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公子 > 168.常朝

大唐纨绔公子 168.常朝

作者:小卓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3:18 来源:笔趣阁

长孙凛走进卧房的时候,屋里的每一个女子都齐刷刷地把目光往他身上扫去,让拘束的他都分不清楚到底谁是这件房子的主人。他只能讪讪地走到床边,伸手抱起女儿,左顾右盼地看了看,然后问了一下:“大哥和二哥怎么不再这儿呢?”望着一个两个美丽娇艳的女子,他只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女儿国一般。而房间里本来是淡淡的郁金香料味道,现在也被女子的馨香所覆盖了。

窦凤则是笑嘻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儿全是女儿家在讨论女儿心事,你的两个哥哥哪能在这儿呢?”

“哦……”长孙凛向她们扫了一眼,只见长孙凝和罗子大嫂两人正在交耳低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善婷则是坐在一旁睁着一双黑幽幽的眼睛望着他,慕容无双则是把头撇过了一边,不知是在欣赏着墙上的画又或者是空气。

怜卿微微地咳嗽了一声,然后调整了自己的呼吸,伸出手来挽住了夫君的手臂,她的脸色依然苍白,不过气色比原来好了很多。

“夫君,我们刚才商量着想让善婷先搬到长孙府上来住。我这些日子身子都不太好,娘平日里又要忙于家里的大小琐事。若是善婷妹妹能在留在这儿,也好帮我带带晴儿,晴儿看上去似乎也挺喜欢善婷的。”除却是因为女儿的关系外,怜卿其实心里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尽管她也算是已经出嫁的女子,但为人子女自然也是要为母亲守孝的。即便是她无法前往单家庄为母亲办妥丧事,但是作为女儿戴孝时该做的她自然也该做。如此以来她就担心自己没尽着妻子的义务,尤其是这个夫君每晚都要和自己缠绵之后才愿意睡觉。

善婷闻言顿时低垂下头,微翘的眼睫毛正在扇动。她刚才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这种事情是第一次被问及。她既想终日能见到心上人,可是也想着能顾及家中母亲和爷爷的感情。随即她有抬起头来,红着脸儿摆摆手说道:“不……不太方便。无双姐姐还住在我家里……”

“这有何难地,无双这姑娘我也喜欢,昨日我家凝儿不是也到方府上过夜了吗?今夜正好就说你这姊妹三人在我们府上住一宿,凝儿这孩子兄弟倒是挺多的,就是没有姐妹陪着,刚好你和无双在这能有个伴儿。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我这就出去找孙大到亲家去捎个信儿。”

窦凤这会儿则展现出一家之主的母亲风范,她说完便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交代事情。善婷压根就没法反对婆婆的意见。更何况她在主观意愿上也是想时常能见着心上人。就这样,善婷和无双便被窦凤给留在了长孙府。

翌日,已经缺勤了几日早朝的长孙凛。便搭着父亲的顺风马车前往皇宫参加常朝。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早朝时夜露未干,繁星半落,莺啼百啭而曙光初现。如同仙境般的紫色宫阙和殿庭肃穆庄严。笼罩在苍苍的晓色和花木之中。早钟报鸣,香烟袅袅,仪仗拥立,迎接着前来朝参地官员。

今日早朝之时正巧一个高昌使节奉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命令,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来到长安朝见大唐天子。解决了刺客之事后,李世民这些日子就为高昌之事烦躁。他一上朝便宣高昌使节进殿。

在接受了高昌使节三扣九拜地大礼之后。李世民带着质问的语气说:“近几年来,你们高昌不向我大唐进贡。不遵行藩属国地礼节,所设官职的称号,均仿效中原,增高城墙,挖深壕沟。是何用意?”

