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公子 > 147.赏赐

大唐纨绔公子 147.赏赐

作者:小卓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46 来源:笔趣阁

由于新年已近,关于抓拿刺客一事,李世民为了不影响百姓的过年心情,也没有大肆渲染,只是下诏各个地方官员严密行事,专门派遣一队羽林军负责此事。

长孙凛也是在与母亲拉家常之时偶尔听到的,事实上之前见到单爱莲之时,他或多或少已经猜出大概。从父亲这里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后,他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相当的棘手,难怪单爱莲会对他有这一类似于临终托付的请求。

若是之前的朔西坡事件,至少还有突厥和高儒风来做挡箭牌。而且战争结束后,也不会再有人去追究这件事情,毕竟连颉利都能被赦罪。只是这事并非是两国交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之事,刺杀皇帝可是要被砍头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长孙凛现在要面对的的问题是,他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长孙凛的意识里面,他是完全没有所谓的忠君思想,也不认为你是皇帝就要被尊为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也是知道的,因此在见到李世民之时他也不免要做出跪拜之势。

不过这也都不是真心诚意的,所以即使岳母单爱莲做出在别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之罪,在长孙凛看来也不过是一个执拗于复仇的可怜女子。没有赞赏但也没有贬义,他的立场非常中立,甚至对她有几分同情和敬佩,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任何一个女子能够有勇气去做的。

所以即便是面对这位自己诸多属下的女子,他也能心平气和的去与她谈话,甚至是答应她的请求。然而现在他能做的也只是静观其变,随机行事。好在之前大多数见过怜卿的士兵都以为高儒风那一刺将她给刺死了,即便是父母也只以为怜卿不过是怡情院的红牌。若是没有什么意外,他也能够不费力气去保住怜卿,只是单爱莲这个问题恐怕就难以解决。

正当长孙凛胡思乱想之际,马车已经停在了太极宫城门前。由于进入宫内只得走路进去,长孙凛便跟在父亲身后走了进去。这时也有不少官员业已来到。大家都互相施礼贺年。

自从裴寂和萧这两位老臣被李世民打压后,长孙无忌已升为百官之首。因此围在他身边的官员则是更多一些,更何况他身后地长孙凛不仅是未来的嫡长公主的驸马爷,而且这一年来连连立大功。

年头还在突厥沙场胁迫颉利,年末就到江南各地解除瘟疫之灾,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劳。因此其他官员们望着长孙凛的时候,也不再是将他视为长孙阁老的三公子,而是把他视为长孙郎将或者是将来的长孙阁老。长孙凛哪里懂得这些礼节,也就学着父亲那样做。一一拱手还礼。

而皇宫里也是被太监宫女装饰一新,大红灯笼在宫殿各处高高悬挂。彩门棚山上是姹紫嫣红的五彩绢花,掩饰在青松翠柏之中。临风摇曳,争奇斗艳。

平日里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今日也多了些节庆地欢喜气氛。李世民身着大裘冕,正襟端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山呼舞拜,“万岁”之声在大殿中久久萦绕。

李世民高高在上的望着文武百官,他已登基多年,自是不会为这每年都有的仪式而兴奋。反倒是去年年末地两件事情让他心烦不已,一则就是刺客至今尚未抓拿归案;另一则就是西域高昌国屡次冒犯大唐。

原来地处于今新疆哈密的伊吾王国先前臣服西突厥汗国,后来归附唐朝。高昌国王麴文泰便联合西突厥攻击伊吾。李世民行严厉责备麴文泰。征召其大臣阿史那矩来长安协商双边关系。麴文泰不让阿史那矩出使,另请长史麴雍前来谢罪。而高昌王国多次阻截西域各国向唐朝进贡。唐朝另辟一条南丝绸之路,途径焉耆王国,通向西域各国。麴文泰又跟西突厥联军进攻焉耆。东突厥汗国覆灭时,其境内地中原人多投奔高昌,李世民命麴文泰把他们送回来,麴文泰又藏匿不放。李世民既然被尊称为天可汗。自然对此事十分关注。他特意派遣魏征出使西域调查。了解虚实,摸准事情。然后采取对策。

