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81章大理定,滇国建

艰难在宋时 第81章大理定,滇国建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一切都在按着计划进行…………

初春,周凝蓉点起两万七千步骑兵出动,走过松潘草地,翻过险峻的横断山脉,渡过大渡河,征服灭掉路上的部落,来到金沙江上游。

虽然还是春天,但金沙江从水量到流速再到走向,都不是人和马匹涉水泗渡就能过去的,雪山上飘流下来的大冰块儿能把人撞出内伤。即便运气好不被冲走,可在冰水里泡着是什么样的感觉?能在冰水里长久泡吗?二战的时候一支美军就冬天〔玩了水〕,然后大兵的脚趾头冻掉了。人都如此,更何况马了,马可比人娇贵…………

所以周凝蓉必须停下来,砍树造船,做出船筏来渡大军过河。

可是过河过的并不理想,木料好说,西南地区有的是木头,搓个草绳一下的事儿,怕船翻还可以裹上羊皮增加浮力。可是一艘船能坐几个人?五个?八个?周凝蓉这里是两万七千人,还有上千匹骡马,外加携带的食物,这得渡到什么时候!

撑死一天不停的运过去两千兵,最快需要一个月。而一个月,大军不但断炊,还会饿死的!

不是周凝蓉不愿意多带点粮草,爬雪山过草地那路况你带一万石粮食走一趟试试!

干着急没办法,周凝蓉集思广益想主意。党柞勋提议架浮桥,水流太快那就用铁链连起来,铁链不行就用绳子连,桥架好速度不就上来了。

出这主意当场挨崔荆冬狂喷,你脑子瓦特了?还铁链!还绳子!拿草绳吗?沾着水不怕断了,淹死己方士兵?什么馊主意,看我的吧!

崔荆冬提议其实也就那样,金沙江现在水浅,使用木栅子沉进河床上有一个阻拦,然后把船(准确说是长木)推下江,这样船就相当于都被阻拦在木栅子前形成一条浮桥,用羊皮裹上增加浮力,再搭上木板,这样人马都能过去。

周凝蓉听着还算靠谱些,于是照做,很勉强的晃晃悠悠过江…………(异想天开,勿喷)

此后西南地区流行一句童谣: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跨过金沙江,周凝蓉神兵天降出现在丽江城下,丽江的白族权贵胆颤心惊望风而降,城中的粮食尽归周凝蓉所有,解了她粮草危机。

丽江到大理,没多远距离,消息传到大理城时段兴智已然大惊失色,他刚接到善阐的军报杨妙真攻克东川郡,后脚元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大理权贵们一看打到了家门口,不敢怠慢组织守城。

待周凝蓉的前锋大将马全琮率领三千人抵达大理城郊时,段兴智一看人这么丁点觉得自己行了,大开城门指挥三万临时武装起来的大军杀出。十倍的兵力差,马全琮不带怕的,让段兴智惊掉眼球的主动出击,正面强攻撕开了大理军的战阵,亲自率领五百板甲骑兵直冲段兴智本人,连穿十道阻击杀至近前。段兴智胆寒,模仿赵光义扭过屁股就跑,三万大理军惨败归城。

元军武德充沛呀,段兴智不敢出城野战,待大军抵达,周凝蓉查看大理这依傍苍山洱海的地形,城池属实坚固,但大理军却不占据苍山,岂不天助也!

临时修造投石车安放苍山上,居高临下轰炸山下的大理城,三天后段兴智遭不住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国都,连夜跑路。

可见你段家六脉神剑再强,也不是科技的对手。

国君跑了,大理城守军就操了蛋了,城中的权贵们哪敢再抵抗,降!

周凝蓉入城,与民秋毫无犯,原先的官吏也都不动,人心遂定。

段兴智是跑了,但他没有把赵官家带走,所以大宋皇帝又又又又被俘了…………

而段兴智一路小跑到善阐,会和守军之后又被杨妙真指挥大军给围城里。

杨妙真准备可比周凝蓉充分,百斤虎蹲炮百余门,四面架炮猛轰,连轰七日夜守军胆寒,当晚爆发内讧,大理兵自相残杀,混乱中善阐城开门,元军各路兵马入城,生擒段兴智。

大理国亡!

灭大理同一日,杨妙真改善阐为昆明,建滇王国,定都昆明,确立道教为国教。

此后招抚四方,梳理地方,原先的大理贵族民众纷纷归附,杨妙真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逐一变换施政手段。

比如大理国境内家家户户都有诸葛亮的生祠,鉴于蛮人不忘诸葛亮厚恩,杨妙真就抬诸葛亮成神,位列道家仙班之中,抚定人心。

比如大理内部也有民族鄙夷之分,洱海那边是白夷人,滇池这边是黑夷人,溯其历史,所谓白夷人即汉代的哀牢夷,所谓黑夷人即汉代的昆明夷,而后者汉化程度更高,前者汉化程度更低。哀牢夷又分两部分,大理国之外,一部分在汉代时候独立,发展至今即为山对边的蒲甘国。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三国志》里诸葛亮南征平叛,也有孟获的记录。为什么老孟这么厉害两本书里都能有戏份?因为他自己是昆明夷,他老婆and兀突骨大王属于哀牢夷……一个大胆的假设,没有诸葛亮南征,孟获会发展出什么程度?

北以地利抗中原,南括海疆,东并交州,西入天竺,雄踞南方第一大国,参加两晋五胡十六国的大舞台???

咳咳,跑题了~~~~~

摸清历史脉络,杨妙真有谱了,大规模启用黑夷人,同时推广先进生产力但绑定汉化,开采铜矿兴修基建。

事后周蕊徽去信远程微操,把大脑里隐约还有那么一条沐英经营西南的办法指导给杨姐姐。要是搁在三四十年前,别说能把沐英治西南的条条目目给背出来,就是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的治理法也能背出来!

而这唯一的一条还是治理水患~~~~~

杨妙真收到后呵呵,她儿子李檀正组织人手修滇池。

前只有诸葛亮这一位古人,杨妙真只能摸着诸葛亮过河。

ps:写到这里了,感觉的速度快吗?接下来的进度会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