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直抵南京(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五十四章 直抵南京(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两天后,朱由检在离开成都时,召集了大大小小数百名官员,当场宣读了召集西南诸多土司的圣旨。

之前大明的行动仅仅是针对那些大明的叛徒,要求所有土司前往成都,由大明内阁大学士周应秋和他们商议接下来大明和这些土司们如何相处。

并且清楚的表明朕给了周应秋处置这些事情的最大权力,如朕亲临!

宣读完圣旨,朱由检一行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成都,一路向东!目标直接就是大明的南直隶,就是大明的应天府、南都、南京城!

随着朱由检一行万余人渐行渐远,成都城外十里处的众多官员才开始四散离去。

他们还要处理皇上的这道旨意,一方面要安排人前往各地去通知大明皇帝的最新旨意,另一方面有些官员还准备提前去通知那些和自己交好的土司,好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告诉他们,此事是真的,皇上颁发的圣旨!

西南众多的土司势力还是颇为庞大的,他们在大明官场上自然是有人的,尤其是在西南诸省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他可能去通风报信的。

对于在成都城的大多数官员而言,他们完全想不清楚,他们的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大明和那些土司不是从大明开始改土归流几乎就是敌对关系了吗?

虽然大明中央朝廷以及西南高阶官员一直宣称大明所处理的土司都是那些叛徒,然而大明这种彻彻底底的改土归流还是把很多人给吓住了,即便一些人本身就是大明的官员。

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们已经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因此在他们看来大明和那些土司之间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裂痕,没看那些土司最近一年都在加紧训练士兵,随时准备打仗吗?

当时不少官员都再担心那些手中有银子又有兵的土司真的会任人宰割吗?万一西南数不清的土司真的动手那该怎么办?一不小心可是真的会产生大事情的啊。

到时候自己是死守城池,还是早日逃命?

谁能想到,皇上一到成都,竟然直接下达了旨意,明确表示双方要缓和关系,这实在是令人惊讶,众人都有些想不通。

……

对于这些事情,已经离开成都的朱由检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他还是相信周应秋、朱燮元等人是能够做好的,这些人都是老狐狸了,对付一些土司并不会很困难。

由于现在才刚刚来到十月份,距离到京的时间还有三个月,而且接下来几乎都是水路,因此朱由检自己是觉得时间颇为充足的。

于是在东进的路上大军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急促,一路上走走停停,朱由检经常去周围的地方去看看各地的情况,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大明百姓的生存状况。

十天后,大军离开四川,进入新成立不久承宣布政司湖北,在这里众人不在步行,早已经接到朱由检命令的长江水师船队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朱由检一行人由此从陆路进入水路,进入长江以后众人的行进速度就快多了。

而来到长江之上后,朱由检也就没有再抽出时间去各个地方去转了,现在毕竟不太方便。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闲着,最初两天,朱由检抽出时间仔细回忆了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从中提炼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坐船的确是要比坐马车要舒服得多,他也有精力有条件去思考这些问题。

两天后,他召见了长江水师总督刘孔昭,此次就是此人带领船队到湖北接自己的。

两人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后,朱由检开口询问道:“刘爱卿,你能否给朕介绍介绍现在长江水师的情况?”

听到这话,原本是因为第一次见到皇上而极为紧张的他脸上肉眼可见的凄苦起来。

“皇上啊,我们长江水师现在实在是太惨了。

天启年后我长江水师就一日不如一日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皇上您所说的,卫所制已经不适合了,和那些南京的人想法不一样,臣对此是深以为然。”

听他说到这里,朱由检惊讶的看着这个此时显得颇为凄苦的刘孔昭,老家伙,不愧是刘伯温的后代,这一手马匹拍的就不错。

“军队仅仅是质量不行,就连数量也不够了,在天启七年时,长江水师的总兵力已经不够一万人了。

皇上您登基后,派遣了黄总督负责南直隶的卫所整顿,我们长江水师的卫所也在其中。

经过半年的整顿,驳杂人员都被剔除出去,现在的人员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全军山下那是感激万分。

………

然而质量提升了,数量却还是大大不足,人员已经下降到了两千人,战船超过九成都是小船,此次为了迎接皇上,我长江水师那可是全员出动,也就皇上您见到的这么多人。

其中最大的这艘就是皇上您座的这艘船,这样的规模也就是个和东南水师中的中型战船相比罢了,就这我们还只有一艘。

皇上这样是万万不行啊,万里长江实在是太重要了,绝不容有失啊,现在这样的规模远远不够,根本没有能力去守卫长江,守卫应天府!

