现。

这不对劲,这里面绝对有问题,周应秋眉头皱了起来。

而且不仅仅是延安府,自从卫所变革,陕西北部的延绥镇已经被取消并改为榆林府,宁夏镇也改为宁夏府。庆阳府、榆林府、宁夏府都出现了延安府的情况。

唯一的区别是其他三府移民的人口少一些罢了,就连宁夏府移民的百姓也不少,达到了三十万。

这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宁夏府可是号称塞上江南,自古以来都是汉民族的农耕重地,现在自然同样是土地肥沃。几百年前的西夏就是以此为根基,和大宋、辽、金相抗数百年。

然而这里的土地是好,自然而言的百姓数量也就极多,土地资源同样极其紧张,甚至都快比得上延安府了,于是自然而言的移民的数量也就不少,再加上大量的军户。

仅仅陕北四府移民到河套的百姓就多达一百二十万人!整个陕北的阶级矛盾、土地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

当朱由检踏出延安府的土地时,他心中颇为轻松,历史上将大明炸的粉碎的炸弹现在基本上算是消弥于无形了。

心中的重压现在总算暂时可以放下了,其实之前朱由检还有打算让锦衣卫去找找那大名鼎鼎的李自成的,后来又考虑一番放弃了一个诱人的打算。

毕竟大明灭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李自成这个人,就算弄死了那李自成,定然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李自成站出来的,更何况那李自成真的能力很强吗?这恐怕不见得。

不管如何,现在这件事基本上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就算是停下对陕西的移民也不会对这里产生更大的影响了。

………

九月三日,朱由检一行人终于到了西安府,自从确定了现在陕北的大好形势后,朱由检心中的急迫感可以说是大幅降低,离开延安城去西安的路上,他可以说是悠哉悠哉,有时还偏离方向去一些县城、村庄看看。

要知道延安府和西安府可是相邻的,从延安城到西安城真的不远,就这样的距离他们一行人竟然走了五天时间,随行的周应秋这个老头子都感觉大家走的实在是太慢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可惜他却做不了什么,他也发现皇上自从离开了延安府就莫名其妙的极为高兴,作为老江湖,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打扰皇上的兴致为妙。

可那刘宗周就偏偏不长眼非要去劝谏,现在可好?被训了一顿应该就舒服了。

其实朱由检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陕西的事,他还发现这里的环境出乎意料的颇为不错,这片黄土高原之上各种树林、草原极多,比后世的情况要多得多。

自然而言这里的风景也颇为不错,朱由检还抽出时间爬了三座小山,感觉颇为不错,和后世想比的确好上不少。

毕竟这黄土高原少了三百年的霍霍,大量的林木都没有被砍下来作为柴薪烧掉,想在想来这个时候的黄河应该也不至于太黄吧。想到这里朱由检都想要去河南看看现在的黄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而且大概率这里的环境应该不会再遭到破坏了,一方面大量的煤炭开始被使用,以后柴薪应该就用的少了。

要知道这陕北、山西、河套这些地方的煤炭本身就是极多。以后这里的蜂窝煤定然也是极为便宜。

另一方面这陕北的人口应该也不会再增长了,之后不大规模减少就很不错了。

当见到远方模糊的西安城墙时,周应秋长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这一路实在是一言难尽,皇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高的兴致,在离开延安府之前可完全不是这样啊。

在西安城五十里外,大军就举起了代表着大明皇帝的旗帜,于是皇上到了西安的消息在西安府快速传播开来,接下来的五十里,宽阔的水泥官道两侧聚集了大量的百姓,每当朱由检经过,两侧就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不过还好,百姓们还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没有百姓有胆子踏上水泥路。

又前行了不久众人就遇到了陕西一众文武官员的迎接队伍。陕西文武官员以陕西巡抚徐从治和三边总督满桂为首。

双方汇合后朱由检仅凭肉眼感觉满桂这次带过来的这万余军队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了,同时王加川也很是认可朱由检的判定。

看来满桂这两年在陕西作的不错,朱由检这么想着。

早在朱由检一行人到达归化城时,朱由检就通知满归让他前往西安,朱由检要见见他,于是得到消息后的满归就急急忙忙的带上两千人从甘肃镇返回西安。

要知道原甘肃镇的驻地可是距离西安城近两千里啊。这一路上满桂自己狂奔两千里,到了西安城时也颇为疲惫,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朱由检还没有到,给了他时间让他休息。

………

西安城,原本徐从治是准备让朱由检休息在秦王府的,秦王一脉已经全部被剔除出宗谱,没有了亲王爵位,这秦王府进过一番波折朝廷也就收了。

当初朝廷虽然取消了亲王一脉所有人的爵位,没收了他们大量的财产,但是朱由检还不至于将事情做绝,一些该要的名声还是需要的。

朝廷大约仅仅拿走了他们九成的土地以及近六成的财富,毕竟再怎么说这些人也是他朱由检的“亲人”,就连这秦王府朱由检原本也没有打算要收回去,就留给朱存枢吧。

只是当初朱存枢无论如何都不要这秦王府了,朝廷无奈之下也只能够了回去。

没有办法,现在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格再住在这富丽堂皇的秦王府,这一点儿朱存枢还是很清楚的。

