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暴富的太仆寺

重铸刚明 第五百五十七章 暴富的太仆寺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就是土地部的事情了,土地部真的没有什么事情,作为成立还不到两年的部门,他们现在可以说唯一的工作就是管理大片属于朝廷的土地了。

最近几年朝挺收取的粮食越来越多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多。

接下来大理寺、都察院、太仆寺、通政院一一进行描述。

其他几个倒是乏善可陈,这之中太仆寺的情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太仆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又成了一个肥差啊。

太仆寺原本就是掌控大明马政之事,在万历中期之前,太仆寺经过做马匹生意,从和蒙古人的互市中购买马匹,再高价卖出。

历经两百年的积累,到了万历年间,太仆寺的仓库里积累的白银数量就将近千万两白银。

然而在这之后,朝廷却不停从太仆寺抽取白银,毕竟那段时间朝中大事频发,朝廷的税收根本就难以支撑。

几十年下来,太仆寺积攒的银子早就被掏空了。

只是众人没有想到,短短数年之间,太仆寺就彻底翻身了。

没听他们说吗?在新收复的河套、漠南、青海再加上辽东的辽河套地区太仆寺已经建立了四座规模巨大的马场。

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现在的太仆寺四座马场加起来的战马数目竟然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匹,这个数目真的不算少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数目还在扩张。

虽然这些马场中的阴山马场、辽河套马场是军马场,大部分的马匹都属于五军都督府,但这里面总有一部分不适合作战马。

还有漠南马场、青海马场更是完全属于太仆寺,这里驯养马匹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耐力,最终这里的马匹将会卖给大明的商人们,成为脚力。

现在随着水泥官道已经延伸到四面八方,四轮马车也已经彻底在大明推广开来,马匹的需求量自然而言的大规模增长。

崇祯三年普通马匹的价格已经是崇祯元年的两倍之多。

这个时候整个大明都几乎为马匹而疯狂,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若是自己有一个小小的马场,那自己就发大财了。

恰好这个时候大明收复了漠南草原,设立了漠南、河套两省,谁不知道这里有着肥沃的草场,很多有权有势的商人都想尽一切办法来到这里,买上一大片草场,养上一批马匹、耕牛,就等着大赚一笔。

而这个时候太仆寺的优势就彻底表现出来了,崇祯三年,太仆寺直接拿出了五万匹马,给暴涨的马匹价格泼了一盆凉水,太仆寺自己也赚的盆满钚满。

然而五万匹马远远没有满足大明那仿佛无底洞一般的需求,接下来数年,不仅是每年放出一批马的太仆寺赚了许多,那些参与到养马生意的商人也赚了许多。

到了崇祯六年,大明马匹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不少,仅仅比崇祯元年价格多了三成。

现在的太仆寺每年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两白银,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到此,大明一众文臣中都已经讲述结束,众人将目光看向前方的那三位内阁大学士。

内阁收复黄立极开口了。

“皇上初登基,就敏锐的看出了大明存在的诸多问题,或者说那个时候大明已经是病入膏肓。

但是皇上不同凡响,经过六年时间,大明各地已经是焕然一新。

……

六年来,大明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灾害,干旱、地震、洪水等等,尤其是持续数年之久的旱灾,绵延北方数省,数千万黎民百姓陷入灾厄之中。

为了拯救黎民百姓,朝廷大开府库,花费了巨量的粮食、白银,六年来拯救了无数百姓。

为了彻底解决百姓被灾厄,朝廷定下了移民之策,当时有不少人是反对的,为何,自古以来移民就是极为艰辛的,是苦难的。

但是在皇上的指导下,在我等的努力下,一切都变了。

六年时间,朝廷从陕西移二百三十万,山西七十万,河南九十万,山东一百一十万,北直隶八十万,再加上辽东原难民六十万。”

整个北方大明一共移民六百八十万人,这些人中移民河套有近两百万人,漠南一百五十万人,东北黑龙江一百五十万人人,甘肃六十万人,青海四十万人,再加上大员的数十万人。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灾情中,大明死亡的百姓刚刚超过五十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之前土地就贫瘠异常而人口众多的陕北数府之地,人口已经减少了九成,整个延安府移民人数就打到了五十万人。”

听到这里,有几人已经是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太对,之前的陕西的人口也不到五百万吧,这就移民了一半,虽然陕北距离河套很近,移民是在是太方便。

而且延安真的有这么多人吗?

他们总感觉这里面有些问题,可一时间又说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黄立极可不管他们,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同时朝廷付出的代价是庞大的,整个移民计划,朝廷投入的官员、军队数量多达数十万人。

六年时间,朝廷自身在这其中投入了近两千万两白银,粮食八千余万石,可以说郑大大明已经被掏空。

还有信达商行为这个移民发放的贷款更是超过了一万万两白银。

但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这六年间南方的移民数量较少,仅仅不到一百万人罢了。

………

朝廷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原因正是大明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吾皇力推新粮种,现在京师的稻米价格仅仅为崇祯元年的一半。其他的所谓杂粮,价格更是极低。

大明称得上是户户有余粮,近一年来,鲜少听闻饿死之事。

此上古未有之幸事啊。

……

六年间,朝廷新设湖南、甘肃、青海、河套、漠南、黑龙江、库页七省,开疆拓土数千里,大明武功何其雄壮!

……

经过不断的移民实边,可以说青海六省的新增土地已经牢牢的掌握在大明手里。

……

朝廷平定奢安之乱后,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六年后,成绩斐然,贵州、湖南土司一扫而空,四川广西土司十不存一,只有云南土司还是一个小麻烦。

朝廷将土司的土地分给原土司治下的小民之时,百万土司之民为皇上感恩戴德。

西南邸定。

……

辽东建奴皇太极在我皇的神机妙算治下,数次败北,我大明收复国土数百里,建奴元气大伤。

再也难成气候,如若笼中之犬,只能老老实实的等死罢了。

……

吾皇广开海禁,数年以来,市舶司已经颇具规模,来往商船众多,尤其广东之香港、南直隶之上海为甚。

而那之前和我大明敌对的西班牙、荷兰之流竟然为了能和我大明继续做生意而与我大明重归于好。

由此可见,开海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

随着黄立极的侃侃而谈,众人的目光却越来越诡异,黄立极你究竟要做什么?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你这怎么全篇都在拍马屁啊,你可是内阁首辅啊,面子不要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