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80章杨妙真征大理

艰难在宋时 第80章杨妙真征大理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收到捷报,周蕊徽长松一口气,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大元还在打着另外三场战争。

没错!没看错!大元朝廷在遭遇粮食危机的时候,特么的开了四条战线!牛逼,很牛逼,说这是毛子都能信!

杜琼明在征服漠北后兼任漠北总督一职,他下辖着漠南漠北三万步骑兵,另有众诸侯国骑兵有权调遣,兵强马壮故而想立新的军功,于是点了五万步骑兵向西,打算循着忽必烈迁徙的路线摸到天山北麓的准噶尔盆地,推了忽必烈的汗帐。

可想想就知道,忽必烈要这么轻易的解决了,早在云州之战的时候不就死了!所以杜琼明做了无用功,在金山附近遭到伯颜率领的蒙古机动部队阻击,耗粮千石,折兵丁五百,损马六匹,浪费箭镞一万三千枝,黯然收兵。

另一个方向周元景在伊州、西州留下人马守备,分别与郭盛和周梅沿沙漠边缘进军,沿着丝绸之路重建焉耆城(库尔车)和龟兹城(库车),这两座城池一旦建好,就如两座关卡一般卡主了蒙军进入南疆的唯二条必经之路。当然了蒙军可以绕道,绕行葱岭进入南疆,可葱岭山脉地区周元景也可以修一座城卡着,而且葱岭背后是周元景必定要修筑的疏勒城……于是乎金山阻击战刚刚打完,忽必烈紧急把伯颜南调,摧毁周元景正建的两座城。

伯颜便如同救火队长带着现下蒙军唯一的机动兵团从金山快速移动回天山,对着修焉耆城的郭盛军猛攻,郭盛则把炮一架,来一个千户那彦轰一个千户那彦。伯颜损兵折将鼓捣起攻敌必救的心思,重新去夺西州城,可结果却是在西州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一如当初挥兵攻打轮台城。

白文珂率三千铁骑前来救援,伯颜兵败退回北疆休整。

伯颜失败,两座城池不受干扰的修好,周元景广布大炮于城上,继续去把疏勒城盖了,并在葱岭修个临时哨塔,又在周凝蓉帮忙下恢复于阗,至此四座城池建设好,广袤的南疆土地就永远是凉王国的一部分。

第四个战场还用废话?只有大理了。

西南什么气候?热!热!热!!是虫吃鼠咬、蚊虫肆虐,还有那复杂坎坷的交通,北兵要去打只能选在冬季,故而各路大军在规定时间进川后,杨妙真立即抢时间走马上任,随即统帅大军开战!

大理国号称是有“披甲军十万,民众九千万”的西南大国,纸面数据来看无愧为西南及南洋半岛上的第一大国,但实际上这水分大了去了!

杨妙真为了自己的家业遣人打探过,枢密院、军机院、黑冰台也都遣人刺探过,哪里有什么十万披甲兵九千万人口呀,三万常备就已经是顶天了,至于九千万人口……或许这不是吹牛逼。也许可能真的有,因为大理国挺大的,面积都把缅北给囊括了,但核心地带就俩地儿,一个是苍山洱海为核心的大理城区,一个是滇池为核心的善阐城区,这两个城区大概有三百多万百姓。出了这两个城区,北边的善巨、建昌、会川、弄栋等府还好,起码是部落城池杂居的;往南的腾冲、永昌而府,好家伙部落成群在林子里,深山老林根本不知道能有多少百姓。

按道理来说大理国这么大,还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不应该只有区区三万常备。周蕊徽当年盘踞山东要能有这么多人口资源,她能爆出十万常备!

你如果非要问,我只能勉为其难甩给你一句:体制问题。

如果说中原王朝在大多数时候是小政府的话,那大理国和他的前身南诏国就是联邦了。

杨妙打目标很明确,三万常备,我分兵你都不一定能打过,大理城和善阐城犹如左右的两颗弹,一手一个掐爆就足够了,剩下的招抚绞杀一条龙。

红袄军主力和刘整、张珏的兵马一路,出泸州、嘉定,攻取善阐。

贵阳道的统兵主帅姜才率领所部一万汉蛮兵将,先灭罗甸国,再取石城郡,侧翼掩护会师善阐城下。

而当元军各路兵马推进到善阐,大理国的主力肯定也被调动过来了,大理城区会很空虚了,那么就该轮到周凝蓉登场!居高临下率领雪域勇士们,走过常人眼中的高山天堑,攻取大理国都大理城,擒斩夜郎自大又挑衅大元天子的大理国君段兴智,以及客居西南把大理当成行在的“大宋天子”!

杨妙真的计划没有人敢反对,因为大家伙都感觉到,杨妙真这么干,有把青藏王拱上去的嫌疑。

否则该怎么解释所有人都啃骨头喝汤,偏把肉全喂了周凝蓉。

先登破城、生擒敌国君主、俘虏伪宋皇帝,三个功劳全是周凝蓉的。

硬论的话,灭掉大理国也可以算是周凝蓉的功。

周凝蓉厉害了,先凭一己之力吞并吐蕃故地,再有灭亡大理**功……即使同样戎马的周丰荡都比不过了。

南洋那种小国战五渣的存在也能叫做国家吗?!

关于老娘不停捧周凝蓉的事情,孙子都快有了的李檀看不懂,找个夜晚钻进老娘的屋子,母子交心。

“母亲认为今上会舍弃两位殿下而扶持青藏王入继大统?”没有外人,所以李璮要多直白有多直白。

杨妙真也不兜圈子:“娘不知道,拿不准青藏王会不会……不过常理来说,继位的该为二殿下。”

“那母亲为什么要帮青藏王?”李璮道,“母亲莫要否认,母亲的安排很难瞒过有心人。”

杨妙真笑道:“娘想赌一把。”

“赌?”李璮瞳孔中泛着疑问。

“对,赌一把,娘不姓周,若无藩国娘只想与国同休,可既然有了,娘想要咱家永镇西南。”杨妙真说道。

“陛下会收回?!!”李璮有些惊讶加害怕,毕竟徐国公世子和滇王国储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不会,可以后呢?大元开国只有三个王,咱家是唯一的〔异姓王〕,太惹眼了。”杨妙真道,“陛下当初开这个口子,娘本不想接,但不接不甘心…………”

“母亲是对的,咱家的功劳不比三王差,屈居国公儿亦不甘。”

“可是支持青藏王,未免…………”

“璮儿,你想想看,当今的朝局支持大殿下的是什么人?支持二殿下的又是什么人?”杨妙真忽然考教道。

“文臣,武将。”李璮道。

“那支持三殿下呢?”

“母亲?”

“还有女军。”

“什么!!!”

李璮惊骇:“母亲是说陛下的十万女兵?!”

“还有凉州总兵崔灵兰、宣德总兵沈芸、甘肃总兵周梅、两广总督许娟颖。”杨妙真补充些,“这是娘决心赌一把的底气!”

李璮还是不敢信:“女军难道不是永远忠于陛下的吗???”

杨妙真敲打额头:“众女将是忠于陛下,但女军也有自己的诉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