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五十七章 办北洋大学堂

穿越1879 第五十七章 办北洋大学堂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北洋舰队击沉了日本人的舰队,面对日本人的强烈抗议,主管总理衙门的醇亲王一声不吭,把日本外交部的抗议信扔给了李鸿章:“海防归李大人协办,这事由你来摆平。”

李鸿章瞥了一眼信的内容,扔给李经述:“你管北洋水师,这事你摆平。”

日本负责交涉此事的驻华公使郑永宁见到负责此事的李经述,一声叹息:坑爹的中国官僚体制,他极力想绕开的强大对手李经述,又站到他的面前!

李经述邀请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各国驻天津的公使,还有《纽约时报》、《华报》、《申报》等报纸的记者到天津港码头,严正声明:“根据国际法有关海权的规定,日本军舰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行驶,要提前通告中方,否则我方可视之为侵略行为。这三艘日本军舰,以运送芒硝为名,侵犯中国海权,没有告知中方,故北洋舰队有权予以击沉!一会,各位可登船采访,亲眼看看军舰上的火炮,就知日本人的船到底是商船还是军舰。”

各国驻华公使、各报记者鱼贯而入,登上被北洋水师缴获的日本军舰拍照,采访被俘虏者,粉碎了中**舰击沉日本商船的无耻谎言。

在被俘获的日本军舰甲板上,李经述昂首挺胸,接着慷慨陈词:“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为了表示对日友好的意愿,这次中方愿意对日本此次侵犯中国海权的行为宽大处理,送回八十名日本海军俘虏和这艘舰船。当然,这艘军舰上的火炮、鱼雷发射器等军用设施,中方将依国际法予以拆除。中方再次重申对台湾海峡、对马海峡、东海、南海、琉球海域的海权,日本军舰和各**舰进入这些海域,必须提前告知中方,否则,以后此类行为引发的冲突,一切后果中国人概不负责!”

李经述的说法,有理有据,这样处理符合国际法,还有理有节,各国驻华公使啧啧赞赏,惟有日本驻华公使郑永宁黯然神伤,默默不语,他知道,自己的外交生涯,从此就要结束了。

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传回东京,日本人果然举国震怒,主战的西乡从道,立即带刀直奔首相府邸找大隈重信,在会客厅拔出锋利的剖腹刀,哭诉道:“首相大人,中国人在朝鲜炮轰驻日使馆,军舰在长崎港炫耀武力,炮击长崎,这次又击沉我国人民节衣缩食买的军舰,中国人一而再、再而三羞辱日本人,再不对中国宣战,我今日就在你这客厅里剖腹自杀!”

一把银白山羊胡子的大隈重信盘着腿,在地上正襟危坐,他身后的墙上,挂了一个草书的“忍”字,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手迹,龙飞凤舞,苍劲有力。面对怒气冲冲的西乡从道,大隈重信一言不发,不紧不慢泡了一壶菊花茶,待到壶中清汤变绿,慢慢自斟自饮。

西乡从道忍无可忍,一刀把大隈重信放茶具的矮脚桌砍成两半,道:“首相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吧,只要你一声令下,我马上去陆军总部,带四万陆军直捣北京城,我要一把火烧了紫禁城,让中国人为他们的愚蠢和无知付出代价!”

“你的陆军怎么去北京?”大隈重信面不改色,捡起地上摔碎的茶壶,慢吞吞道:“西乡大人,你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你死去的哥哥一样冲动!老夫必须完成伊藤大人交代的遗言,在此之前,断然不会跟中国人开战!老夫正在主持制定的宪法,关系日本万世之太平,已到最关键时刻,你要去攻打中国,除非你先把老夫杀了!否则,你要破腹自杀,就去九泉之下找你的哥哥吧。”

西乡从道的哥哥西乡隆盛,也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他一直鼓吹“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便辞职回乡兴办军校,1877年发动叛乱,兵败后剖腹自杀,死于鹿儿岛的城山。大隈重信的话,明显是警告西乡从道不要重蹈他哥哥的覆辙,西乡从道握刀的手不停发抖,问道:“首相大人,日本宪法还需要多长时间出台?”

大隈重信没有说话,伸出三个手指头。西乡从道问:“三年?”

大隈重信摇摇头:“三个月!”

