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做最坏的打算(中)

正是依靠着这么多日本侨民寄回国内的无数华元,日本政府才能提前还清战争赔款、并且开始以比甲午战争之前还快的速度推动国家的近代化。但是,这么多的年轻人跑到国外,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足以动摇日本根基的负面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自然是日本国内人口结构的急遽老龄化,以致于很多原本都要年轻人来干的工作都只能用中老年人来凑活,但是即便日本人再吃苦耐劳,年龄毕竟不饶人,原始积累时期日本资本家的剥削又极为残酷,导致大量的中老年工人不堪承受而普遍地积劳成疾。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1906年日本国内的平均死亡年龄比甲午战争之前减小了超过五岁,考虑到医疗卫生水平在这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可想而知这有多么地不正常。

日本如今的人口比历史同期少了超过1200万,除了甲午战后前几年时间里国内缺粮的影响外,与40岁以上人口普遍性地过早亡故也有很大关系。也正因为这个因素,日本日本国内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很快就被遏止住了,随后还迅速出现了明显的回潮,而如果将侨居中国的日本也算进去,其整体年龄结构更是年轻得可怕。如今在日本国内,就算是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找到50岁以上老人的也不到十分一,甚至不少穷地方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恢复了将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送入深山自生自灭的陋习......

虽然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是在年轻人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中老年人的革命又怎么可能成功?要知道,就连日本如今已经大大萎缩了的军队,这几年里也开始为招不到人当兵而发愁呢!

何况日本政府就算在甲午战败后威信扫地,也仍然保留着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对内镇压能力,在这十年里日本国内的武装暴动超过3万起(还没算上个人行为)、参与的总人次有好几百万,其中最大的那次有好几万人参加,却没有一次起义能够坚持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这也因为日本自古以来形成的畏强凌弱的民族性格导致大多数的暴乱者不敢与当权者作斗争,却将施暴的对象定在了那些更加弱小的目标身上,这种比当局还要混蛋的起义军,能够成功才叫没有天理!

死亡率大增,人口增长自然快不起来,但如果要说影响日本人口增长的最大因素,那其实还得怪太多的年轻人去了中国。

要知道,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来华做工人的,在攒够积蓄回国之前基本上不可能结婚,婚龄经常会被推迟七八年、甚至更多时间,而那些在中国结了婚的,则基本都入了中国籍而不再是日本人了,他们生下的孩子自然也不会成为日本的人口......

这影响就太大了,500万年轻人,几乎占了日本黄金婚育年龄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育龄女性更是几乎达到了一半,这人口增长怎么快得起来?

说起来很有些讽刺的是,随着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大量死亡,而大量年轻人又推迟婚育,小孩自然也大为减少,导致日本国内的抚养比大幅下降,结果意外地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让日本经济开始加速腾飞,尤其近代化进程更是愈发加快(老年人死得太多削弱了守旧力量,对此也有不小的帮助。),老天可真是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不过,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了缠绕在中国这棵苍天大树上的一根藤蔓,虽然看上去也长得颇为粗壮了,但只要将其从中国身上扯下来,立刻就会瘫倒在地爬不起来,经济数据再漂亮也没什么鸟用。因为现在日本超过一半的农业、超过三分之二的矿业和几近八成的工业全都是为中国服务的,一旦中国市场突然对日本关闭,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子,想想都让那些日本的明白人不寒而栗。

何况在三分之一(而且还是最优秀的那三分之一)年轻人都跑到中国的现状下、日本政府就算有了二心也没什么用,没年轻人、就没法扩军、不扩军怎么摆脱中国的控制?如果那些侨居中国的日本年轻人还对日本忠心耿耿的话,伊藤博文等人或许还能做点文章,可是就算目前日本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大有起色,跟中国、至少是中国的那十几个重点发展的工业城市也还是无法相比,如果不是中国入籍实在太难,那500万日本年轻人中只怕超过一半都已经变成了中国人......

因此,现在的日本国内就跟后世被美国爸爸驻军的时候一样,从上到下几乎清一色的全是亲华派,就连一手炮制出这种局面的李晖对此都深感惊讶。

不过,事物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在日本对中国严重依赖的同时,中国经济、至少是中国工业也同样离不开日本人了,严格地说,是离不开那500万来华工作的日本人,因为在国内普通技工仍然来不及培养的现状下,正是因为利用了基础更好的日本人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中国工业规模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前列。

1906年的时候,李晖让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秘密评估,结果显示,一旦将在华日本人全部赶回去,中国超过一半的重工业、接近三分之一的近代航运和不下四分之一的铁路运营都将停摆,甚至就连一部分军工企业也将因为上游行业产量萎缩而无法正常开工。本来这并不是大的问题,因为李晖早就准备好在义务教育普及后逐步用自己人将其替换掉,但是现在李晖因为三国大战的爆发而改变了计划,这项工作就只能向后推迟了,而且为了留住那些人生大事已经不能再拖的大龄工人,堪称世界最严的入籍条件也将不得不适当放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