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征商税!

重铸刚明 第六百二十六章 征商税!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李爱卿,对此事,朕也有些疑惑,你就给朕和诸位爱卿解释一番吧,让朕和诸位爱卿对此多多了解,知道这里面究竟有道理?!”

李若星顿时起身,心中吐槽道皇上你怎么会不知道,臣这不是都按照皇上您的要求做份啊?不过皇上现在确实是一位成熟的帝王了。

李若星躬身向朱由检行礼后,这才缓缓开口道“此事臣和内阁郭大学士、户部毕尚书已经有详细讨论。

诸位大人或许并不清楚,朝廷现在修筑的新式官道究竟花费了多少钱粮?”

“这官道修缮不是以工代赈,花费都是朝廷的赈灾粮食吗?最近朝廷的粮食越来越多,就连北方缺粮的京城粮价也不过每石三钱银子。

想来应该花费不多。”

听到此话,毕自严起身开口道“此事就由臣来说吧,从崇祯元年朝廷开始修筑京城内街道开始,朝廷大规模修建新式官道已经有十年时间。

这十年里我大明多灾多难,为了救助数量众多的灾民,我大明境外开始大规模的新式官道修筑。

使用的都是灾民,并不是征发徭役,朝廷以工代赈,每年都要支出大量的粮食。

十年时间,按照工部定下的三级官道体系,由朝廷直接修筑的一级官道主要是,京城到济南,京城到归化,京城到大宁,京城连接开平直达库伦,徐州一路向西直达哈密共五条官道。

北方各省修建连接各府城的官道已经修建了近三成,现在连接各县的官道各县也在通过各种方法筹集钱粮、水泥修建官道。

十年时间,朝廷为此一共支出了粮食足足有一亿石,白银一千三百万两之多。”

听到这里,群臣顿时哗然,

“一亿石,这,怎会如此之多!”

“这岂不是朝廷近三年的粮食税入?”

“朝廷根本承受不起啊!”

“官道万万不可再修了!”

顿时群臣嗡嗡一片。

“肃静!”,周应秋连忙出声维持秩序。

毕自严待大殿中安静下来,这才继续开口道“虽然这十年朝廷大力推广玉米等高产作物,朝廷每年的税收大发展增加,但其中足足有五成借贷自皇上早早组建的信达钱庄。

另外还有两成由大明各地的士绅拿出来的,按照朝廷之前对他们的承诺,使用他们的钱修建的道路,朝廷承诺此断道路的过路费二十年属于他们。

诸位大人,这是目前朝廷官道的逐渐情况,同时现在我大明的官道现在修建速度有所下降,这两年灾民大多数已经移民离开,以后若再要继续修建官道,朝廷的支出必然会继续增加,因此朝廷必须要从这官道上收取过路费,不然朝廷根本就修不起这官道。”

毕自严说完,默默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大殿中所有人的安静异常。

最近几年他们对于这官道并没有投入多大的注意力,他们对于此事确实了解不多。

而朝廷在确定修建方案之后就按照这样的方案开始在全国修建道路,他们仅仅知道朝廷修建了那一条道路等等。

他们万万没想到朝廷的花费竟然如此之大。

刘宗周再次开口道“皇上,臣以为朝廷官道修建的太多了,现在朝廷本身就财政极为困难,根本就无法支撑如此大兴土木,臣认为当缓缓形之。”

刑部尚书郑三俊连忙道“皇上,臣认为现在朝廷向信达钱庄借贷了五千万石粮食、五百两白银,此事十分危机。

臣认为应当将信达钱庄从少府收归朝廷所有,在户部设立钱庄司,由户部管辖!”

听到郑三俊的话,在座的重人心中皆是咯噔一声,郑尚书竟然勇,不过……

有不少人心中已经是蠢蠢欲动,就在有人安耐不住准备出声赞成之时,周应秋立即高声道“臣反对!”

见内阁次辅已经出声,他人只能将已经迈出的腿收了回来,竖起耳朵老老实实听着周应秋的慷慨激昂之声。

周应秋此时心中更是破口大骂,自己小看这郑三俊了,这个时候是能说这个的时候吗?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我们不该提前商议好吗?简直是愚不可及!

“郑大人,此言差矣,少府本身就是我大明的正统机构,信达钱庄本身就在我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中。

难道你这是不想偿还这五千万石的粮食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我大明朝廷难道这一点儿信誉都没有吗?”

说到这里,周应秋又上前一大步,高声道“皇上臣弹劾刑部尚书郑三俊!”

郑三俊扑通一声连忙跪倒在地,悲痛道“皇上,周应秋简直是血口喷人,臣之是认为现在信达钱庄关乎我大明命脉,必须要小心把握,一旦出了问题我大明根基必然大大受损。

臣一心为国啊!”

其他众位大臣也是纷纷出声为郑三俊求情。

做在上位上的朱由检心中冷笑,这些人啊,每天想的都是限制朕,朕最好还是把全力交给他们,垂拱而治,简直是不知所谓。

有这种想法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位刑部尚书,在场的众位大臣心中恐怕都是这么想的,就连那为朕出声的周应秋恐怕也是这么想的。

朱由检长叹一声,“此事事关重大,需长久计议,今日还是商议商税事,周大人还是做好本职之事。”

“臣明白!”

到了这个时候有朝廷借贷的大笔银子以及对拿出钱财士绅的承诺,在场的众大臣也基本上没有反对了。

要知道在场的这些朝廷重臣家中恐怕都拿钱出来“投资”了这新式官道。

良久,周应秋躬身行礼说道“皇上,经过商议,臣等认为此《商税征收细则》颇为合理,当尽快推行。”

“好,既然诸位爱卿对此都是支持,朕也不能驳了诸位爱卿的美意,李爱卿,税部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征收商税。”

“皇上,税部成立之时就开始对大明的商贾进行调查,再加上有皇上您的大力支持,仅需三个月,税部对全大明所有商人的商税征收都可以做好准备!”

“好,朕给你四个月准备时间,自崇祯九年十一月一日起,全大明所有商人都要严格按照

《商税征收细则》严格征收商税!”

“臣明白,请皇上放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