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了解(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了解(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转过头的朱由检就发现刘氏正一脸惊叹的看着周围的宫殿。

刘氏真的是颇为惊讶的,在遇到皇上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够来到皇宫。

这一路上真是梦幻啊!刘氏望着金碧辉煌的宫殿,久久没有回神儿。

朱由检倒是笑笑,他对这个半路上车的女人还是颇为满意的,不仅仅人长的美,更重要的人品也颇为不错,这不仅仅是从情报离获得,还有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中了解的。现在他的后宫还是颇为和善的,他可不想在后宫中放一匹狼。

“也不用太惊讶,以后你恐怕一辈子都要住在这样的宫殿里了,京城的皇宫和这里的也差不多,过不了几个月就能回去了。咱们这一边在南京城恐怕要多待几天了。”

“臣妾明白,一切听皇上吩咐。”

“走,进屋休息,这一路上都累了。”

………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膳后,朱由检拿起今天早上送过来的一批奏折看了起来,从成都到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基本上就没有处理什么奏折,前段时间朝廷中发生的一些大事情都在眼前的桌子上了。

用了半日的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朱由检也放心了不少,离开京城已经几个月了,说实话对京城的事情不担心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国家出现什么突发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也只有看了眼前的奏折后,才能短暂的松了一口气。经过了这次出京经历朱由检也有些明白,为何自古以来出京的皇帝都挺少?没办法啊。

没权的是出不来,有权的不愿意脱离那种掌控权力的感觉。

就连自己有极强控制力的皇帝都怀念那种感觉了,更何况他人?

………

下午,朱由检召集了南京大营总督统领五万大军的黄得功。

自从朱由检来到南京城后,有心人都能感觉整座城市都不一样了,不仅仅是那些文武官员、勋贵,就连南京的普通百姓都不一样了,这大明的南都可真的就是两百年没有天子坐镇了,现在皇上来了,大家就连走路都轻了、慢了许多。

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天子脚下的感觉。

昨日朱由检一行人近南京城的时候,整个南京城有大量的民众都聚集在道路两侧,观望着从大街上走过的整齐大军,大明皇上朱由检的模样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了,的确是威武雄壮,不是一般人。

那日走进京城的羽林军绝对一般,仅仅看他们的走路的姿势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支精锐之军。

同时南京城的勋贵、文武官员们很多人都是颇为担惊受怕,他们这些人和当今皇帝还真的不太熟。

按照他们了解中皇上这严厉的性格,一旦被皇上他发现了什么事情,问题恐怕就可能很大。

虽然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问题在之前都被皇上给整掉了。

……

在朱由检到达南京城的第二天,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在家严阵以待,等待着皇上的召见。

这时传出皇上召见了黄得功的消息,众人心中一跳,第一时间就对这件事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度。看看究竟能有什么样的结果。

按照皇上的性格,这南京城接下来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动荡。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安排在皇宫中的人手大多数都被赶了出来,皇上仅仅留下了十数人,更可恨的是就连这十数人都被严防死守,根本就获得不了什么消息。

………

黄得功一脸沉重的走进皇宫,见到稳稳坐在那里的朱由检,他就直接跪倒在地,“臣愧对皇上的厚爱啊,因为臣的不稳重,对卫所变革准备的不够充分。

直接引起了数万南京京营的叛乱,还让这些利欲熏心的叛军攻打了承平两百余年的南京城。

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因此受惊,最终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五千人,普通百姓也超过了三千人,财物若是就更是庞大了。

………

这完全就是我大明此次卫所变革所引起的最大规模叛乱,这完全就有可能避免,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朱由检静静的听他说完,一点儿都没有打扰,这个时候才开口说道:“在这件事上黄爱卿你的确是有一些失误,但是主要原因还不在你这一方面,你也不必过于自责,起来吧。”

“朕以为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南京这里远离朝廷的时间太久了,忘记了什么是朝廷,什么是朕。这里的卫所军队尤其是南京京营就将这一点儿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让人长了见识。

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个南京京营!

朝廷修改一个军制,竟然会引起大明京城周围的军队造反,简直是骇人听闻。”

………

“皇上所言甚是!”,黄得功松了一口气,不管何时只要是面对这个年轻的皇帝,他总会感觉到极大的压力,而皇上的心思他却永远都猜不透。

他对于皇上还是极为感激的,当初他闹出了南京这样的大事情,朝堂之上可是有不少官员都在弹劾他,甚至还有官员直接退出停止卫所改制。

幸好皇上直接驳斥了这样的关掉,为他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看来皇上之前的话还真不是说说,是真的支持他们这些臣子,不像历史上那些皇帝令人不齿的行为。

“嗯,说说你负责的几个布政司的军制改革情况。”

“皇上,臣此次负责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几个布政使司的军制变革,在这之中南直隶更是重中之重

所有的卫所军户数量超过了四十万户,经过清查,共有军户八十万户,超过了四百万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实在是令人心颤。

此事说起来还要感谢之前在南京发生的叛乱,这场战争让那些心怀不轨之辈认识到了朝廷大军的威力,接下来都老实了不少,军制变革推进也颇为顺利,和其他地方相比小规模的叛乱要少上不少。

