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二十五章 朝议商税

重铸刚明 第六百二十五章 朝议商税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李若星并不太清楚,这段时间朱由检的压力也不算小,大明的官场上对于商税之事反对的力量仍然不小,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朱由检就收到了近百份关于商税的奏折。

唯一让朱由检感到满意的是近八成的上书都是认真的讨论商税变革的利弊,并没有崇祯之前的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

但即便是仅剩下两成奏折是不分是非的给商人求情,还有的大言不惭劝朕废除少府,不要与民争利,还那少府和万历的矿监相提并论。

这连朱由检自己都不得不感叹,即便是经过朕这近十年对官商勾结持续不断的打击,商人们在官场上的势力仍然不小。

这也是没有办法,虽然大明有所谓的商籍这样的贱籍,但是随着大明中央权力的逐渐衰弱,大明的商人们开始拿出大量的银子资助读书人,待他们中了进士就成了商贾利益的代言人。

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努力,商人的势力在大明官场上已经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而在朱由检登基后,经过对晋商等与建奴走私商贾、海贸走私商贾、私盐贩卖商贾的大规模打击,大明的顶级商人群体可谓是十不存一。

而新出现的商贾还尚且做不到把手伸进朝廷之中。

这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形势,不然这商税之事必然是麻烦至极,要知道之前大明皇帝想征收商税只能通过太监来做。

现在经过朕十年的努力,大明的情况总算是为之一变。

……

而对于那些到现在还不知所谓的官员,朱由检连生气都不会生气,朱由检随意命令锦衣卫对这不知所谓的十五名官员进行调查。

很快这些官员收受贿赂的证据送到了朱由检的御案之上。

现在已经是崇祯九年了,这个时候还看不出形势的官员不是大明需要的官员。

盛怒之下的朱由检直接下令量这些官员论罪惩处!

此事顿时在大明官场引起不小的波澜,虽然皇帝的惩处理由是这些人贪赃枉法、无所事事,但这种敏感的时刻所有人都知道这里面究竟蕴藏了什么,尤其是皇帝本人对于商税的态度。

对于商税之事,朱由检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心,这一点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大明的朝臣们明白皇帝态度非常之坚定。

六月十七,在例行上班时间,朱由检就见到了御案上那本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奏折,这些正是温体仁等人的上书。

待认真读完,朱由检也漏出笑容,这几位也是支持改革商税的,但却认为税部拟定的商税细则税收实在过高。

面带笑容的朱由检轻轻摇了摇头,轻声低喃道“温体仁这几个老头子总算是没有让朕失望,不然就不要怪朕不留情面了。”

随着温体仁等温和反对派的如此行事,朝堂上对于此事的阻力顿时大大减弱,对于这一点儿掌控全局的朱由检自然是了解的很清楚。

“王承恩,你觉得现在是开朝会决定此事的时机吗?”朱由检饶有兴趣的开口道。

旁边静静站着努力让自己不引皇上注意的王承恩顿时心头一震。

王承恩连忙下拜,“皇上,此等朝廷大事岂是臣可以多嘴的。”

王承恩太清楚这位皇上的性格了自己这位皇上啊,表面上对我等宦官非常重视,给予了极大的权力,但事实上咱们这位皇上啊那是太有主意了。”

听得此话,朱由检心中轻笑,这王承恩确实是个聪明人,跟在自己身边十数年,现在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竟然还如此的小心翼翼,当真是难得至极。

“无碍,你也是朕身边的老人了,何必还如此,但说无妨!”

“皇上,臣认为现在国库艰难,皇上的内承运库银两也消耗极快,此商税事当全力推进,且要快!”,听得此话,王承恩坚定开口。

朱由检点点头,“王承恩,你去传旨,明日在武英殿朕要召开朝会商议此商税事。”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朱由检也不犹豫了。王承恩说的不错,对于这些事,确实是需要快,现随着考成法的全力推行,地方上的吏治已经大为好转,再加上这专业的税部,此事一旦在中央通过,地方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再阻挡此事了。

……

六月十八,武英殿,内阁诸大学士,各部尚书,六科等大明中枢重臣齐聚于此。

朱由检一身常服大踏步走入武英殿,一番行礼后议事正式开始。

对这一程序,朱由检万已经是轻车熟路,“诸位爱卿,数日前,李爱卿上书《商税征收细则》,朕也已经将此奏折发放给诸位爱卿,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详读,今日我等就商议此事,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

