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三十一章 朝鲜的谋划

重铸刚明 第六百三十一章 朝鲜的谋划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大明京师鸿胪寺一处最为上等的房间中,此时是灯火通明。

朝鲜国王李倧的使者正在这间房中,有正使李倧的舅舅具宏,副使金瑬、李贵、金自点,可以说整个朝鲜国的使者负责人全部距离在这里。

这些人可不一般,这几人都是李倧真正的亲信,这几人都是李倧当初发动政变,推翻光海君登基为王的大力支持者。

李倧将这几人派人过来就可以看出朝鲜形势之危机。

作为使团的主使,同时也是朝鲜王李倧舅舅的具宏首先开口:“诸位,咱们从离开汉城,在江华岛登上天朝的船只一路抵达天津,前日我们一行人抵达京师。

我等之前在汉城对天朝之事了解不多,从往年朝贡人员传回的消息来看,天朝近几年变化甚大,这些看法总归是差了一层。

我等使团人员共计五十八人昨日和今日两日都在天朝京师打探消息,诸位想必都对天朝有所了解了,我们需要交换一些信息了。

明日皇上就要召见我等,我等需要尽快确定天朝究竟会不会派出天兵支持我等?

尤其是李大人,你作为朝鲜常驻天朝的使者已经有三年之久,想来对于大明有了极高的了解,今日之议事还需要李大人多多赐教。”

“不敢,不敢。”,一旁的李贵连忙出声,他虽然自认为对大明了解最深,但也不敢在这位大王的舅舅面前多嘴。

……

第一副使金自点首先开口:“好,那我就先抛砖引玉了,我等皆知自从皇上登基之后天朝军事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屡战屡胜,扫平西南土司叛乱,收复漠南漠北西域,三败建奴蛮夷,在辽东收回了大片土地,现在的天朝军队绝对是今非昔比。

更重要的是本官以为之前我们小看了皇上对建奴的敌视,皇上必然是不灭建奴誓不罢休。

据本官得到的消息,皇上从来都没有放过建奴的意思,自从崇祯二年大明收回盖州、营口之后,天朝在辽东、黑河的军队几乎无时无刻在侵扰建奴,使其不得安生。

大明的精锐军队以百人为一队,深入辽沈海地区,侵扰城外的建奴,并解救大明百姓,烧毁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这给建奴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使那黄台吉部数年之内都没有能力主动出击,只能被迫防御,还需那阿敏支援他粮食。

更令人震惊的是天朝花费了巨量的钱粮移民三百余万民众到沈阳以被的黑河一带,组建了十万精兵,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向如此寒冷的地方要花费多少钱粮,由此可见皇上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而现在虽然那黄台吉实力已经无法威胁大明,但现在的阿敏实力已经尝过了黄台吉,一旦我朝鲜彻底被阿敏占领,那这阿敏就是高句丽第二了,圣明的皇上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儿。

因此本官以为皇上绝对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自从阿敏入侵我朝鲜之后,皇上就不断的支援我们钱粮军械,由此本官以为皇上必然会派兵支援我们。”

“金大人,本官到现在还想不清楚,天朝百姓是怎么在黑河一带生活的,哪里的天气可实在是太冷了,自古以来中原人就从来没有向哪里迁移过百姓,现在天朝是怎么做到在哪里养活这么多人的?

不知李大人能否为我等解惑?”

作为常年“朝鲜驻大明使者”的李贵自然对此颇为了解,当即开口道:“诸位大人,这个事情本官刚来到京城之时对此事就颇为困惑,这几年本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这边儿。

经过本官数年坚持不懈的调查,本官终于查了个清楚。

天朝为了吸引百姓自发向黑河移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只要移民黑河,每户分发土地一百亩之多。

另外因为黑河天气寒冷,天朝的少府在黑河建立了大量的水泥厂,这水泥就是天朝修建新式官道的一种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建造防御更加坚固,保暖效果也不错,房屋中都安装了巨大的火炕。

要知道黑河木材那可是数不胜数,根本不缺木材取暖。

要知道在天朝内部,木材还是要钱的,那会有黑河哪里获得如此方便。”

具宏却有些不满,“李大人,只要有火炕即便是木屋也足够保暖的,咱们朝鲜冬天也是极为寒冷的,本官对此很清楚。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冬季待在烧炕的木屋内,还是极为暖和的。

但仅仅是这些还是不够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本官想知道天朝百姓吃什么?怎么养活这几百万人的?”