而且堂堂长江水师竟然没有一门红衣大炮,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臣请求兵部、五军都督府、户部、工部多给臣分配一些银子、水师编制、战船、红衣大炮等。

然而臣得到的都是推辞,要知道这长江水师的名字还是皇上您给起的。

皇上您不能见死不救,请皇上为臣做主,为这两千两百二十八名水师将士做主啊。”

说着,两行眼泪直接从刘孔昭的双眼中流下,朱由检那是惊呆了,这咋还说哭就哭啊,这样壮硕的一个汉子咋就哭哭啼啼的了。

说来奇怪,刘伯温这样的文人竟然有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子孙,真是……,不得不令人惊叹。也怪不得此人能够成为大明唯一还掌握着军权的勋贵了。

南京京营在黄得功抵达南京后就解散了,现在的南京城的所有军队都在黄得功的手里掌握着。

………

朱由检心中想了想,的确长江水师现在的确是有些惨,脚下这艘船是真的有些破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毕竟这长江水师还是挺重要的,至少最近十年都是很重要,这样荒废下去不是办法,而且这刘孔昭的确还是一个可用之人。

朱由检很是严肃,“朕知道了,长江水师这样下去的确不是办法,这样吧,朕给长江水师一万士兵的名额,再拨给爱卿十万两纹银,爱卿就去造或者去工部的船厂买一些新式战船,另外可以去军械司领取一百门红衣大炮!

如此,可够了?”

刘孔昭大喜,自己这一顿马匹和哭惨总算是没有白费,我长江水师总算是有救了,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再偷偷摸摸的说自己这个总督无能了,我真的已经尽力而为了。

“够了,够了,皇上圣明!”

“去吧,去吧!”

朱由检也没有什么兴致了,看着脚下奔腾的长江感慨万千!

……………

于是崇祯二年十月二十日,朱由检一行人在南京不远处走下战舰。

岸边早已经停留在此的大明南京留守勋贵、一众文武官员以及数里外大量前来围观的南京百姓。

场面的确是极其的热闹,可惜这样的场景朱由检这一路上是见得到了,并没有什么感觉。

众人顺顺利利的来到南京城中,到了这里朱由检的住处终于不用将就了,这里可有一座大明皇宫,而且规模还要比紫禁城还要大上不少。

刚进入南京城,王加川带领一万军队接管了南京城,开始进行各方面的安保工作,这里必须要确保安全。

………

在船上的时候,朱由检就已经知道了南京的众人对于他这个大明皇帝的到来完全就是煞费苦心,各方面的准备实在是多,尤其是这南京皇宫。

这座宫殿毕竟已经有将近两百年没有皇帝住过了,长时间没有人住过的地方自然是破败的,当然朝廷也不会弃之不管,这毕竟关乎着大明朝廷的颜面,每隔一段时间大明朝廷总会拨一些银子进行一些小修小补。

因此之前这里还可以,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朝廷真的没有银子了,自然也就没有钱来修补这里了,于是这里就显得颇为落魄。

当朱由检巡视天下的消息传来时,南京城一众上层人物都明白,皇上是必然要来这南京城的,这里是大明的南都,是应天府,管理着长江以南数省之地。

这谁能想到?两百年没有皇帝竟然的南京城又要迎来它的主人了。

皇帝过来你总不能让皇上见到如此破败的皇宫吧,这成何体统?

于是南京城中的勋贵、文武官员、镇守太监就联合起来,准备对着修补一番,现在时间不够只能进行简单的修补。

最终确定的方案还是朱由检很器重的应天府知府陈奇瑜提出的,他提出皇上一行人人数少,再加上现在的时间完全来不及,不如先修一部分。

…………

于是南京一众富户筹集了十万两百姓,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修缮了近百间房屋,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了。

当朱由检的马车行驶到南京紫禁城正门钱时,朱由检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座规模巨大的宫殿。

即便是见过不少大世面的朱由检这个时候也是颇为震撼,这座宫殿的确是要比北京紫禁城的威严感更甚。

或许它的内部有些损毁,但至少从外部观看这座宫殿仍然是金碧辉煌,毕竟南京官员还是对皇宫的表面进行了一定的修补。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随时都有大量巡逻的士兵,可以说是戒备森严。

朱由检微笑的带着心中忐忑的众人走了进去,进去后,朱由检心中一笑,果然如此,这里面还真是相当的破啊。

直到见到陈奇瑜等人修好的拿一部分院落朱由检才松了口气。

这些人总算是办了一件有用的事可,要是没有修缮那自己这一趟就真的有点儿丢人了。

同时这一路上见到的景象也让朱由检下定决心,以后有钱了,一定好好修缮一下这座皇宫,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

望着众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检明白,这南京城中不久恐怕就会有一场风暴即将掀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