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征

重铸刚明 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征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检刚准备开始查看今天今天的奏折,田尔耕就急急忙忙来到了乾清宫。

“昨日皇上您离开户部衙门后,李大人和许大人又商议一番后才各自离开,李大人直接去了大学士郭大人的府邸,一直待了近一个时辰,李大人才告辞离开。

两人一直在书房交谈,

臣并不清楚两人交谈的内容,请皇上责罚。”

“无碍,让他们去吧,只要不影响朝廷的运作就没问题。

许显纯呢?他应该也不老实吧。”

田尔耕心中一跳,连忙道:“皇上,许显纯昨日去了大学士周大人的府邸。”

“没想到啊,

这苦心孤诣经营出来的大明朝廷现在竟然还分成了三派,

亏朕之前还以为大明朝廷已经是同心同力了,

没想到啊!

只能说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请皇上息怒!”,战战兢兢的田尔耕连忙跪倒在地,皇上的于党争的厌恶可谓是人尽皆知了,现在他只希望皇帝不要大动干戈。

他仅仅是个锦衣卫指挥使,不能去劝谏皇帝,他做的应该是听从皇帝的一切命令!

自从去年锦衣卫查到朝中这些的大明重臣隐隐约约分为三派后,而得知消息的皇帝又非常平静,这让他心中更是担忧,一旦皇帝雷霆之怒,大明又要动荡起来了。

这许显纯和李若星也太不懂事了,皇上刚找你们谈事,你们就直接将此事说出去,真是,胆大妄为。

对于田尔耕的想法,朱由检没有太在意,

他现在对于这件事心里是真的有点儿愤怒。

虽然他早就对此有所准备,毕竟诺大一个朝廷,怎么可能没有派别。

之前他朱由检还以为自己很有本事,短短数年,

大明一改之前的风雨飘渺,一片中兴之像,说实话他还是非常自傲的。

自己从数百年之后而来,到来之后就下定决心为了留住汉人衣冠、免受建奴对汉人的大屠杀,以免改朝换代的数千万人的死亡,为了免受后世的百年屈辱。

自己这个后世刚刚出大学,彻底就用不再读书的人不得不再次拿出书籍,原来的朱由检水平并不高,朱由检还需要对大明两百多年的政策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不然那些臣子的奏折朱由检都看不懂,每天读书的时间竟然将近三个时辰。

现在想想当初那几年过的实在是颇为艰难,简直是快要了自己的老命,不知有几次朱由检都想自我放弃,在古代仅仅想要看懂臣子的奏折竟然会如此难。

最终经过好几年的学习、读书,经历十年的奋斗,现在大明总算是拜托了走下坡路,有一副中兴的样子。对于这些朱由检是颇为骄傲的,自己能力还是不错的。

同时朱由检对现在朝中的重臣还是颇为满意的,

可现在别人却告诉他,这些自己信任的重臣们却在拉帮结派。

“哎!”,朱由检长叹一声,“罢了,昨日的事不用在意,对于这些臣子该有的探查还是不能停,记住一定要保密!”

听到此话,田尔耕长松了一口气,皇帝不愧为大明圣君,“吾皇圣明!”

朱由检并没有像田尔耕想的那样,很快朱由检就放松起来了,有的斗也好,只要斗而不破,有底线都问题不大,若是不斗自己恐怕睡觉也不能安心了。

朱由检也拿起手中茶水喝起了茶水,不过,当上了皇帝他这些口腹之欲倒是得到了满足,像这些顶级茶水,他以前也就是听个名字,现在就不一样了。

此时正是一天的上午时分,京城也是最热闹的时候,京城西边的阜成门正是西山煤炭运送到京城的必经之路,西山到京城的水泥官道的终点正是阜成门。

这之后的阜成门更加的繁华,每天大量的人、物资进进出出。

就在这时城门外突然吵嚷起来,“快,快让开,是八百里加急!”

对于这种事情作为京城百姓都见多了,众人丝毫没有慌乱将官道中央的部分空了出来。

很快一匹快马飞奔而来。

“来了来了!”