李贵却并不着急,他一脸微笑道:“大人英明,据臣了解,黑河大多数的百姓建造的同样是木屋,只要火炕烧的暖和,完全可以挡的住严寒。

至于粮食?黑河是可以种植水稻的?”

“什么?”

“这不可能!”,众人惊声道。

“李大人,你搞错了吧,在座的几位对水田都还是颇为了解的,天朝的水稻不都种植在江南吗?

水稻可是只能承受不了低温的啊!

就连那更为温暖的辽东本官也没有听说能够种植水稻啊。”

“大人,下官所言那可是句句属实啊,那江南一带的水稻可以一年两熟,而在黑河正是因为温度低,一年只能种植一季。

据京城百姓所说,这黑河能中水稻之事正是皇上提出来的,由那皇上的第一心腹工部尚书徐光启负责实验的,令人没想到的是黑河一带确实适合种植水稻。

再加上那黑河河流纵横,河流之多竟然不下江南,去年的邸报上说,到现在不过十年时间,天朝已经在黑河种植了大约十万顷的水稻,那黑河的土地竟然颇为肥沃,每亩的产量并不低。

江南稻田一季可收近三石,而黑河一年却只能收获一季,产量也超过了两石。每户百亩良田,每年能收获超过两百石米。

现在天朝将按照田亩收取税赋,更是将所有税赋整合到田亩中,按照十税一的比例收税,每亩田地需要缴纳大约三斗粮食。

再也不用缴纳其他税赋、徭役等杂七杂八的钱粮。

因此现在虽然每亩缴纳三斗粮,比之前的天朝规定的一斗多了数倍,但百姓事实上缴纳的钱粮降低了一半之多。

一家人每年稳稳获得两百余石的米粮(一石约150斤)!一家人可过上不错的的日子。

而朝廷依靠此十万顷水田,可获三百万石粮食。如此多的钱粮在黑河养活十万大军绰绰有余。

同时诸位大人可能不知,这黑河大米生长的时间更长,也不知为何竟然比南方的大米味道更好,在这京城中富贵人家已经多食黑河米。

也正是因为如此,天朝的灾民才愿意前往寒冷的黑河。”

如此一分析,众人皆点头,“原来如此啊!”

见众人皆是神色震惊,李贵心中可是欢喜的紧,连忙再次开口道:“还不仅仅是如此啊,就算河流再多又怎会全部是水田?

大多数的还是旱地罢了,而天朝从西夷人哪里获得了番薯、玉米这些作物,尤其是玉米产量高,味道好,可做面,可做馒头,可煮粥,更重要的是可在旱地、山地生长。

也是极为适合在我朝鲜种植啊,若不是现在我国正在大乱,本官就想奏请皇上赏赐我们一批玉米粮食了。

有此粮种,我朝鲜可以耕种的土地会增加甚多。”

众人再是点头,若是真有这种神物,确实是朝鲜之福,只可惜……

“诸位可还记得金帐汗国?”

“本官自然知道,不过此国距离天朝遥远至极,且早已亡国,怎么提起此蛮夷之国?”

“大人,您有所不知道,现在盘踞在金帐汗国故地的是一个叫罗刹的国家,此国目前已经在漠北和蒙古人有所接触。

天朝从他们手里得到了一种叫黑麦的作物,吃法和天朝的小麦极为类似,虽然产量略低,味道不甚佳,但它们极为耐寒,甚至可以在漠北以北的北海生长,哪里可比黑河冷多了。

天朝在黑河又种植了大面积的黑麦,黑麦长得非常好啊,于是天朝开垦水田种植水稻,开垦旱地种植玉米、黑麦。

凭借着水稻、玉米、黑麦现在的黑河已经成为大明的又一处粮仓了。

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开垦,听前往黑河的商贾们所说,每年春天、秋天,黑河哪里是滚滚黑烟,那是天朝为了快速的毁林开荒。

