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九十一章 北直隶的人口、土地数据出来了!!

地方上反抗能力大幅度减少自然也引起了大明朝廷官员的注意,尤其是负责此事的黄立极和大明皇帝朱由检。

黄立极自然是抓住机会尽快推进人口、土地清查!

朱由检通过锦衣卫和户部的情况倒是了解的也是相当清楚。

从崇祯九年正月底,南阳情况彻底传遍天下后,北方的各地士绅可以说是相当配合,有相当一部分还是颇为配合的。

三月份,朱由检从田尔耕的奏折中知道清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地召见黄立极,让他准备一下,给自己汇报一下朝廷清查工作持续整整一年时间的进展。

三月二十五日,经过数日的准备,黄立极颇为自信大踏步离开文华殿,走向乾清宫。

走在前往乾清宫的道路上,黄立极确实有些五味杂陈。

最近这两个月可是他在着一年时间中最高兴的两个月了。

要知道自从崇祯六年年底自己主动上奏清查田亩、人口之后,已经六十五岁的他开始承担起这项重任。

当初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已经花甲之年的自己竟然还会担任如此之重任,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年少时的志向,为心中理想国的实现进行最后的冲锋,即便是前方的阻力极为强大!

事情推进中遇到的事情和他预料中会遇到的阻力倒是相差不大。

不说偌大的北直隶,即便是在朝廷控制力最强的顺天府周围都需要到相当的阻力,那些士绅根本就不愿意放弃这些特权,明年上他们不敢做什么,暗地里倒是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幸亏自己意志足够坚定,皇帝也给予自己坚定的支持,还有做题目们的“积极”配合。

经过自己的种种手段,一一打破这些阻力,顺天府的工作终于在经过数月的停滞后快速推进。

之后在北直隶更是在朝廷快速平定三府叛乱之后才真正得到推动。

一年时间忙过来,他终于对清查工作顺利完成有了足够的信心,只要朝廷能够继续这样推动下去,必然功成!

待内侍进入乾清宫请命后,黄立极这才缓缓走入大殿。

“臣内阁首辅黄立极参见皇上!”

“免礼,给黄爱卿赐座!”

“谢皇上!”

……

朱由检见黄立极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朱由检心中倒是满意,他还希望这位和他很是配合的内阁首辅多撑个几年呢,黄立极可快七十岁了。

“黄爱卿,从八年三月清查工作正式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一年有余,今日召爱卿前来就是为了此事,朕想听听进展如何。”

“经过数日的准备,臣已经准备好了。”

“好,那你就开始吧,朕听着。”

“皇上,崇祯七年十一月,臣向皇上提出全国藏匿人口、土地之风盛行。

若像我大明彻底中兴,朝廷必然需要清楚了解大明所有的人口、土地数量,于是臣提出希望朝廷花大力气彻查全国土地人口。

幸我大明圣天子在位,力排众议,支持臣的上书。

自得到皇上的授权后,臣就经过三个月的准备,这三个月时间朝廷对这项政策进行了广泛讲解,尤其是对朝廷的众官员进行了教育,组织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官员。

待准备工作准备完毕,臣首先安排三百余人于崇祯八年三月正式开始对顺天府的清查。

顺天府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皇室、勋贵的土地,在皇上的带头下、众勋贵的配合下进展的还算是相当顺利。

那些原本准备负隅顽抗的士绅见到勋贵的动作后也只能是暗地里反抗,在朝廷的压力下,他们很快就屈服了。

在顺天府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相当一批官员得到锻炼,臣立即将这批官员调往北直隶,北直隶的清查工作同时召开。

然而事情比臣想象中的更困难,各地明里暗里的抵抗络绎不绝,甚至有一支朝廷的丈量队伍被杀害于太行山麓,河南、北直隶三府更是直接出现了叛乱。

一时间朝野动荡,幸皇上您对臣鼎力支持!臣才能在朝廷迅速镇压叛乱后,趁着北直隶士绅受到震慑之际,极为迅速的在北直隶推进工作。

在崇祯八年年底南阳叛乱平定后,臣开始将清查工作推广到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北方五省。

