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古之未有的变化(求订阅)

“末将羽林军李自成见过诸位大人。”

温体仁打量着眼前这位颇有气质的年轻武将,对于这个人他温体仁还是有一些印象的,当时就是此人进京报信的。

此人原本是满桂手下的兵,之后被皇帝安排的羽林军中,此次朝廷赈灾羽林军也出动了五千人,此人正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李哨官,听闻李哨官在羽林军表现很好,短短半年时间就从队长提拔到哨官一职,当真是不错,前途定然远大。”

“末将谢大人厚爱,末将也都是为了大明,承蒙皇上和王将军厚爱,末将才能有今天。

末将现在带领数百人负责维持此处一万百姓的秩序,大人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尽管询问末将,末将定然知无不言。”

温体仁点点头,此人至少在说话上不错。

“好,那就有劳李哨官带我们在此处转一转了,本官也想看看李哨官管理下的队伍如何?”

很快,一群人就走到前方正热火朝天的工地之上。

“诸位大人,此次官道正是朝廷极为重视的西北官道,此处的修建地点已经是陕西境内最后一个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将这一段修筑完毕就代表着我陕西境内的道路已经修通,剩下的都在甘肃境内。

……

我们这里一共有难民整整一万人,管理难民的官员有二十人,包括末将在内的士兵共一百五十人。

………

我们的修建速度相当快,有了这水泥就是方便,此以前修路快多了,现在这西北官道朝廷极为重视,少府也已经尽全力为我们提供水泥。

现在我们这之支修路队伍每天可以修建五里,可谓是速度极快。

从我们正式接手这一段三百里的官道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时间,前方也只剩下三十里就可以和甘肃断的官道连接上了。

……。”

听着这位李自成的介绍,温体仁等人不停的向四周观望,看着这些大明难民的劳动场景,此时在温体仁看来,这些难民的脸上并没有多少菜色,大多数都是面色红润,干活也都是颇为卖力。

这样的情况让温体仁颇为满意,看来此处工地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里的百姓看来是能够吃饱的。

温体仁等人在众多百姓的目光中在这里转了一圈,温体仁很满意,此时也恰好到了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众人来到了为这里上万百姓提供饭食的地方,温体仁等人仔细的看了一番。

一直到众多百姓来此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馒头、粥,温体仁才满意带着众人离去。

当天下午,温体仁就带着众人坐上马车沿着官道继续西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甘肃布政使司的首府兰州,以及青海的西宁,这两个地方此次可是要接受大量的移民,温体仁要去看看那里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现在两个月时间,被送往这两省的百姓数量已经超过二十万人了,不去看看,温体仁实在是放心不下。

在路上,他又见到了数支修筑队,看到的结果都让他很满意。

温体仁的心中都颇为感叹,最近几年的赈灾情形,着实是让他大开眼界,原来赈灾还可以这么做。

他温体仁在崇祯朝之前也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老人了,什么世面没有见过?至于灾害那也是见过不少,旱灾、洪灾、地动他都经历过,甚至都参与到其中的救援中。

那些赈灾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大差不差的,朝廷拿出一点儿银子、粮食去赈灾,地方上当然也有一定的库存。

但是这一点儿粮食根本就不可能够,就将灾民们每天一顿的稀粥都不够,当地主持赈灾的官员到了这个时候就会邀请当地的士绅家族捐献一些,再处理一批灾难期间趁机牟取暴利的粮商。

总之赈灾官员会想尽一切办法,东拼西凑的去赈灾,最后的结果却并不能尽人意,只能保证大部分的百姓不会饿死,而这还是在赈灾的官员是有魄力的、灾害的规模较小。

这两个条件一旦改变,一场大灾下来要是去的人简直是不可计数。

而崇祯元年的赈灾则彻底颠覆了他心中的这些认识,尤其是陕西的赈灾就是他温体仁负责的,他感受极深。

大量的粮食通过少府的系统源源不断的被送到灾区,而那些难民也不是眼巴巴的等着朝廷分配给他们粮食,想要吃饱那就要做工,而仅仅是去做工就能真正的吃饱,这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即便是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去做。

这样的条件对于这些灾民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他们很兴奋,家中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人都来了。

于是一条条道路被建造出来,一条条的沟渠被修建成功,一顷顷的土地被开垦,根本就见不到这里正在发生大旱灾。

…………

这样的场景给温体仁带来的感觉是最为震撼的。

更让的震惊的正是他手中流过的钱粮,它的数目是那么的庞大,据温体仁估计,崇祯元年的赈灾朝廷通过各种渠道送往灾区的粮食绝对达到了一千五百万石,这个数目实在是太庞大了。

粮食的数目已经是朝廷通过收税获得粮食的将近一半了,温体仁相信若不是朝廷早早的消减了发放给宗藩的将近一千万石粮食,元年这陕西恐怕就糜烂了。

至于银子虽然他不经手,但他也知道朝廷各方面的开销加起来也将近五百万两!

而这些银子朝廷是没有的,都是皇上从自己内帑中拿出来的,这一点儿实在是太难得了,谁也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在朝廷这样的对策下,一切都改变了,变得和以往不同了。

崇祯元年,整个陕西被饿死的百姓绝对不超过三万人,这简直就是奇迹。

到了今年温体仁相信这个数目不会唱过一万,皇帝果然是大明的中兴之主,仅仅凭借赈灾这一件事,他温体仁就对皇帝充满了信任服,古往今来,那个皇帝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据他温体仁了解,没有那个朝代,那个皇帝敢拿出朝廷一年收入的六七成去赈灾。

现在的大明却有了!!!

……………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