黑河的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听移民黑河的百姓回来探亲所说,他们现在过的日子那是神仙难求。

每年大量粮食在夏天通过大海,一路南下,运送到天津、辽东,虽然运输不太方便,但每年也不过运送百万石,以后这个数量还会不断增加,但就是现在也足够养活辽东十万大军了。”

众人此时已经是有些呆滞了,这真是上天保佑大明吗?竟然短时间内出现了如此多的新粮种!

众人也是彻底明白了,怪不得当今皇帝可以废除辽饷,可以十年内年年打仗,可以肆无忌惮的扩军!

若真是如此,天朝的百姓愿意前往黑河自然是也正常了,更何况天朝迁移的都是一无所有的灾民啊。

众人都是朝鲜的精英,他们很清楚,天朝将所有的税赋都并在田亩之中,每亩两石有余的产量收取三斗,这个税率也不过是十税一,虽然已经是国初太祖皇帝定下三十税一的三倍。

但这样其实比百姓每年缴纳的杂七杂八税赋也降低了一半之多。

如此百姓自然愿意,那么想来现在天朝正在清丈田亩,恐怕以后朝廷都要如此收税了。

具宏不由的计算起来,按照天朝七百万顷的土地,每年每亩产量最少也有三石,十税一那就是两万万石啊,若是换成白银也就是七八千万两白银!

再加上其他的所谓市舶司等白银收入,岂不是能有万万两之多?

具宏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天朝的实力吗?

当真是太可怕了!

有如此实力的天朝,建奴又算的了什么呢?

…………

于是房间中沉寂了下来,没有一人说话,所有人都沉寂在震惊之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良久具宏才缓过神来,这才继续开口道:“如此看来,天朝现在实力强进,又花费精力在黑河开垦,训练大军,如此来说天朝岂不是有很大可能出兵朝鲜。

就如当年的万历圣皇再造朝鲜?”

一直没有开口的金瑬这时才平淡开口道:“大人,本官以为天朝绝对不会弃我朝鲜与不顾。

天朝投入在建奴身上的力量之大尚且不仅仅如此。

之前我们在汉城所知实在是太少了,天朝已经降服建奴的盟友科尔沁部落,甚至那科尔沁部落的大汗现在就在京城,他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回去了。

本官从邸报上看到,天朝已经将新式官道修到了科尔沁城。”

“就是我们从天津一路进京所走的官道?”

“正是,这种官道一看便知其中的花费有多大,更何况实在荒无人烟的大草原?

本官已经知道,现在的天朝已经不仅仅只能从海路连接黑河,通过察哈尔故地、科尔沁故地天朝已经可以通过陆路连接黑河地区了。

因此现在天朝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加快这条官道的修缮,有了这条官道,天朝京师与黑河之间的粮食、物资、移民的交还往来会更加方便。

本官甚至大胆猜测,天朝是在等待这条道路修建完毕,如此直接三面出击一举覆灭建奴!

那么在此之前,天朝必然不会放任建奴不断壮大。

而现在我朝鲜根本支撑不去,下官有几成把握,天朝必然会出兵救援我朝鲜。

不然一旦我朝鲜被阿敏完全占领,我朝鲜数百万人口为阿敏所用,那就是一个高句丽,到了那是,建奴就真的是尾大不掉了。

这一点儿依天朝之聪慧,不可能看不出来。”

“妙啊!金大人说的很对,诸位大人说的都很不错,经过诸位的分析,本官心中也能有几分把握了。

我朝鲜本身就是天朝第一藩属,天朝绝对不会做事不管,现在的天朝可谓是兵强马壮,有天朝相助,我朝鲜必然可以转危为安,收复北部失地。

如此,今日咱们就到这里吧,诸位回去后也做好准备,明日皇上就要召见我等。

此次我等必不能辜负大王之期望!”

“臣等明白!”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大神青史昭昭的重铸刚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