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做最坏的打算(上)

不过,这只是最好的期望,李晖在尽量争取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为了应对可能的世界大战,华夏共和国的工业发展计划进行了大幅调整,比如1910年的钢铁产量指标由1500万吨增加到了2000万吨,为此除了本钢二期三期工程要加快建设之外,邯郸、马鞍山、莱芜、复县、包头这五座大型钢铁厂也都加快了建设进度,而原本要到1916年才准备完成的“十五万公里铁路”也要提前五年完成,就算今年的领土扩张就顺便新添了2万多公里的铁路里程,压力也仍然很大。

为了配合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华夏政府大幅推迟了将初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原定时间表,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内,国内大部分孩子在小学毕业后还是只能进技校学习各种工作技能,而高中的扩招同样被紧急中止,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等专业学校的扩建和新建,以便可以尽快地培养出大批熟练工人满足快速工业化的需要。

在长期来看,这样做无疑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是会大大延缓中学教师的培养进度,二是会压制下层子弟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阶级固化,因为有钱人的孩子就算成绩一般,也可以由家里出钱自费读书,而穷人家的孩子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响应政府号召去技校或者中专了(好在李晖一直对成人教育极端重视,多少起到了一点弥补作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像历史上苏联以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为重点一样,说白了还不都是被恶劣的外部环境给逼迫的?如果只考虑经济民生,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和威慑,苏联只怕不用等到后来解体就早被灭亡了......

当然,中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比苏联要安全一些,李晖又有系统这条金大腿可抱,因此不必做到那种程度,而跟历史上建国初期因为海军力量弱小而被迫花费高出数倍的代价优先在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建设工业基地不同,现在的中国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大海军守卫海疆,所以一直是优先发展沿海和沿江地区,即使现在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李晖的选择也不是将工业内迁,而是进一步扩充海军。

当然,主力舰暂时是不可能再建了,八艘标排两三万吨的巨舰对于目前还远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跟上一次海天级装巡全都高价出手不同,由于无畏舰时代的到来,被淘汰下来的墨子级战巡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冷遇,除了日本海军咬牙买下两艘之外,剩下的六艘全都无人问津,最后只能拆了回炉,只有以祖师爷墨子命名的首舰进了刚刚建成的中国海军博物馆而幸免于难。这样一来,中国海军的经费自然就比当初更加紧张,除非李晖下令进行全国总动员,否则至少几年之内是肯定不可能再增建新的主力舰了。

主力舰不能加,那就加辅助舰,已经萌生退休念头的海军大臣刘步蟾三天两头到女婿家串门,想要在自己退休之前尽可能地再为海军做些事情。而李晖在墨西哥湾大海战后也发现目前中国海军的舰种当中,战巡跟轻巡之间存在一段较大的真空,于是便设计了一款标排10000多吨的重巡洋舰,这款战舰采用了全中轴线布局、配备有4座双联装210mm主炮,而其最大航速更是接近30节,可以很好地弥补战巡和轻巡之间的真空,让中国海军更加无懈可击。

按照计划,这款将以中国古代名将(是真正的名将如韩白卫霍,也包括那些既是猛将也是名将的牛人。)的重巡洋舰将于1909年底、或者1910年初交付海军,还是八艘。然后再过三年,李晖将会将自己目前最满意的那件作品拿出来亮相,那是在胡德级战列巡洋舰基础上优化而成的真正巨无霸,标排不下四万吨,燃油锅炉和406mm巨炮等新技术也将得到应用......

那时已经是至少五年以后了,中国的国力、特别是工业实力至少能翻一番,就算是这样的巨无霸,也完全养得起,国内的海军基地和重要港口也应该完成了进一步的扩建。而且给西方列强五年时间追赶之后再将其推出,造成的恐慌也会减少许多,说起来,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点,再加上海军基地暂时还达不到要求,李晖就直接将这款作品拿出来了,而不会将传说级战巡这款明显有所保留的过渡型号拿出来对付美国海军。

“其实只要这次战争不演变成世界大战,等到五年之后,不管这场战争是一直打下去还是中途停战,中国钢产量都应该是世界第一了吧,就算跟西方翻脸也没什么好怕的了......”,李晖一脸自信地轻声笑道,不过他也知道,就算如此,跟西方世界的决战还是不宜太急,这不仅仅因为时间站在中国这边,越往后拖、中国的胜算越大,还由于这样的超常规工业发展就和历史上的斯大林模式一样存在着不少的隐患。

事实上,仅靠建国后前十年培养的人才,就连完成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都很勉强,更不要说是拼命推动工业化了,那么后者所需的人才是哪儿来的呢?自己培养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如果只算那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岗位,数量甚至还没留用的生化兵多,更不能与大量聘用的外国工人、主要是日本工人相比。

在三国大战爆发之前,侨居中国的日本人数量已经不下500万,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要知道目前日本政府统计在册的入籍人口总共也才不到3500万(由于甲午战争失败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日本人口比历史同期少了很多。),也就是说不到七个日本人里面就有一个在中国工作,而且这500万日本人几乎全都是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