西乡从道转怒为喜,马上把抽出的刀子回鞘,转身大步离开首相官邸,直奔日军陆军总部,积极筹备对华战争,短短两个月,他将日本陆军从四万人扩充到六万人,还派人秘密潜入朝鲜,伺机闹事。

李经述收到中国驻日大使、哥哥李经方发来的电报,说大隈重信制定的宪法已经快推出了,大吃一惊,没想到没了伊藤博文,日本还是要走上宪政的道路,他去找容闳商议。

容闳在留美幼童回国后,就将注意力放在中国政治改革研究上,他把自己的思考说给李经述听:“中国也适宜和日本一样,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在教育文化方面,开办大学,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设立报馆、学会,支持科学发明。”

李经述一听,句句针砭时弊,表示将找机会跟李鸿章商议,对容闳说:“开启民智,当前最为重要。前段时间跟你谈起的办大学学堂的事情,我看时机成熟了,可以办了。”

那日,李鸿章召集淮军骨干,有要事商议。李经述就坐在李鸿章的身边,参会的人都是洋务派骨干,有四川总督刘秉璋、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台湾巡抚刘铭传、总理衙门的伍廷芳、容闳等人。

李鸿章神情严肃,拿出一本油墨半新的折子,这是淮军大将张树声的《遗折》,他不幸病逝了。李鸿章沉重地说:“振轩前些日子不幸病亡,老夫失一肱骨之才,甚感痛心。他留下遗折,句句是肺腑血言,今日老夫痛定思痛,才公布这遗折,尔等有何看法,可畅所欲言。”

张树声的遗折“振聋发聩”:“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数百年不变之法,应变之以自强。”

李经述、刘秉璋、伍廷芳、盛宣怀、容闳等人传阅了遗折,大为震动,交头接耳。李鸿章主导的“洋务派”,一直以来都主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树声在李鸿章为母丁忧期间,代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开阔了眼界,他在遗折提出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心,正和容闳和李经述的要办大学的想法不谋而合,李经述心想李鸿章这时让大家讨论,明显赞同张树声的观点,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推动成立北洋大学之事,便开口道:“张公此折乃先见之明,洋务办到现在,已经二十余年,如果我们还只看到洋鬼子的坚船利炮,只能说明我们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吾国当务之急,在于办洋务强工商之本,练新兵强天下之势,兴教育启万民之智!”

这番话在当时很犀利,在场的人都不说话了,看着李鸿章,他点点头,示意李经述继续说。李经述说:“现在洋务方面,成立招商局,修筑铁路,开采矿藏,开办钱庄,建生丝厂,盛宣怀都积极在做,练强兵兴水师,我也在积极尝试。惟有教育和开启民智,我们也应该抓紧。我上次去长崎,就发现日本人正在讨论制定宪法,要不了数年,就会强国,他们将来必和中国一战,报朝鲜和长崎之耻,如我们不兴教育启万民之智,到时悔之晚矣!”

李鸿章听了深有感触,感叹对在座的人道:“老夫也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端在人心想通,变法能强国富民。老夫这一辈子,前半辈子忙于平长毛,剿捻贼,后半辈子又办洋务,兴水师,也知我国现虚有其表,如一间破屋,老夫只得充当裱糊匠,东补西贴,虽明知为纸片糊裱,但不得不为。老夫心中之苦痛,实难为外人道也!兴教育启万民之智,虽然困难,但老夫一定会极力争取。”

李经述说:“如今之时局,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我等都是温水中的青蛙。早一天变革,中国就多一分希望。容闳归国,可兴办北洋大学,开启民智,培养西学人才,这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李鸿章认为一代人总需做一代人的事,便说:“老夫已垂老,尚能活几年?也罢,当一曰和尚撞一天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你放手去做吧,我全力支持,不过朝廷现在保守势力日盛,步子不要迈太大,小步前进。”

不久,李鸿章上奏朝廷,由光绪皇帝御批,容闳出任学堂首任督办(也就相当于校长)的“北洋大学堂”在天津成立。容闳给北洋大学堂的学员定了严格的规则,要求学员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北洋大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

北洋大学堂初创就是综合性大学,每年招收一千五百人,每月发放奖学金四两银子,吸引了众多贫寒人家的子弟,他们没钱走科举之路,求学实用的东西。从学制来看,北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课程设置:头等学堂课程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二等学堂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

北洋大学堂的任课教师多为中外博学鸿儒,严复、盛宣怀等人都被聘为学校教授,它一炮打响,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比如受李经述的启发,刘铭传也马上在台湾开办了台湾大学堂。

而且,由于容闳在北洋大学堂治学严谨,校风朴实,而且容闳和美国各大学校长的关系不错,北洋大学当时如鱼得水,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