黄立极首辅现还在南直隶主持清丈田亩事,周爱卿身为次辅,今日议事由你主持。”

周应秋连忙起身应是。

对于此商税事,在做的都是朝堂重臣自然很清楚现在朝廷面临的财政危机,很快就达成共识。

商税必然是要征收的,但对于征收的细节众人还是有不小的争论。

现在经过一番争论,以大学士郭允厚、毕自严、李若星为首的支持此商税细则,另外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刑部尚书郑三俊为主则是认为征收比例过高,当降低以示朝廷仁爱之心。

见众人有些僵持不下,特别是在听到又有人说所谓的与民争利,作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完全忍不住了,其大声喝道“哼!依本官看,税部拟定的此份细则极好,臣身为户部尚书,对于大明商事的了解还是颇为详细,

税部认为年收入低于五十两的小家小户,不再征收商税,这正是提现皇上的爱民之心,那些小农之家趁农闲之时售卖的纺织品不过刚刚贴补家用,朝廷怎能向他们征收这点儿可怜的税赋?

之后税收比例随着商人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不正是提体现我大明重农抑商的国策?

何来的与民争利?简直是愚不可及!

陛下,臣弹劾礼部左侍郎周道登,此人口口声声与民争利,仅仅为一己私利,却一直反对朝廷商税大政,据臣所知,我大明的周大人的周家在江南老家那可是少有的大族,祖祖辈辈经商百余载,现在又借助大明开海一事,周家更是膨胀的厉害。

现在这周家每年的收入有数十万两纹银。

周道登平日里并不怎么表达自己意见,大多数时候都是老老实实做事,最近一个月却是在朝野各处不断表示朝廷这是在与民争利。

臣认为真是那朝廷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今日更是在皇上面前大放厥词,臣请彻查周道登!”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看向后面早已经是面色苍白至极的老大人周道登。

此时的周道登心中已经是慌乱至极,根本就不知该如何反驳,“这可如此是好啊,我周家的情况根本就无法隐藏,更何况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家族更是天下有数十个商贾来找寻自己让自己出一份力。

我本想着自己本已经年纪不小,这次又能够收上五十余万两纹银,何不趁着这次机会奋力一搏,为家族为自己搏上一搏。

现在看来自己这是大错特错了啊,从天启年间自己又装疯卖傻,没想到,装傻十数年,现在算是彻底栽了。”

众人见这周道登面色苍白,但却是丝毫不开口,众人皆是心中明悟,看来毕自严所说的话恐怕就是真的了。

朱由检也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周道登,心中开始沉吟这位周道登家中的情况真很清楚,算是南直隶一家规模颇大的商贾了,但是因为这周道登行事木讷,是一个极好的执行者,朕才将此人留在朝堂。

现在看来,此人是留不得了。

其实朱由检对历史了解还是不太够,他并不知道历史上这位周道登可是当上了崇祯朝的内阁大学士,由于魏忠贤的存在,装傻数年以致最终真的呆傻了,是大名鼎鼎的愚蠢阁老。

心中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朱由检也冷然道“周道登,你可有何话说?”

听到此话,包括周道登在内的众人都明白,周道登完了。

周道登自己也是心灰意冷,颓然的瘫倒在地,自己这次真是做错了。

“好啊,简直是岂有此理,如此明目张胆,用朝廷大政为家族谋取私利。

来人,将此人压下去,由三司会审,给朕查个清楚,绝对不能放过一人!”

见盛怒之下的皇帝如此行事,也没有人这个时候给皇上添不痛快。

待周道登被压下去,大殿中众人再次开始议事,经过此事,商税的征收税率算是确定下来。

已经升任礼部右施郎的刘宗周“皇上,臣认为对商贾征收商税是应有之义。

只是这为何官道也要对过路的商贾收取银钱?而且要收取的价格更是极高,一辆标准四轮马车每行百里竟然要收取百文钱,臣实在是难以理解,如此高收税的情况下,还会有人行形式官道否?

臣请税部李尚书为臣解惑。”

听得此话,众人神色一震,此事确实离谱,古来未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