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没时间了快上车 > 第五十五章 王莽恭谦未篡时(三)

乾隆一脑门子游园心思,给尤明堂搅得干干净净。

有清一代对上这种邀名买直,犯颜进谏的老臣,其实有很多种对付的方法——毕竟这天下人都是皇帝的奴才,说错一个字就能开一场文字狱。至于所谓的史笔简直是笑话,做史官的都是包衣,朝廷还动不动**毁书,到了四库全书的时候那才叫一个顶峰。

只是人虽然好处置,可是兴致没了可不好补。尤明堂这一闹,甚至连累的两个和硕亲王报告完了政务,皇帝连宴都没赐,便匆匆告退。

按照旧例,皇帝来到山庄之中,必然要接见蒙古王公并赐宴。什么蒙古王爷,红衣黄衣大喇嘛,和硕亲王都得赴宴,以示恩宠。结果被尤明堂这么一闹腾,原定招待四位东蒙古王爷的午宴压根就没举办起来,庄亲王和亲王二人告退,乾隆也气冲冲的回到后宫那边去。

从延熏山馆正殿后照壁绕出来,却是和佛堂隔壁的又一处院落。中间池水假山,横穿一条小溪,活水绕廊穿房而去。四周房舍环廊,朱栏内俱是大玻璃窗,里边挂着蝉翼纱。

乾隆随驾的后妃都住在这一个院子里,东厢住着静妃陈佳氏(陈静颜)、淳妃汪氏,北边正殿挂着“静云幽深”的匾额,是皇后起居的正殿。西厢一溜也有十几间,住着贵妃那拉氏和钮祜禄氏。

西厢两个人平素爱热闹,在北京大内宫中养着各种鸟、猫和狗,但皇后爱静的,既住一个院,少不得将就着。乾隆到这边的时候,皇后正在考教阿哥,静妃虽然得宠但却被排挤的厉害,因此干脆也不凑块儿,只有那拉氏、钮祜禄氏和汪氏都正在钮枯禄氏房里抹纸牌,汪氏眼尖,一眼瞧见乾隆带着王礼进来,忙道:“主子进来了!”偏身便下了炕。纳兰氏和钮祜禄氏也忙丢牌下炕,整鬓振衣趋出,一溜快步趋到静幽堂丹墀下跪了,莺声燕语请安:“主子吉祥!”

“起来吧!”乾隆含笑点头,用扇子虚点一下,问道:“你们又在开纸牌了——你们主子娘娘呢?汪氏,你是掌厨的,皇后天进了多少膳?”汪氏随众起身,蹲了双福儿回道:“主子娘娘今儿特高兴,进了两块春卷儿,一碗粳米粥,进得香,说奴婢的小菜拌得好呢!进过膳,又说闷,要查考阿哥们功课,将阿哥们叫了进来——您听,这是在教他们说国语呢!”

乾隆仔细听,果然东暖阁里有人说话,却听不清爽,便往里边走,笑道:“皇后只中意郑二的菜,朕觉得也平常,倒爱进你制的膳。怎么,到郑二那里学手艺了?”

汪氏抿嘴儿笑了笑,小声说‘主子竟是神仙,一猜就中!郑二跟我说,别的不传,只传拌小菜,每样都要用点腐乳,腐乳里还要兑点别的人想不到的佐料,娘娘才爱用……”说到这里便打住。乾隆止住步,笑着侧耳道:“法不传六耳啊?悄悄说给朕听听!”汪氏用手卷成喇叭形细声说道:“花椒糖水一匙。”

钮祜禄氏和纳兰氏都觉她僭越轻狂,对视一眼,都撇了撇嘴唇儿。随着乾隆进来,皇后富察氏已经得报,亲自迎出暖阁来。乾隆果见大阿哥永璜、二阿哥永琏,三阿哥永永璋,跪在炕前,一个牛高马大的乳娘抱着四阿哥永珹,站在炕边。

乾隆点了点头,问阿哥们,“这阵子朕忙,查考功课都没来得及。张照老了,你们移到宗学读书,听说永璜还学会了唱青衣,永琏学铜锤?你们可真出息了!朕在你们这岁数,一天要练两个时辰功夫,平常侍卫都不是朕的对手,还要读书写字四个时辰,哪有玩的辰光?仔细着,明儿朕叫侍卫们和你们过招儿,当众出丑!”

皇后忙替他们圆场,说道:“阿哥们还是好的,跟着太监管着,每日应时上学,如今四书都能背了。唱青衣的是十六叔家小三儿,唱铜锤的是他五叔(弘昼)家老大。下人也有‘老三老四’叫的,就混了。宗学那边他五叔管着,一向是不怎么严,龙生九种,什么乌龟鳖鼋的也就有了。回京我自然请旨料理,三服以内的宗亲哥儿们,还是扎扎实实寻个好师傅,进毓庆宫读书。不的正经书没读上,倒沾惹一身花花公子味儿,那可怎么好?”

