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百一十章 全民皆兵(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一十章 全民皆兵(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而且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因为体量实在太大,人均统治成本要比其他国家高不少,同等人口所能支持的正规军数量因此要低得多,只是兵力总数较多而已。在这个基础上,成体系的民兵制度消失后,军事人才遴选面就太小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如果李晖不将民兵制度建立起来,对外战争的时候还好,以中国正规军的数量加上基本的预备役就足以撑到将完全是外行的平民训练成合格的士兵,但如果是大规模内乱的话,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各方势力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慢慢训练,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白白送命,而且因为能打的还就是那些原来当过兵的人,在残酷内战中难免大量消耗,导致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幅削弱,如果外敌趁火打劫,那可就不妙了。

还有一点则是,正规军因为身处体制之内,受朝政**的影响很大,如果烂到了要改朝换代的地步,正规军弱成什么样都有可能,而民兵的素质相对稳定,当朝廷官府烂掉之后,他们的战斗力往往反而比正规军更强,而能够成为挽救华夏的中坚力量。比如汉末三国起家时都是民兵的性质,宋朝的岳飞也是民兵出身,甚至清末官军烂到不堪一击、靠团练才多撑了几十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而在民兵制度推行下去之后,李晖又惊喜地发现,除了给长远的未来加一道保险,以及树立尚武民风。培养纪律观念等不难想到的作用之外,民兵制度在对付新国土游击队的时候起到了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奇效。

而对于国内外敌人无奈之下采取的一些“不对称打击”手段,诸如刺杀基层干部、绑架杀害平民制造恐慌等等,民兵们更是构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据不完全统计,在那些民兵体系完全建成的先进地区,针对中国基层干部群众的袭击就算把伤亡的平民也算进去,交换比也超过了5:1,也就是说,平均要死超过5个犯罪分子,才有一个中国平民遇难,谁能耗得起啊?

更重要的是,有民兵坐镇,甚至很多平民本身就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就算遇到袭击也不会恐慌,敌人的目的就完全没法得逞了,民兵制度与其说是为了强兵,还不如说是为了强民,具备了勇敢、坚韧、团结、勤俭这些优秀品质的华夏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而对那些国内外的敌人来说,正面战争打不过华夏国防军,那些鬼蜮伎俩也没有作用,自然就只能是要么投降、要么去死了......

除此之外,墨门还通过民兵组织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力,这对于各种政策的推行有很大的帮助。要知道李晖领导的华夏革命并非是通常的“先是人民有了革命的需要,然后才发动革命。”这样的顺势而为,而是在条件远未满足的情况下,依靠着强大的外力硬生生推翻旧政府,然后再利用掌握的国家机器来自上而下推行改革,等于是强行改造华夏,没有足够强大、忠诚可靠而且无处不在的暴力机关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换个角度来看,一般的革命总会代表某个或者某几个阶层的利益,而李晖所发动的乙未革命所代表的阶层当时还根本就没出现(个别人物已经有了,但数量实在太少,还远不足以形成一个阶层。),得要等到革命胜利后自己培养,也多亏有系统的帮助,否则这条歧路无论如何都走不通。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有了系统的帮助,李晖才敢走如此激进的革命路线,否则他十有**会改良路线,这才是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最为现实的近代化路线,只是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中国人民所需付出的代价也要大得多......

因此别看华夏共和国现在好似烈火烹油,但实际上政权的根基非常薄弱。现在的墨徒虽多(1895年年底就突破了百万大关,而半年以后这个数字又多了六七十万,加上墨众的话,总数不下500万。),但大多都只是老实听话、上面叫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已,真正有那个觉悟的少之又少。也许要到多年以后,中国的工人与新型知识分子的群体都充分壮大了,李晖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在此之前,李晖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对敌对势力残酷打击、力求斩草除根的同时,也想方设法保证政府的廉洁和高效,因为李晖深知中国百姓对廉洁政府的偏爱,只要干部能够与之同甘共苦,就算日子难过,他们也能咬牙坚持下去,而李晖所需要的,恰恰就是国内不乱,让他的社会改造一点点见效。

领袖清廉俭朴,下面的干部未必就会廉洁奉公,但如果领袖都奢靡浪费,那么一定会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从举兵起义开始,李晖在个人生活上就一直相当节制,身为一国之尊,生活水平也就比全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略高一点,而且从来不用任何奢侈品,也一直严防浪费。

李晖一向不怎么注重物质享受,做到这些并不是很困难,但他觉得,刘兰馨作为官家大小姐自小就生活优裕,就未必能够忍受这样的生活了,而没有盛大婚礼、仅仅请刘步蟾夫妻和严复这个媒人过来吃顿饭的方式也很难让人接受。李晖之前说要互相观察六个月,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担心如果先定下婚事、到时候再因为这些问题闹翻后会很难办,还不如在此之前先将这些可能的分歧都摆出来,能够忍受就一起过,不能的话,李晖就继续当快乐的单身汉好了。

但刘兰馨的表现却出乎李晖的预料,后来面对李晖的疑问,她笑着解释道,“虽然叔叔待我如同己出,可我也不能太不识分寸吧?在英国留学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不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风俗,适应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你真以为我没吃过苦啊?何况这儿也不是一点享受都没有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