“咦,竟然是朝廷的军士,这是哪里又要打仗了?也不知道我家孩子有没有在其中。”

“你傻啊,你没看那旗子的颜色吗,朝廷这是又打胜仗了,你孩子要参加的话这次回来最少不带回来个百两银子,要是运气好以后回乡当个小官也好啊。

不得不说本朝当真是武德充沛啊!”

“那倒是肯定是打胜仗了,自从圣上登基之后,朝廷军队什么时候打过败仗了。

以往京城那天天吊儿郎当的丘八不都没了,现在那一个个军士真是精神啊。我儿子在里面待了几年现在可壮的很呢。

不过这个时候西边也没有战事啊?”

“你忘了?西域可一直在打仗呢,去年就在有一次捷报!”

……

那军士一路飞驰,进入京城,京城的巡逻捕快早就把前方道路疏通,很快军士一路飞驰到五军都督府衙门。

下马后,军士才举起军报高声喊道:“西域大捷!”

很快,孙承宗和卢象升慌慌张张的冲出衙门。

“将军,西域大胜!”

带着军报的孙承宗连忙拉住卢象升的衣袖,“快快,我们进宫!”,一路上孙承宗速度极快,像年轻了十几岁。

皇宫,见两人如此急切,朱由检连忙扶住孙承宗,这位可年纪不小了。

“两位将军,这是有何喜事?哪里的军报?”

“皇上,西域大胜,臣虽然还不知具体场景,但想来叶尔羌日子不太好过了。”,孙承宗颤抖的手紧紧抓住扶着他的皇帝。

“好,好啊,,快,让朕看看满桂的军报,这场仗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西域实在是太远了,联系还是不太方便。”

朱由检接过这份跨越万里送达京城的西域军报。

…………

时间回到崇祯七年,甘肃省哈密府哈密城,自从崇祯五年朝廷收复哈密后,大明击败了驻守在这里的叶尔羌人,面对强势的大明,叶尔羌根本就没有胆量反击,仅仅是加固了土鲁番的防御,至此大明彻底掌控了哈密。

大明收复了这座大明丢失近百年的城池,朝廷正式在哈密设府县,满桂的西域2总督府也从张掖府迁移到了哈密。

之后大明西域总督满桂带领着明军两万人、林丹汗带来的察哈尔残兵三万人,妇孺、儿童等老弱五万人在哈密开展了建设。

同时朝廷从陕西、甘肃迁移百姓两万户抵达哈密城。

少府同时在哈密设立了一处水泥厂,大规模的生产,为西北的建设提供水泥。

之前逃往西北的林丹汗面对西北明军的包围,彻底没了之前的傲气,老老实实的和大明合作击败了盘踞在青海的鞑靼土默特部,作为投名状,得以获得大明的册封,大明顺义侯。

这之后察哈尔部保存的牧民全部被大明编户齐民,统一安置在哈密府、甘肃两地,林丹汗的残兵也经过淘汰老弱,整编后只剩下一万五千精锐骑兵。

哈密府也暂时归甘肃巡抚管辖,而担任甘肃巡抚的是朱由检特意挑选的万历年进士成基命也绝对是一个能用做事的臣子。

在布置了魏忠贤后,朝廷起复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员,这位成基命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成基命也没有辜负朱由检的信任,经过成基命等大明甘肃官员的努力,到崇祯七年,他已经担任甘肃巡抚七年时间了,西北可谓是发生了大变。

尤其是甘肃这个大明新设置的行省,这七年时间朝廷从陕西向甘肃迁移众多无地百姓、灾民,安置在宁夏平原、原甘肃都司地区、湟水谷地、青海湖沿岸地区。

这些地方百姓安置皆是沿着高山流水分布,在旱灾频繁时节绝对属于是宝地了。

七年时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朝廷又新建了青海省,西北三省三地共新开垦土地多达六百万亩、安置移民百万人。