乾隆皱着眉头嗯了一声,说道:“朕也想听听你们的国语(满语),永璜你先说:布达,布达是什么?”

“回皇阿玛,布达是饭。”

“宫室呢?”

“鄂尔多。”

“狡猾。”

“沙克珊。”

“疼爱怎么念?”

“……”

“大麦呢?”

“……”

“黍呢?”

“……”

“混账东西!”

皇后见乾隆兀自气得挥扇不止,温声说道:“皇上您这又何必,孩子们还小,也给他们个学习的时辰才是。本来也是,如今满人还有几个会说国语的?当年鄂尔泰是讲得最好的,他的三个小子连‘按班’(部院大臣)是什么,一问就懵懂了,他也气得发昏。其实要问四书五经,还是知道的不少。外头那些落魄旗人,谁还学国语呢?再说了,两个贵主儿都在跟前,也要给儿子们存些体面……”

好容易才劝得乾隆消了气,叹道:“唉……朕还不是为他们好?他们这个阿哥当得太舒服了,当年朕跟圣祖爷,才六岁,每天四更就起来,不但学国语还要学蒙语!学不会不能进早点!现在这是怎么了,斗鸡走狗、串胡同、会朋友,真和民间说的,一代不如一代了……这是咱们大清的祖训。告诉他们,一年之内学会满语,能用国语写策论,不然,朕连贝勒也不封他们!”

皇后见乾隆脸色霁和,遂笑道:“从北京到承德,皇上还没接见过儿子们,今儿一见就劈雷火闪一顿发作!这会子您已经平气,我还要劝您一句,您见臣子们比先帝耐性得多。虽说是严父,自家身子骨儿不是更当紧?——把个小孩子都吓哭了。”

“这是祖宗家法。”乾隆笑道,“圣祖爷抱过我,没有抱过先帝,先帝从来不抱我,抱过永琏他们,朕也一样,将来有了孙子,朕也抱。膝上弄孙,膝下抱子,晓得了?——对了,还有什好东西,原说拿给你们看看的,一发脾气也就忘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叠纸,道:“这是西洋、东洋各国的,还有老五下江南带回来的稀罕物件、蒙古王爷们的贡单汇总儿。你瞧瞧,有可意的或者赏人要用的留下些,余下的除了赏人的都要入库,入库了再往外调,就麻烦了,又要记档,招人眼目。”说罢将纸递给皇后。富察氏看时,只见上面写着:

八旗福寿膏五千盒大珊瑚珠七百三十九串照身大镜二百面奇秀琥珀二百四十块大哆罗绒一百五十匹中哆罗绒一千匹织金大绒毯四十领鸟羽缎四十匹绿倭缎一百匹新机哗叽缎八十匹中哗叽缎一百二十匹织金花缎五十匹白色杂样软布两千九百匹文采细织布一百五十匹大细布三百匹白毛里布三百匹大自鸣钟十五座大琉璃灯十盏聚耀烛台十悬琉璃盏异式一千八十一块丁香三十担冰片三百二十斤甜肉豆蔻四十瓮镶金小箱十只蔷薇花油、檀香油、桂花油各十罐葡萄酒二十桶大象牙十支镶金马铳二十把精细马镜十把彩色皮带二百佩精细马铳中用精细小马铳二十七把短小马铳一百把精细鸟铳十把镶金佩刀二十把起花佩刀四十把镶金双利剑二十把双利阔剑二十把照星月水镜两执照江河水镜两执。

……

富察氏只看了一页,用手翻翻后边,却都是日用杂品,什么金海棠花福寿大茶盘、金福寿盖碗、盆景、周云雷鼎、周父癸鼎、雕花箱子、紫檀大柜等等,密密麻麻数千种,都缀有进贡国国王名姓、数目、字太小不易细视。

见那拉氏、钮祜禄氏都巴巴地看着,皇后一笑,将贡单递过去,对乾隆说道:“都不怎么合我的意。跟着我的这些丫头也都大了,每人再赏她们一件织金花缎,有五六匹也就足够用的了。我不爱花花绿绿的,汪氏他们年轻,可以多挑点。不过这八旗福寿膏是什么东西,听着名字怪气派的……”

“八旗福寿膏啊?”乾隆想了想,反应过来,“那是老五这次带回来的贡品。这事情说来话长,不过这八旗福寿膏确实是个好东西。”

“哦,竟是五叔搞出来的贡品吗?臣妾还真想试试。”富察氏笑着说道。

“这事儿简单,”乾隆挥了挥扇子,笑着说道,“老五带回来了五千盒,你这宫里留五百盒,其他人也一人赏一批,贵妃三百,妃二百,各品级依次递减,人人有份。这是他那个内务府七司衙门搞出来的东西,用的好了,叫他们再进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