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公子 > 148.金书铁券

大唐纨绔公子 148.金书铁券

作者:小卓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46 来源:笔趣阁

长孙无忌听到儿子之言颇为无奈,他就不明白这三儿子难道就不能稍微低调一些,说话正常一点,每次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好在这大唐的皇上是他的姑父,不然这孩子就算有九条命也不够。

李世民却觉得这个特立独行的外侄倒没有令他失望,每次当他厌烦了陈词滥调之时,总能从长孙凛这里找到一些新鲜感。只是这次长孙凛的要求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便不解地问道:“爱卿,你这话的意思是?”

“陛下,我带去的三千名士兵中,在此次行动中因公殉职的是两百名,相对于县七成的死亡率来说,这是一个很低的比例。这是因为我们做足了一切的防范措施,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防范措施管用。所以当我们去到每一个疫情泛滥的州府,士兵们面对的也同样是死亡的威胁。

很显然我的士兵们没有退却,即使他们当中有人出勤不出力,肯定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心中都曾有过怯懦,但是事实证明,我们成功地阻止了疫情的发生。不可否认孙道长的医术和药物是医疗鼠疫的药方,然而真正阻止疫情传播的是士兵们。

这是一场比战争还恐怖的战役,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不是知己知彼的敌人,而是不曾了解过的瘟神。而那里虽然不是仅仅断胳膊折腿死人的战场,而是充满恐怖和恶心的地狱。注意,我刚刚所说的仅仅,没错,战场已经是够血腥的地方,然而上战场的士兵即便是死亡,也只是瞬间的功夫,没有太多的痛苦。

而我的士兵们见到的病人,从头部开始地,眼睛充血、面部肿胀。继而是咽喉不适,再然后,这些人就永远地从人群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内脏流了出来;有些人身患腹股沟腺炎,脓水四溢,并且发高烧,这些人会在两三天内死去。有的瘟疫感染者尚能苟延残喘几天,而有的病人则在发病后几分钟内死去。

我们所处理的尸体,并非是战场上那些只是血流遍地、缺胳膊少腿、但是体内还有余温的尸体,我们处理的每一具。都是开裂恶心、腐烂不堪,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死亡的尸体。”

长孙凛环顾了四周,发现有些文臣已经眉头已经皱了起来。而上面坐着的皇帝倒还是不动声色,认真听下去。他不禁洒然一笑。继续说道:

“绝大多数士兵们都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处理了这些尸体,才能换来更多人活下来,即使他们明明知道他们有可能变成下一个类似地例子。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会衡量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

然而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是值得的,即使是县只剩下几百个人,这样做也是值得的。要知道在战场上不救助自己受伤地战友的队伍必将招到失败,大家都缺乏一种信任和凝聚力。同样一个国家若是不救助自己受难地百姓。那么这个国家也必然招到祸难。

所以。看在士兵们现在依然在江南各府救助每一个大唐子民的份上,臣希望皇上以后若是要降罪一个人之时,想想每一条人命活下来之不易。”

长孙凛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段话,其实有三个目的:第一,告诉李世民江南所发生的状况以及每个参与抗疫士兵的功劳;第二,提醒这些在长安高枕无忧的官员,在江南还有一群士兵们因此没法回家过年;第三。给皇帝打下一注心理针。告诉他每一条命来得都不容易,不要随便滥杀人。

李世民听了长孙凛一番言论之后。也是沉思了一段时间。他或许想到了曾经被太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刘文静,又或许想到了自己龙颜大怒之下杀害地几个官员,但是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即将会杀害地人。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他们虽然觉得长孙凛说的有道理,但大过年的怎能说这等话题呢?老夫子孔颖达走出来开始为皇上歌功颂德:“陛下自然是爱惜百姓,自古难得的明君。若非犯有大罪,陛下怎会草菅人命?”

