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五十六章 会议(二)

重铸刚明 第五百五十六章 会议(二)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是礼部,礼部这几年最大的工作就是维持旧科举的正常举行,以及推动新科举的正常举办。

这一些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一点儿在座的众人都是了解的。

不过礼部尚书温体仁也提到了在科举举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新的情况出现,恐怕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那就是随着新型科举的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士子愿意去参加这种考试,提前数年乃至十数年进入大明官场。

然而或许诸位没有发现,崇祯五年的会试的报名人数比崇祯二年减少了几乎三成之多。

崇祯五年参加的士子中竟然没有一个超过三十岁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三十岁之上的举人们都去参加新式科举了。

据礼部观察,五年那次落榜的士子超过九成都参加了在会试之后举办的新科举,很少有人愿意再等三年了。

按这种情况,礼部估计,到崇祯八年,人数至少就会再减少三成。

这就意味着再过不了几年,参加会试的人数会降低到一个很低的地步。

也就是说,数年之后,这会试完全恐怕就没有必要再举办了。

对于这种情况,朝廷恐怕得做好准备了。”

听得温体仁这话,众人还是颇为惊讶的,这是他们似乎才想起来,自己最近是不是也对会试越来越不重视了?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竟然没有提前了解到。

要知道在之前会试那可是大明三年一次的大事情啊。

现在怎么会这样,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有人此时都陷入了沉思。

“温大人不必担忧,再过几年若是参加会试的人太少,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取消会试,之后全面推行新科举就足够了。”,周应秋轻轻一笑如此说道。

“这,这怎么…”,听得此话,温体仁大惊,条件反射般说出三个字后强自咽下剩下的几个字,他心中隐隐感觉,这或许就是皇上的目的。

皇上恐怕早就想要变革科举,只是为了不引起朝野的强烈反对,才另辟蹊径。但不管如何,皇上最终的目的必然是为了变革科举。

想到这里的温体仁连忙弥补道:“这种大事,现在倒也不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不少人深深看了一眼温体仁,他这话算是暂时平息了一场风波,当时周应秋开口时,已经有不少人脸色大变,准备起身反驳了。

这一切朱由检深深地看在眼里,看来这科举果然还是在朝野中影响甚大啊。

不过士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到时候你们不愿意放弃也只能放弃了。

礼部之后,轮到了兵部,因为五军都督府的重立和皇上的坚定支持,现在的兵部权力可以说是减少了许多。

现在可以说大明的军事全力已经被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给分了,现在双方的权力也已经划分的颇为明白。

兵部现在主要负责的就是军队的后勤工作。不管是粮食还是各种各样的军械都交给兵部,至于练兵打仗的工作已经全部交给了五军都督府。

同时五军都督府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文官出身。当然现在这些人已经不算是文官了,就连他们的官职体系已经全部是武官的了。

这里面的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这些人都是这样。

兵部的介绍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东西很多人是不太关心的,毕竟后勤这些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了解的。

但是五军都督府的人和朱由检是很重视的,一场战争,后勤才是最重要的。

听完这一部分后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这一方面兵部做的很不错,尤其是朱由检最重视的火器的生产以及改进。

六年时间,兵部下属的军械司一共生产的燧发枪已经超过了七万支,各种口径的火炮也已经超过了五千门,其中最重要的红夷大炮就将近一千五百门之多,这里面海军版本的红夷大炮就占了一半。

这个数目朱由检是满意的,正是兵部的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大明这几年才能连续取得多次大大小小的胜利,现在至少大明境内一片太平。

第二部分就重要得多了,尤其是在兵部自身的努力之下更是如此。

兵部目前还是掌握着一定的兵力,那就是每个布政司驻扎的一万维持治安、打击盗匪的兵力,全国加起来也有十几万的兵力。

虽然不算少,但和五军都督府手里掌握的四十余万精锐想比还是差太多了,不仅仅是现在精锐程度的差距,还有士兵粮饷的差距,更重要的还是这两部分军队的职责差距太大。

一个是打击大明的敌人,一个是打击盗匪。

朝廷这样的变革让兵部尚书李邦华在兵部内部受到了很多人心中不满,但不得不说李邦华是一个有手段的人。

他不仅仅将兵部内部将这种不满给压制下来,还让他们心服口服。

兵职改革后的五年时间,兵部对自己掌握的十七万军队严加管理。

(原两京十三省十五万人,加上湖南、甘肃各一万人,至于青海、河套、漠南三省每省暂时还没有组建守卫部队,现在那里的安全还是由五军都督府在当地的驻军负责。)

这些人原本就是当地卫所中的勉强算得上是精锐之人,自身自制力就颇强,在兵部的严格要求下,各地部队的实力也在快速增强。

同时在李邦华的争取下,围剿遍布全国的土匪、山贼的重任被兵部拿下。

十七万人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匪行动,连续数年下来,整个大明的盗贼数量大大减少,各地的治安水平可谓是大幅提高。

在李邦华的讲话声中,十七万大军的变化也显现在众人的脑海中。

“五年时间,兵部一共斩杀罪大恶极之山贼共三千九百五十八人,抓捕之将近二十万人!