到今年二月初,北直隶的人口、土地清查已经清查、统计完毕。

臣已经将数据带过来了。”

说到这里黄立极偷偷看了一样正认真听他讲话的皇帝,这才略显沉重的开口道:

“北直隶九府两直隶州共有1375485万户,8569273万人,户均6.23人,比天启六年增加了六十八万户,四百余万人。

耕地数目为九十三万顷,即9385万亩,比天启六年的八十六万顷增加了九万顷耕地。比洪武二十四年的五十二万顷增加了的四十一万顷。”

说到这里,黄立极连忙递上袖中的奏折。

朱由检伸手接过奏折打开详细看了一遍,这才开口说道:“黄爱卿辛苦了,之前朝堂上诸位臣僚都认为我大明在册的人口数量有极大的差距,在民间必然有大量的人口隐匿。

现在从这北直隶的情况看情况确实是颇为严重啊,要知道天启六年的数据北直隶人口才四百余万人,现在几乎是增加了一倍有余啊。”

“皇上圣明,这个人口数量还是这八年时间北直隶有近百万人口移民漠南、黑河的情况下,若是加上这百万人口,北直隶地方上几乎是隐藏了六成的人口。

若是按照这个比例,我大明的实际人口绝不仅仅是天启六年统计的5165万人,必然会超过一亿人啊!

如此众多之人口,中华历史上闻所未闻,此乃千古盛世!臣贺喜皇上!”

“哈哈,黄爱卿怎么也学会这一手了,无论如何,黄爱卿你当为首功啊!”

黄立极大喜,自己的目的不就是我这一点儿吗?

“臣不敢!”

“不过,黄爱卿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啊,从这北直隶的数据上看,朕就知道,我大明的这些官员、士绅们究竟是怎么欺上瞒下的。

不过从这土地数目上看,我大明之前统计的数据倒是相差不大,偌大的北直隶也不过是相差了九万顷。”

“皇上息怒!”,虽然皇上的语气非常平静,可黄立极还是敏锐的感受到皇帝心中的愤怒,九万顷少吗?不少啊,这可是九百万亩啊!

“起来吧,这都是你的功劳,是有些人对不起朝廷罢了。”

“朕这段时间详细的查看了之前我大明统计的田亩数量,发现正是因为当年张文忠公当年不畏权贵的清查田亩,直接清查出了1.55亿亩隐藏起来土地,真是功莫大焉啊,是我大明皇室对不起他。”

“皇上言重了,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在皇上对张文忠公褒奖有加,想必张文忠公天上有知,定然会对皇上感激涕零。”

“希望如此吧。

仅仅北直隶人口隐藏了六成,土地隐藏了一成,如此算下来,我大明的人口数量定然在一亿人以上,土地应该超过八亿亩。

想比于洪武二十四年的数据,我大明承平两百余年,人口应该是翻倍,土地同样是翻倍增加,这个数据看起来才稍微可信一点儿。

但黄爱卿你要知道,这种隐匿在南方必然更加严重,黄爱卿你的任务还很重,万万不可懈怠。”

“请皇上放心,臣定然不辜负皇上的厚爱。”

“黄爱卿你是朕肱股之臣,朕希望你能和朕站在一起。”朱由检向正要行礼的黄立极挥挥手。

朱由检略一沉吟,很是平静的说道:“朕想告诉你,此次田亩、人口普查后,朕想要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

顾名思义,从今以后朝廷收税只按照土地的数目收税,种地的百姓只需要缴纳土地的税,其他的税他们都不用交了。

官绅一体纳粮就是从今以后天下所有土地都要纳税,无论这些耕地都属于谁。

爱卿以为如何?”