魏征西域之行,展开穿梭外交,往返各国,劳累奔波,彻底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也掌握了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这高昌在西域各国中的地理位置最为重要,是通向天山南路、北路的出口,即中西交通孔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自西汉以来直至北朝,中原与西北民族都及笄经营这个军事和交通要地。

唐朝通过焉耆另辟蹊径,高昌则损失了过境贸易所带来的好处。麴文泰自然又急又气,心焦火燎,于是跟西突厥的乙呲陆可汗结盟,共同阻挡西域跟唐朝往来地商贸和旅行,拘留贡使,抢夺贡品,还侵扰唐地伊州和附属国焉耆,扣押从西域东逃返唐的汉人,罚做苦工。

李世民还想麴文泰能够悔过,征召他前来朝见。然而麴文泰却仗着自己山高皇帝远,以为自己本地险恶的地理环境自是能够稳守后方,加上西突厥的军事力量,他也不怕大唐敢派兵来此。因此数次声称有病,不肯启程。李世民再也抑制不住,怒火升上了顶门。再加上有碰上了刺客事件,他这个新年倒是过得挺郁闷的。

这时文武百官已经参拜结束,正在等待皇上发话,大殿内是一片鸦雀无声。然而李世民却是想事情想入迷了,没有意识到该轮到自己发话了。底下的官员刚开始还以为皇上是有何种安排,大家都傻跪在地上不敢动弹。只是左等右等却也没见皇帝说个话,便纷纷开始交头接耳。

站在皇帝身边伺候的李公公,这回也在注意到皇帝地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下面,猜出他可能思绪想到别地地方,便小心翼翼地提醒他道:

“陛下……陛下……”

李世民确实是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西域问题,甚至想到了该派谁去攻打西域。听到耳边传来太监的叫唤,他地心神这才回转过来。再见到文武百官皆跪在底下,便朗声令道:“众位爱卿平身!”

接下来还是按照往年仪式一样,命令宫中太监给殿内群臣赏赐各种吉祥之物,就如同一些公司过年老板给下属发红包一样。按理来说接下来该进行盛大御筵,皇帝百官一起观看管弦歌舞。然而李世民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他突然问了一声:“长孙凛长孙爱卿何在?”连续叫了两声,却是无人应答。

参朝百官是按照品阶依次而排,长孙凛这个最低的五品官员自是排在最末。他刚刚也是无聊之极,心绪也是飞到了九天云霄处,连皇帝的传令也没听到。直到旁边有人捅了他一下,他这才听到上面的叫唤,便赶紧走出队伍来,在中间处拱手答道:“臣在。”

李世民神色古怪的看了未来女婿一眼,然后说道:“长孙爱卿奉命前往江南,一举消灭肆虐江南的疫情,挽救了无数大唐子民。朕近日以来事务繁多,尚未对卿作出嘉奖,今日恰好百官到朝,朕倒想问问爱卿想要什么赏赐?”

长孙凛听了不禁愣了一下,因为平日里皇帝对有功勋的臣子都是自行做出赏赐,似乎很少做出此类空头支票。今日难道是新年喜庆,皇帝心情大好才问出此番话来。

虽然是空头支票,长孙凛也不敢在上面多填几个零,毕竟以他这个年龄得到太多必然会找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这大殿内已经有几双不友好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其中就有李承乾和李泰。

“陛下,臣此次奉命出使江南,并非为了自己的功名福利,而是为了使黎民百姓免于瘟疫之苦。更何况这次起到重要作用的并非是微臣,而是臣在之前奏折上写到的药王孙思邈和诸位大夫士兵。若是皇上要行赏赐,那么就将其赏赐给这些主要功臣罢。”长孙凛先是做出一番推辞,在儒家思想统治的封建社会,这种谦虚是很有必要的。赏罚分明乃是为君之道。其他人朕自然会另行赏赐,今日也是新年伊始,朕倒也想给你赏个吉利。说吧,凡是布帛功勋,朕都可以做出嘉奖。”李世民自是以为长孙凛只是客气而已,接着承诺道。

“陛下既然执意要赏个吉利,那么微臣也不推辞。这江南百姓乃是大唐子民,既然此次消灭了疫情,自然也就就下了百姓的性命,臣想陛下能赏赐我百姓的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