然而南直隶的任务量实在是太大,之前朝廷可以说是远远没有料到卫所的军户数竟然达到了这么多,其实按照之前的耕地数量完全是不够分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之路,此次虽然人口是预料的一倍,但是统计出来的天亩数也不是朝廷记录的数量可比的,也增加了八成左右。根据统计这些新增加的土地大多数都是这两百年来卫所开垦出来的耕地。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新增的土地没有被朝廷记录。

如此一来,军户们基本上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唯一出现问题的就是福建,这里山多地少,实在是分不了,于是在台湾知府张天麟以及安海伯郑芝龙的帮助下,从福建移民五十余万人抵达台湾。

如此才算是顺利的推动起来。”

朱由检点点头,不错,军户的数量比想象中的多这个问题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但是土地也同样的增加了不少,这倒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也正是这样才让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毕竟总不可能让所有没有土地的人去移民吧。尤其是现在朝廷的土地并不多。

至于耕地没有登记?这实在是太正常了,整个大明不都是这样干吗?

………

“同时各省选拔的一万兵马已经全部挑选完毕,从京城派过来的诸多县尉、府尉已经接管了这批人马。

这些皇上挑选出来的人手都颇为不错,现在这些军队都已经在各地训练数月有余了,现在已经有一战之力!

同时臣还挑选出来近三万名熟悉水性之人,这些人全部已经登记造册,只要朝廷需要就可以立刻加入我大明水师。

臣也从没有减缓南京大营兵马的建设,现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五万精锐大军已经基本成型。

现在臣认为臣负责几个布政司的卫所改制大约到年底就能完成。

……

皇上,这些就是基本情况了,请皇上裁决。”

其实黄得功这一年半以来的工作还是极为满意的,各方面的推进都颇为顺利,除了南京的那场大叛乱,其他叛乱完全都是极小规模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近四百万卫所百姓的安置啊,这个浩大的工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九成,很快就就能结束,说实话能做到这一点就将他自己都是极为惊讶的,自己竟然有这么强的能力?能做成如此复杂的事情,简直是不可思议。

朱由检仔细听完,心里的确也颇为满意,现在从北京出发到南京各地的卫所变革情况他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各地基本上都没有落下多少,现在完全能够保证自己给他们定的目标,很不错。

“嗯,黄爱卿这一年多来的确是辛苦了,各方面的情况完成的都极为不错,朕颇为满意!”

“谢皇上!”

最重要的事情定下来后,两人之间的交流就轻轻了不少,各方面的情况都详细的聊起来了。

“黄爱卿,你在这南京城待了也快两年了,对这南京城、南直隶可有什么感受?”

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朱由检问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黄得功听到后心中念头疯狂跳动,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皇上,这南京城可谓是极其繁华,和顺天府也差不多了,而更大的南直隶就比北直隶要繁华的多,这里大明的百姓的数量也是极多,一片欣欣向荣。

……

不过,臣认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朱由检来了兴趣,“不知是什么问题?”

“皇上,或许是因为这南直隶距离京城太远了,所以这里的人不知朝廷威严,对于朝廷的各种规矩遵守的不多,时时有大量的读书人针砭时弊、指点江山。

据臣所知,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极长时间了,可谓是很有传统了,他们在家中、在酒楼、在花船上针对最近朝中的大事进行评价。

臣有一次打扮后悄咪咪的参加过一次这样的活动,简直是令人瞪目结舌、胆大至极!”

“呵呵,距离远,朕可不见得,那广东、广西,那个不比南直隶更远,那里怎么就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黄得功不知如何接话,只能保持沉默。

寂静了一会儿,“好了,今日就到这里结束吧!”

“臣告退!”

黄得功离开后,朱由检皱眉沉思,果然啊,这南直隶现在的情况真的挺严重,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实在是太容易出乱子了,尤其是经济中心!

这南直隶对大明实在是太重要了,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但是现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南直隶真的已经出问题了,这样的问题或许对于南京的一众官员、勋贵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朝廷对于大明对于朕来说就不是太好了。

现在在这南京城、应天府朝廷的威严真的不够了,该加强了,也就是从上次发生在南京城头上的战争后才让这里很多人认识到了什么是朝廷,什么是威严!

………

很快,南京东厂、锦衣卫的负责人走了进来,朱由检一直和他们聊到了傍晚时分。

这两人作为改革之后的大明情报机构在南方的负责人,锦衣卫和东厂在这里都是深耕两百年的,再加上过了一定的变革,现在的情报探查等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在得知皇上要来南京后就开始准备向皇上汇报这里的情况了。

因此这一次召见,两人都极为熟练,各种资料极为详细,让朱由检对于大明东南地区的各种情况都有了极深的了解。

朱由检还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两人也完全可以回答上来。

到了傍晚,朱由检就对这南京城有了一个极为全面的了解,他很满意。

“你们今天表现的不错,朕今天的收获也极为不错。

现在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可还有什么完事要汇报,若是没有,今天就可以结束了。”

朱由检也就是随便一说,他其实已经准备用晚膳了,他是真饿了,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浚还真提出了一事。

“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件事,事请颇为重大,臣等不能决定,还需皇上圣裁!”

“旦说无妨!”

……………………

PS:今天终于回来了,这一趟出差实在是一言难尽,算了,不提了,可以恢复正常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