黄立极心中大惊失色,虽然他对于此事已经有所准备,毕竟从皇帝登基以来皇帝的所作所为都昭示未来,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如此直接,简直就是一步到位。

此事若是功成,大明必将宇内无敌,朱氏再享国祚两百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感受着皇帝一直看着他那平静而又坚定的目光,黄立极也渐渐平静下来,自己早已经是皇上的冲锋队了,现在自然是没有退路了,更何况一旦功成自己就是大明千秋第一功臣。

“皇上圣明,可谓是未雨绸缪,现在朝廷的税收完全比不上每年的支出,每年还需要皇上的填补。

虽然经过皇上的税收变革,大明的盐税去年已经达到五百余万两,已经达到了永乐年间的一半。

农税更是达到了两千八百万石粮食已经接近永乐年间的三千万石。

随着去年和西夷荷兰、大弗朗机达成和议,和西夷数国的贸易越来越兴旺,广州、泉州、宁波、松江、登州、天津、海参崴等地愈发兴旺,崇祯八年市舶司收取的税收更是达到了六百万两。

全国各地的漕关、水泥大道的水路费也超过了五百万两。尤其是从去年开始针对商人利用水泥大路运输货物而全面征收路费仅仅半年就有四百万两白银!

茶税……

……

崇祯八年全国共征税将近两千万两白银、三千万石粮食,这已经是开国以来的最高。

据税部估计今年朝廷的税收必然再破新高。

然而即便是如此朝廷的支出仍然是入不敷出。

经过变革的六十余万朝廷精锐军队每年的粮饷、训练、枪械的支出就需要一千万两白银,三百万石的粮食,其中尤其是枪械、火炮的铸造花费太大。

地方上灾害频繁,赈灾、各地的移民支出一千五百万石的粮食、五百万两白银。

支撑满桂和林丹汗联军的西征、黑河地区的巩固、开拓以及和建奴不断地冲突共支出三百万两白银、五百万石粮食。

官员、勋贵、宗室粮饷共发放一百万两白银,八百万石粮食。

工部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和水泥道路共花费粮食五百万石,白银三百万两。

其余各项支出共计粮食三百万石,白银两百万两。

用支出达到了白银一千四百万两,粮食三千九百万石。

去年皇上您通过内承运库向朝廷转移了九百万两白银,而这还是最近几年最少得一次了,而据臣所知内承运库的银子也不多了。

即便是臣动作再快,全国的人口、土地清查还需要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朝廷的税收定然是不够的,还不断需要内承运库的支持!

由此朝廷的税收也必须改变的,臣定然会全力支持!”说完黄立极郑重的跪在地上,以表示自己的真诚。

“好,黄爱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希望朕和爱卿早日看到大明真正中兴的那一天。”

…………

直到黄立极大踏步、一脸自信的离开乾清宫后,朱由检这才收回自己的目光,再次打开手中的奏折。

此次北直隶的耕地数据让他颇为惊讶,现在看来当年的张居正真是一个能人啊,能够将大明的田地数据调查到如此程度,确实是极不简单了。

只是可惜万历皇帝这个憨憨了,你说你就算搬倒了张党,你也不能废除他的政策啊,真是蠢。

朱由检看着手中奏折最后几行字脸色有些不好看,人口数目隐匿情况可以说完全在他的意见之内,可是眼前这属于众勋贵的土地让他吃惊不小。

整个北直隶九十六万顷的土地有二十万顷都属于京城的这些勋贵,还有八万顷是皇庄,挂在有功名可以免税文人名下的也有三十万顷。

可以说在崇祯朝之前,只有三十八顷,只有总耕地数目的不到四成的土地老老实实缴税了。

北直隶是这样,全国各省和北直隶其实也差不多,要知道地方上虽然没有勋贵可是他们却有地方上谁都惹不起的宗室。

洪武二十四年的统计数据朱由检绝对是相信的,现在的大明人口、土地想比于洪武二十四年都提高了一倍有余。

在古代的情况下两百年的时间大明的人口、土地至少翻一番还是可以接受的。

再看到勋贵、士绅占据的土地比例中,朱由检可以确定,北直隶的数据真实率还是不低的!

看来黄立极这一年做的挺不错,是一名值得朱由检支持的首辅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