“古人曾云:勿以一眚掩大德。望陛下三思,勿以一怒伤人命。”长孙凛没有回答他的设问,而是做了一番总结。

“勿以一怒伤人命!”李世民沉吟半响之后,便对着身边的李公公低语了几句之后,李公公答应了后便转身走入内殿。李世民便朗声说道:“爱卿借赏以进谏,朕就赏你一块金书铁券,以嘉奖爱卿这次救助我大唐百姓性命。”

长孙凛这时则是好奇所谓的金书铁券是什么东西,而其他在朝地大臣都在纷纷议论,如此看来是一件好东西,不然大家也不会有那么多想法。

而后百官和皇帝也都开始讨论一些吉利之言,时近中午,太监也拉长这声音宣布元旦朝会结束,除了长孙凛留下来以外,其他人等可到凌烟阁等候新年筵席。

百官们纷纷施以大礼后退出大殿,半响过后,这大殿上就剩下李世民和长孙凛这一对丈婿。长孙凛还在纳闷着自己怎么会被留下来,这时李公公则捧着一个东西匆匆走入。

“长孙郎将,请跪下接旨。”李公公正儿八经地说道,在长孙凛跪下来后,李公公又说了一串生涩难懂地歌颂皇帝的陈词滥调后,便将手中之物颁予长孙凛。

长孙凛懵懵懂懂地接过了这个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上面有卷词黄金镶嵌地东西。只见上面写着:

“钦赐谏议大夫暨归德郎将长孙凛金书铁券,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他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原来这个金书铁券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是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这可是个好东西啊,长孙凛心里不由得兴奋起来,对于他而言这便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李世民看到这个未来女婿的笑容,也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之所以能够容许长孙凛的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最主要是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不仅仅是因为他最疼爱长乐这个女儿,而且更是因为亡妻的临终托付。

“这份赏赐满意否?”

长孙凛正在仔细观赏着这个传说中的玩意,听到上面皇帝的问话,这才反应过来,他便作了一个叩谢礼说道:“多谢陛下!”

在长安的一百零八个里坊中,四列坊可以说是最短的一个民坊。大约只有五六家人居住在此,而且皆是不错的小康家庭,而一座民宅里此时也是洋溢着节日里浓浓的喜庆气氛。

李世民在新年伊始之时赦免了数百名宫女出宫,并且允许一些有亲人在京师的妃嫔才人回家省亲,因此武家今年也有了一个一家团圆的新年。

“大姐,你在宫中好不好啊?!”三娘睁着漂亮的大眼睛,好奇地问着。虽然又长大一岁了,可是还是像个孩子似的,手里正抓着一串糖葫芦,嘴里还在咯噔咯噔地嚼着。

武顺看到她这般模样,不由咯咯地笑了笑,然后伸手用手绢为三娘擦拭她嘴角边上的黏黏稠稠的浆液,拍了拍她的小脸蛋说道:“过了一年了,三娘可要变成大丫头了,怎么还是这般孩子气?”

“哼,凛哥哥说过他最喜欢三娘像个孩子似的,三娘不要变成大丫头,不然凛哥哥以后就不认识我了。”三娘偏着小脑袋,扁着嘴唇儿倔强地说道。

武顺惊讶地看了三娘一眼,便疑惑地问着在一旁的二娘道:“三娘自小可没这般缠过一个人,这长孙凛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让这小家伙这般记挂他?”

二娘的表情似乎有些古怪,她只是浅浅地笑了笑,说道:“大姐,你在宫中总是会有机会看到他的,最近这街坊邻里不都在传他的事情,你不也曾听说过吗?”

“我说,我说,凛哥哥最会讲故事给三娘听,有灰姑娘,有海的女儿,还有白雪公主,三娘最喜欢听了。而且他比其他哥哥长得都好看,三娘最喜欢凛哥哥抱了。”三娘倒是把长孙凛的优点记得清清楚楚,她说完后还嘟着嘴对二姐说道:“二姐,你说要带三娘去见凛哥哥的,怎么都过年了三娘也没见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