“我们筑城掘壕,是防卫而不是备战,不会对中原构成威胁。”高昌使节辩解说道。

“大唐使节到了你们那里,麴文泰装腔作势,说什么苍鹰飞翔在天空,野鸡伏窝于荒草,猫在厅堂上游戏,老鼠在洞穴里啃食,各得其所,难道不能让其独立生存?此地无银三百两,他纯粹是自我暴露。”李世民圆瞪着双眼,怒斥着说道,他做了多年的九五之尊,自是一番帝王威严凛凛。

“陛下,我回去一定会转告国王,今后说话留心些。”

李世民站起身来,背着双手踱到高昌使节面前,说道:“你们的使节对薛延陀说:你既然做了可汗,就应该跟唐天子平起平坐,为什么还要向他的使节下拜?”他目光挑剔,冷冷地闪着寒光,显露出咄咄逼人的样子。“麴文泰如此傲慢无礼,有挑唆邻国跟我大唐对抗,再不改恶从善,我将发兵讨伐。”

李世民越说心中越发恼怒,他做天可汗多年,哪能允许一个小小的高昌在自己眼皮底下做小动作。他挥了挥手示意高昌使节下去,然后坐在宝座上怒意未平地说道:“这麴文泰胆子可不小啊,竟敢跟我大唐对着干!”

魏征对于西域之事甚为了解,他向皇上行了个礼,然后分析道:“高昌一是依仗西突厥的军事力量;二是凭借高昌天远地偏、条件恶劣地地理环境,这麴文泰认为我大唐未必会派兵前往高昌,因此他也自认为高枕无忧。”

“前些日子薛延陀地使节呈递奏章,称愿意以其军马充作向导,助我大唐进攻高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环顾了大殿四周,问道。

长孙凛平静地站在最后面,一声也不吭。只是打量着四周的权臣名将们,令人奇怪的是大殿里先是一片尴尬的沉默。

尽管大唐武力强盛,但造成这样沉默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多数近臣公卿不同意对高昌用兵多,认为万里用兵,且所经之处多为沙碛,恐难以打败高昌,既使胜了,天远地偏,也不好守卫。

而是原先为大唐打下江山的一批名将们,如今有些战死沙场,有些廉颇老矣。尉迟敬德此前因为在酒宴上因为殴打李道宗,而后被李世民推心置腹一顿暗示后便呆在家里隐退修道。

新提拔的一群武将,自是心中跃跃欲试,想要请战,但这大殿中战功赫赫地李靖都没有开口,也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静等待着。而李靖自从上回攻打吐谷浑后,被利州刺史高甑生诬告谋反。虽然李世民最后清查弄清了事实真象,但李靖也明白自己若是功高震主,则是后患无穷。此后也是处于一种半退休地状态,此时自然也不会上前请战。

“陛下,我大唐距高昌七千余里,其中尚有二千里全是流沙。冬日里风寒似刀,能把人冻死;夏天则炙热如焚,能把人渴死热死。行贾至高昌,百不及一,我唐军习惯于内地生活,除非飞度,根本难以到达高昌城。既使来到高昌城下,粮草也运不过去,那样我大唐军马只能等着饿死……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萧这会儿站出来反对道。

一些文臣们也都纷纷同意萧的说法,太极殿里一片附和声。李世民却是不高兴了,他是在马上得天下地,自然对军事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像这些文臣们平日对处置政务,审理刑狱诸事,倒也能驾轻就熟。但对于两军交战之事,他可不会听从这些文臣的意见。

李世民在攻打高昌上是决意已定,然而在选谁来做行军大总管和各路总管的问题上他倒是有一分犹豫。程知节这样的莽汉虽然精力依然充沛,但这家伙不善于用脑作战,自是不在考虑当中。而其它武将像李靖年纪如此之大,他也不好意思再让老将军重新披挂上阵。

李世民稳稳地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俯瞰着他的朝廷大臣们,其实他也并非是无将可选,只是前往高昌作战确实与其他战争有所不同,这也是大唐军马第一次要长途奔袭如此远的地方作战,因此不得不多加小心。

李世民的眼神在诸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将军只见扫视了一番,结果一个人进入了他的眼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