其中有罪的十二万人被罚以徭役,在他们的帮助下,各地的官道的修建速度加快了不少。

现在五年过去了,他们大部分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或移民东北,现在仍然在各地受罚的原山贼已经不到一万人。

在受罚过程中,仅有不到百人丢掉性命。

现在臣已经可以说明,经过调查,各地打家劫舍的山贼几乎已经完全消失,官道上可以说是极为安全。”,说到这里时,李邦华极为骄傲。

对于李邦华的最后一句,朱由检自己却并不太同意。

兵部不是不努力,五年时间全国各地十七万人都投入其中,为了剿匪明军自身的伤亡也不小,前前后后加起来仅丢掉性命的明军士兵就超过了五千人,可谓是功勋卓著。

但是这所谓的山贼、盗匪的根本源头还是因为很多百姓都是吃不饱穿不暖,不得不走进大山成为山贼,而这若是解决不了,想要解决山贼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这个在中华大地盘踞了数千年之久的祸患要解决实在是太难了,在这个时代,只能通过移民来暂缓罢了。

或许只有那个团体才能将它真正解决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兵部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刑部,刑部的情况还好,刑部这几年的重点就是将刑部深入到地方之中。

这一点儿刑部和其他几部想比,他们要做的更多,也要深入的多,毕竟地方中数量众多的衙役、捕快皇帝都拨给了他们。

这就造成了刑部的事务大大增加,历时五年时间,他们总算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各地的衙役、捕快有了刑部的领导,他们的表现想比于之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办事更加高效、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所谓压迫百姓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唯一感到不开心的只能是地方上那些日常生活中作威作福的大家族、帮派了。

现在那些人已经不是他们可以简简单单拉拢的了,甚至为了政绩,这些官员还紧紧的盯着这些人。

现在的衙役、捕快都是大明的官员,他们只要好好干就可以在刑部这个体系中得到提拔。

变革完成后,刑部内要处理的案件增加了许多,地方上的治安也越来越好。

现在的刑部已经是大明八部门中官员最多的了。刑部的权力可谓是大大增加,刑部再也不是之前那若有若无的部门了。

刑部这几年一直在忙着审判,不管是朝廷抓捕的大量官员、商人还是兵部抓捕的山贼,都需要刑部参与其中。刑部可谓是繁忙至极,刑部一众官员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听完刑部尚书郑三俊的报告,众人都露出了大家都懂的笑容。

之后就轮到了工部,工部也是这几年变革中收获最大的部门了。

“近几年,工部重要的事情有两件。

其中之一就是官道、城池的修建,遍布全国的官道,新移民地区的城池在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六年时间,全国所有县以上的城池都已经通了水泥官道,这可谓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突破。工部一共修建了五十三座大小城池。

………

另外就是大规模的推广新型粮食作物,经过几年发展,数种新型粮食已经遍布整个大明,从黑龙江到吕宋,从大员到哈密,到处都是如此。

每年全国种植新作物的面积已经超过了两百万顷,超过了全国土地数目的四分之一。

……”

工部提到的情况可以说都是好消息。

税部提到的情况很多人都很感兴趣。

“崇祯五年,税部共征收税银共九百万两,其中农税有四百万两白银,各类商税共有五百万两白银。

其中市舶司收取三百万两白银,茶、铁等税收五十万两白银,从商人处收取白银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盐业收入约八百万两白银,少府各方面税收两百万两白银。

各地查抄所获折合约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共计两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崇祯五年一年,农税中朝廷共收取各类粮食合计约三千八百余万石。

粮食大幅度增长大部分原因是粮食产量增加,再加上朝廷允许,更多百姓这才愿意用粮食交税。

同时西南经过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朝廷收获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

朱由检点点头,又开口问道:“毕大人,刚刚说的崇祯五年朝廷支出多少?”

毕自严连忙回道:“皇上,去年朝廷一共支出白银四千两百万两,粮食五千一百万石。”

“这么说,现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很严重啊。”

“皇上,确实是如此。

崇祯五年,,我大明收入的粮食共计四千五百万石左右。

除了农税,大约五百万石都出自大员、黑龙江、漠南、河套等地区。

剩下的两百万石粮食是朝廷出钱购买的。

至于白银,少的那近两千万两白银都是皇上从内帑中调拨的。”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神色沉重,这算是今日最大的一个坏消息了,直接将大明财政的遮羞布给掀开了。

“朕知道了,此事暂且放下,继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