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三十章 各方盘算

重铸刚明 第六百三十章 各方盘算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而回去后的曹化淳就将今日朱由检的话给传播开来,很快就在众官员中传开,有不少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督察院众御史,心中的担忧那是烟消云散。

皇上并不是对他们御史不满,仅仅是对他们上奏的方式不对,如此,那就还好,还好!

尤其是大明督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心中是长长松了一口气看来本官不需要再为督察院的前途担忧了。

郑崇检心满意足的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心中想着最近几年的艰难。

督察院这几年时间过的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最近几年朝廷又是花费巨大的钱粮西征无畏的西域,这种行径在绝大多数的督察院御史看来皇上这是志得意满,是很危险的前兆。

当初不仅仅是很多督察院的御史对此事极为反对,就连本官自己不也是反对吗?现在的西域有何用处?有任何的好处吗?那所谓的丝绸之路早就已经断绝数百年了。

更何况还不好打,那西域的叶尔羌人可是刚刚中兴国家,战力极为强大。

然而即便是他们群情激奋,纷纷上书反对,可惜皇帝还是一意孤行,更重要的皇帝胜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督察院众御史的颜面尽失!

之后不久朝廷又是毫不留情的开展全大明的的土地丈量,引起了两起规模颇大的造反,各种规模较小的造反更是超过了百起。

对于此事督察院的一些败类全力反对,最终朝廷查出来他们贪污数万两白银,直接被论罪查处了。

再加上最近的商税事,督察院在这样的打击之下,本官实在是担心督察院的未来,若不是本官带领这督察院的一批人大多数的时候不断地支持着圣上,这督察院恐怕是要废了。

不管如何,现在事情总算是获取了。

想到这里,郑崇检起身,整理了一番仪表,本官要进宫谢恩,此次确实是皇上网开一面了。

……

远在沈阳的黄台吉、代善等人并不知道大明京城中的崇祯皇帝再次把目光转向他们。

经历过数次失败以及阿敏自立之后,黄台吉的权力受损严重,代善和莽古尔泰组成的同盟已经完全可以和黄台吉想抗衡。

现在的建奴想要决定大事已经必须需要三人共同协商,甚至多尔衮这个不过二十五岁的掌握兵权之人也有资格参与其中,成为双方拉拢的重要人物。

建奴议事大厅内,只有黄台吉四人在此,代善首先开口道“诸位,阿敏哪里刚刚传回消息,他现在已经在做准备了,明年春就会出兵攻打汉城,大约会在三月左右出兵,想来此次阿敏确实要彻底解决朝鲜了。

阿敏之前承诺我们的粮食在三日前已经全部送到盛京,此次为了得到我们的承诺,阿敏最终还是给我们三十万石的粮食。

省吃俭用之下,也足够我们打一场了。

我们恐怕也要开始做准备了,尤其是各种军械打造。”

“本汗觉得没有问题,军械这方面最近几年我们积累已经不算少了,差额并不多,想来年底之前就能做好准备。”,黄台吉之后缓缓说道。

黄台吉看着身边这三人,心中五味杂陈自己终究还是辜负了父汗的期望,没有能够带领大金走出一条大道。

现在竟然落到这个地步,不仅仅是阿敏,代善,就连多尔衮都已经有资格坐在这里了吗?

黄台吉说完,整个人楞楞出身。

“大汗,既然早已经下定决心,就何必在这里惺惺作态,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呢?

没有了!

此次不成功便成仁!

这几年我们没有努力吗?

田聪初我大金接连战败,兵力损失一半有余,大量的土地城池被明人抢回。

这几年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我大金这几年和明军年年皆有战争,不管是和西边的祖大寿,还是和北边的孙传庭,我们皆没有确定胜利,反而年年损兵折将,我大金的防线越来越缩回。

北边就连我们的老家,父汗的起兵之地赫图阿拉前年也被那孙传庭占领,去年那孙传庭更是将战线推进到沈阳东北百里之地的抚顺。

那明国的狗皇帝更是十年来不断地向黑河移民,那狗日的地方如此寒冷,是人待的吗,一年有半年下着鹅毛大雪,可那狗皇帝还是明国人竟然坚持下来了。

明国的百姓竟然也愿意去,才不过十年时间,黑河竟然已经有四百万人,十万精兵。

南边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西边的大宁一带势力较弱,但他们随时可以调动草原上的蒙古人支援他们。

