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四百九十九章 分拆陕西(求订阅)

重铸刚明 第四百九十九章 分拆陕西(求订阅)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大明一众大臣皆沉默无言,他们还真的没有想到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里面是这位吏部尚书王永光。

其实这两年时间过去,两年半时间大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甚至已经能够感觉到大明的中兴仿佛就已经来到眼前。

到了这个时候,在场这些人现在的想法和两年前已经有了极大的区别,最少也对于朱由检的各种变革没有多少抵制心理了,现在他们的行动已经不是靠这皇帝的权威推动的,很多的还是他们自己想要去做。

他们被朱由检的权威、对变革派官员的支持、变革后的结果等等所说服了。他们已经深深地明白,皇上的做法是对的,大明需要的正是皇上的这种变法,而且皇上的确极为坚定,又极其有理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上真的有极大的可能成功,这一点儿,他们已经可以确定,皇上的手腕实在是相当可以,而且现在在大明已经有了一支颇为庞大的群体是支持皇上的变法,他们已经是变法的收益者了。

但是他们仍然没有人站出来直接向皇帝提出自己对于变革大明的相关建议,至今他们的行动都是借助着皇上,甚至说这两年来皇帝和这些官员更多的相互利用罢了。

当然他们都很清楚那一天总会到来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那一天来的这么快,还是由这个一向不发表什么意见的王永光所提出的。

而且提出的这个建议也颇有些不简单,就像是经过精心挑选才确定下来的方向,这一点他们想的比朱由检要清晰的多。

这件事若是真正推行的阻力绝对不会太大,就算有,对于他们这些朝中大佬来说完全就是不值一提。

一方面之前这种事情皇上已经做过两次了,一次分拆湖广布政使司,第二次就是直接成立漠南和河套两个布政使司,已经有了先例可循。

同时分拆布政使司朝廷多数官员都会支持,毕竟多出一个布政使司就会多出数量不少的高阶官员,尤其是新设立的它更容易出政绩,现在这位皇上可是最重视政绩了,只要有政绩就可以升官,谁也挡不住。

另一方面,这样的举动也是向皇帝表示忠诚,向天下人表示表示自己是站在皇上这一面的,是支持变法的,这就是彻彻底底的表明了立场。

虽然之前皇上已经将很多改革的事情安放在众多大臣身上,但若是这样他就代表着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意义也绝对不一样。

所有人的心中可谓是感慨万千,他们都不是笨人,他们都很清楚,这一天终于来了,既然王永光开了这个头,他们也要做出心中早已经下定决心的行动了。

“皇上,臣认为此事极好,臣赞同王大人的上奏。”

“臣附议!”

所有人都是支持的,没有人落后,几乎是有些争先恐后的味道。

朱由检心中笑笑,终于到了这一天,今天过后,朝中改革派的力量正式登场,将摆放在明面上,将压倒一切。

“好,诸位爱卿尽快商量出一个结果,尽快实行。”

“皇上放心!”

朱由检很满意,这样的议事才有效率,大家有些共同的目标,没有人在扭扭捏捏,现在就彻底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这根绳就是变法!

…………

第二天,朱由检对着翰林院送上来的奏折,一番挑选后终于确定了给自己家孩子想好的名字了,大明大公主就叫朱馨仪,大明二皇子就叫朱慈熠。

确定好了名字朱由检也轻松了不少,这段时间身体恢复了不少的后宫两女一直在催促他,现在总算是有所交代了。

……

多半个月后,黄立极等人送上来了他们商量后的方案,这次改变基本上就是按照之前的府为单位进行划分,之后朝廷还会进行细致的改变,一些县可能会再次改变。

陕西西部设立甘肃布政使司,陕西西部划分出临洮府、巩昌府、庆阳府、宁夏府,再加上之前的陕西行都司,治所放在兰州。

成立青海布政使司,原本划归陕西管理的西宁府作为青海治所,地方包括之前的朵甘都指挥使司,这一片地域极为庞大。

对于之后的治理问题,众人提出的意见朱由检很满意,总算是不用自己来事无大小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了,这些人终于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很不错。

他们提出的也很全面,对于甘肃还好,各方面的基础条件都很不错,人口颇为充足,足够甘肃布政使司自身的发展了,基本上不需要朝廷过多的操心,朝廷只需要帮助甘肃选择好官员,修好官道基本上问题不大。

更为关键的是青海,那里的汉人数目实在是太少了,现在的重点只能是两点,移民和建城池。同样这里将驻扎更多的军队,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保护移民的安全以及不断扩展大明的土地。

奏折上这一点儿描述的很详细,移民的来源地也很清楚,从陕西四川两地,按照之前的漠南模式来操作就足够了。

陕西、四川都是人口密集地区,就近移民不管是花费还是效果都能够减轻不少。

同时考虑到青海的条件不是太好,按照黄立极等人的估计,青海的移民目标大约就是把十万人。

有了八十万人,青海布政使司基本上可以算是名副其实了,有了人、城池才能进行接下来的事情,例如划分府县等等。

唯一的问题就是钱粮的投入了,这一点儿朱由检不在意,基建可不仅仅是花钱。

朱由检详细的看完了奏折,很满意,之前写下了自己的意见,相信很快西北的大移民将会再次开始。

果然,到了二月底,朝廷的各方面准备都已经做好,两个布政使司的官员和各方面的配套人员已经准备完成,朝廷正是向全国宣布了陕西拆分一事。

同时规模并不大的官员队伍也直接离开了北京城,这里面近五成是青海的官员,毕竟那里几乎是一穷二白,从头再来,自然需要比较多的官员,虽然这里百姓的数目极少。

这件事在各地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大明的开疆拓土让不少人很是振奋,有的甚至高呼崇祯盛世已到。

有的却并不满意,相当有一部分失意士子在不断的散播着自己心中的不满,他们认为朝廷这是穷兵黩武,花费了大量的白银,这是在浪费。

西北苦寒之地,朝廷竟然要向哪里移民,朝堂衮衮诸公简直是愚蠢至极,这是在那百姓们的命开玩笑,必然遭天谴。

可惜,他们的这些人产生不了足够让朱由检重视的影响了,朝廷继续在进行着自己的节奏做着自己的事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