就连哈密也已经是大明的沃土,开垦土地多达三十万亩,再加上这几年朝廷新设置的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大发展,西北两省三地的产出的粮食就足够供给这三万五千人骑兵所用。

七年时间,西北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对于征西总督征西伯满桂、征西副总督顺义侯林丹汗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什么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收复西域,这可是真正的千秋之功。

在满桂的心中,他就想着凭借着此功把现在这伯爵变成世袭的,即便是按照朝廷新的袭爵政策,那也比现在强得多啊。

可惜虽然他已经向皇帝多次请战,皇帝却一直不同意,甚至在崇祯六年他还专门去了一趟京城,毕竟叶尔羌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土鲁番一带一直在修建各种守卫措施,好说歹说之下,皇帝才松口西北官道修建成功就是他们西征之时。

于是回到哈密的满桂将除了训练军队外的精力都放在协助甘肃地方衙门修路了。

终于在崇祯八年四月十五,这条从西安连接兰州、穿过河西走廊、经过哈密城,一直到大明控制的最西方的水泥大道终于建成了!

这条道路全长四千余里,最窄处的宽度都超过三丈,修建时间长达八年,长年雇佣百姓人数都在五万人以上,花费的各种物资折合白银超过了七百万两白银!

至今满桂还记得之前他站在祁连山上看到山下这条大道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将整个大明都连接起来,实在是太壮观了,满桂忍不住惊叹,或许整个天下只有大明才能建成这样的奇迹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不在意这个了,道路建成之前一个月他就下达了各项命令,开始了各项准备,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开始向哈密城集结。

战争所需要的物资这几年满桂每天都在做着准备,现在已经是极为充足,战争持续两年也没有丝毫问题。

于是道路修成的那一天,大军就已经完全准备好,就等待着满桂的一声令下了,满桂就召集诸将,按照之前早已经制定好的政策下达了命令。

“此次我军出征后哈密由甘肃调守卫部队驻守哈密,之后哈密所有政务将全部交给甘肃方面,后勤同样由甘肃巡抚全权负责运输。

西征军队出动全军共三万五千军,其中骑兵一万五千,步兵两万人,按照之前定下的章程,本督将亲自带领大军出击,再做的诸位一个也不能少,出征日期就定在明日,可有问题?”

“没有!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好,明日出征,此战不收回西域绝不撤兵!”

……

当天晚上,收到消息的大军可谓是全军沸腾,自从两年前,他们来到哈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西征,这两年,他们拼尽全力去训练是为了杀敌,去开垦土地种出粮食,修筑道路为了运输战争物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现在这一天终于到了!

这天晚上很多人都是彻夜难眠!

第二天,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哈密城城外开阔的原野上,西征大军都准备好了,满桂脸色肃穆的登上高台,看着下方整整齐齐的将士们,数万名将士站在这晨光中,身上的战甲、手中的钢枪闪烁着光亮!

看着紧紧窝着长枪的将士们,喷薄着高昂士气,满桂那是意气博发,这支军队是他见过的最强的军队,其徐如林其疾如风,此战必胜。

两年时间所有军士都明白了今天自己是要去干什么,有什么意义,作为沙场宿将的满桂很清楚这个时候已经已经不用说什么了。

满桂拔出腰间的大刀,高声喝道:“万胜!”

“万胜!”

“万胜!”

众粮食齐声高呼,大地为之震颤。

“出征!”

林丹汗带领的五千骑兵先锋随机冲了出去,像一条长龙向西方疾驰而去。

很快中军由满桂亲自带领由两万步兵和一千骑兵组成的中军带着第一批的粮食火炮、箭矢、子弹也沿着眼前蜿蜒至远方的水泥官道向西而去。

后军由四千骑兵组成,紧随其后。再之后就是由数万精壮组成的后勤部队。他们将在接下来源源不断为西征大军提供各种物资?

不远处一直观察着城外大军的哈密城内百姓更是与有荣焉,心中猛的生出一股豪气。这就是我大明的军队!

此战必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