更可怕的是去年,科尔沁部落在明军的压迫下已经彻底屈服,彻底的投靠大明了。

现在的科尔沁部落的蒙古人都在都跟着明国人修建大宁到科尔沁的官道,甚至还在科尔沁的汗帐处修建城池,听说明人赐名科尔沁城。

本王获得的消息,那科尔沁的牧民很是高兴的去修建道路,只要去修路,明人就卖给他们铁锅、盐、茶。

科尔沁再也不属于我们大金了。

现在真正在大金掌控下的土地只剩下辽阳、盛京、抚顺、海州这个带状地带,我们和阿敏联系也只剩下那岌岌可危的宽甸。随时都有可能被明军南北夹击。

这些地方那一个不是随时面对这明军的打草谷?现在我本族人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人了,就连之前我大金俘虏的数百万辽人,现在也只剩下十数万人。

我们的形势早已经是岌岌可危,若不是那朱由检在国内不停的折腾,我大金早就亡了。”

“好了,别说这个了,若不是如此,我等怎么答应那叛徒阿敏的苛刻要求?”,莽古尔泰完全听不下去了,直接出身道。

“哎,几位别说了,现在阿敏的粮食已经送到,我们答应的东西也要先送过去一部分了。”,见众人这番模样,作为众人中最为年长的代善也是颇为悲凉的说道。

“代善说的对,那就按照我们之前的安排行事吧,此事务必小心,全程只有我等四人参与,绝对不能让大明知道我们的意图,此次我们必要要功成。

这次谁那边儿出了问题,谁就负责。”

“大汗放心!”

……

于是十一月份,建奴再次开始行动起来,朱由检通过锦衣卫看到的是建奴调动了两万人离开海州一路向西前往宽甸。

这不对啊,看了东厂的分析,朱由检心中仍然是有些疑惑。

“就算是黄台吉和阿敏有协议,使用阿敏手下女真人的家人交还粮食,也不至于在如此寒冷的冬天进行吧,现在这时间恐怕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

在茫茫大雪的辽东,如此多的人跨越茫茫长白山来到山脉东侧的宽甸,此事不会如此简单。

曹化淳,加大对建奴情报的刺探,朕觉得建奴此次必然有大阴谋,万万不可懈怠。”

“皇上放心,臣定然全力以赴。”

旁边侍立的田尔耕连忙开口道“皇上,臣觉得彼此阿敏恐怕要出兵了,今年冬天朝鲜格外寒冷,但就是如此寒冷,阿敏仍然没有放下对军队的训练,同时各种军械的打造更是丝毫没有停歇。

这阿敏恐怕会在明年开春南下,他恐怕是要彻底解决朝鲜了。

臣觉得阿敏和黄台吉之间的交易恐怕和此有关。”

朱由检略一沉吟开口道“想来定然如此了,如此我大明不了不防。

来人让五军都督府的人、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尽快过来一趟。”

很快,孙承宗、卢象升、王加川,李邦华、毕自严、温体仁六人快速来到乾清宫。

一番讨论之后,朱由检也就下达了决心“兵部,现在的辽东、白城、黑河的军械是否充足?尤其是孙传庭部。”

“皇上,黑河、辽东两地都没有问题,储存的各种刀枪箭矢、火枪火药的准备都绰绰有余,足够全军出动打上两次。

至于白城,此地原本是林丹汗的汗帐所在地,现在随着科尔沁的归附,孙传庭部已经在未来的科尔沁城驻军五千,白城地区和辽沈地区隔着泥泞至极的辽河套地区,此地基本算得上是内地,并无任何危机。

再加上那祖大寿总兵治军不严,崇祯八年,兵部五军都督府派人调查之时,白城一万军队训练颇为懈怠。

朝廷已经彻底让革除祖大寿的总兵之位,朝廷永不录用,这一万军队也就地解散,转化为民户,在大宁分发土地。

原驻守开平的杨国柱总兵带领一万人与三个月前才抵达白城,此地的军械倒是还略有不足,大约还差六成。”

“好,那待明年开春,就抓紧时间向白城转运军械,在三月份前,至少也要给他们准备足够他们的防守的物资。”

“请皇上放心,从京师到白城的道路早已经修通,没有问题。”

“户部,粮食呢?”

“皇上,经过近八年时间的移民屯垦,辽东和黑河早就已经可以自给自足,朝廷只要直接下令从当地仓库中调拨即可。

白城一带更适合放牧,粮食大多数是由大宁、朝廷转运,现在还差三万石左右,请皇上放心,待明年开春,可从京师、黑河两路运输,全力之下三月之前可以运送十万石粮食!”

“好,虽然白城不会出征,但各方面的准备还是不可少。”

“臣明白。”

“好,那就五军都督府立刻给黑河孙传庭、白城杨国柱、辽东可立三地的大军下达命令,令他们做好准备做好准备。”

“臣明白!”

“另外,朝鲜绝对不可丢失,昨日朝鲜使者已经抵达京师,明日让他进宫一趟。

朝鲜绝对不能丢!”,朱由检雷厉风行的下达命令。

虽然现在朝廷现在大多数精力内部变革中,但若是再和建奴打上一仗,朕的准备也足够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