于是在得知朱由检要来西安,徐从治就将封存起来的秦王府再次打扫一遍,准备让朱由检住在这里。

朱由检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坚决拒绝,绝对不能去秦王府,这个时候秦王一脉才刚被处置一年时间,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刺激大明宗亲们为妙。

朱由检也就在这府衙中休息一夜。

第二天,朱由检并没有和陕西的一众官员商议事情,一大早他就带着人以及一些礼物就准备去看望庶民朱存枢,即便是被贬为庶人,朱存枢这些秦王一脉的核心人员并不缺银子。

朱存枢在离开秦王府后就在这西安城中购买了一处大宅子,带着自家极为亲近的人就住在这里,至于秦王一脉其他的近万人,朱存枢才不会管。

以前有能力时都不怎么管,现在就更不会管了,之前是无心有力,但现在恐怕就是无心无力了。

朱由检这次过来并没有通知朱存枢等人,朱由检此行也有数百人,十数辆马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礼物。

凭借着陕西巡抚徐从治的名头,众人一路畅通无阻的见到了失去秦王爵位近一年的朱存枢。

结果见到的景象朱由检颇为惊讶,那朱存枢在院子中听着戏,一副极为入迷的样子,他听到有人过来,就很是随意的说道:“徐大人,随便找个位置座吧,现在我也不是亲王了,你就随意座吧,我还要听戏呢。”

看着头都不回的朱存枢,朱由检嘴上露出笑容,旁边的徐从治正想说话,朱由检摆摆手,好整以暇的开口说道:“朱存枢,朕过来看看,你这是连头都不转过来吗?”

听到这个声音朱存枢脸色大变,这个声音他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初在京城外紫禁城,就是这个声音宣告了他秦王一脉近万人的命运,让他这个大明亲王从云端跌到地狱。

朱存枢转过头,看到面无表情的朱由检,他缓缓站起来,略微躬身:“皇上你怎么来了,是来看我的笑话吗?”

对于朱存枢语气中的略微不敬,朱由检并没有生气,自己都这样对他们难道还不容许他们发发牢骚。

“朕还不至于这么小气,昨日朕到了西安城,今天特意来看看秦王最近过得如何?没想到啊,刚刚到朱府,就见到秦王你在听戏,现在看来秦王殿下的小日子过的还颇为舒服。”

“皇上说笑了,我现在可不是什么秦王了,现在只是一介草民罢了。”

朱由检差点笑出声:“听你这意思,朕还委屈你们了,当初你们既然有胆量做出那些事情,就应该知道这些事情被捅出来的后果。

甚至不说那些违禁品,你们对这西安的百姓做的那些恶事就足够让你丢掉你的王爵了。

朱存枢,你知道吗,西安府的百姓得知朕来到了这里,那欢呼声可是震天响。

你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高兴吗?

就是因为你朱存枢,因为朕替他们除掉了秦王府这个大恶人!”

说完,朱由检就直接离开了,留下愣愣的朱存枢。

………

巡抚衙门书房,朱由检等人正在听着徐从治的讲解,这位徐从治是朱由检登基以后才被提拔到河南的,而且还是朱由检一手提拔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位徐从治的能力足够强。

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这两年徐从治干的就颇为不错,陕西在大明可实在是太重要了,年纪也足够大,人口众多。

崇祯元年陕西旱情严重,在徐从治的治理下近两百万百姓离开陕西前往漠南,但是灾民还是太多,陕西有条不紊的按照朝廷的要求组织了近百万灾民以工代赈。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陕西全省的大部分水利都得到了修缮,从西安到各府府城的水泥大道全部修通,除了汉中府,那里毕竟要越过秦岭,工程浩大。

陕西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旱灾,竟然没有出现一次大中规模的叛乱,这在大明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大灾就是和造反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在这其中朝廷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陕西一众官员的功劳还是不容置疑的。

不仅仅是这些,朝廷在这两年中对于地方机构的变革,陕西的推行都颇为快速,在全国也就京城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朱由检到西安时,整个陕西的各种机构变革已经圆满完成,比朱由检要求的年底提前了近四个月,这个成绩朱由检非常满意。

他们不仅仅速度快,更重要的还是质量颇高,关于这一点的情报这一路上锦衣卫源源不断的送到朱由检的手上,朱由检还是颇为了解的。

众人听完徐从治的详细介绍后,对于这一点儿还是没有什么质疑的,徐从治这两年在陕西巡抚这个位置上的确是做的不错。

周应秋认真看着朱由检和徐从治正在谈论的两人,好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这以后说不得有又是一桩美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