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42章 突然发难

帝国争霸 第42章 突然发难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8月12日夜,帝都首辅官邸。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整天,上午是外交会议,下午是内阁会议,在吃了晚饭之后,来的全是军方的将领。

不过,还有留下来吃晚饭的国防部长。

只是,晚上的会议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罗佑宾也不知道。

就像往常,他只能吩咐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在首辅、以及参会的将领与官员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即提供服务。

要说,也就是端茶倒水,以及安排好通常在11点30分送过去的宵夜。

罗佑宾也很是感概,而且知道按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大家就别想有半点清闲了。

这持续了一整天的会议,都跟昨天发生的事情有关。

8月11日的凌晨,联合部队按预定计划把“铺天盖地”行动推进到第二阶段,也就是开始进行重点清除。

该阶段主要就是打击伊军的远程武器,尤其是“飞毛腿”这样的战术弹道导弹。

在凌晨的第一波轰炸行动中,帝**队投射了500多枚巡航导弹,出动近400架作战飞机对伊拉克境内的,所有已经探明的导弹发射阵地,尤其是固定部署的弹道导弹发射架进行了多轮高强度轰炸。

至于轰炸结果,反倒没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这也是开战之后,帝国空军首次大规模,集中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弹药。

在首轮突击中,充当主力的16架“攻-11”隐身攻击机,以及44架“战-16a”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总共投掷了200余枚,总质量超过100吨的激光制导炸弹,至少摧毁了174个目标。

相对于之前几天的狂轰滥炸,精确制导炸弹的使用比例提高了近十倍。

此外,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雪”部队还投射了上百枚反辐射导弹,摧毁数十台防空雷达。

也就是在“雪”的掩护下,“战-16a”才能够深入伊拉克境内,轰炸得到严密保护的弹道导弹发射阵地。

总体来说,精确制导弹药的打击效率在此战当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要说的话,也就是精确制导炸弹储量严重不足,而且只有少数几种在近几年生产装备的先进作战飞机能够挂载与使用,大部分在新历140年以前服役的作战飞机,都无法使用精确弹药。

按照计划,接下来就是由“战-16a”充当主角,猎杀弹道导弹发射车。

此外,联军的空中力量将继续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特别是军事基地,以及共和国卫队进行重点轰炸。

虽然按照联合部队司令部的预测,能够把空中打击时间缩短到15天,提前半个月发动地面战争,但是总参谋部并没有批准这份计划,仍然要求按原计划确定的30天来安排空中打击行动。

原因就是,需要用30天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

只是,到昨天上午,情况突然发生了转变。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之下,迢曼当局就发表了一份措辞非常强硬的声明,要求以梁夏为首的联合部队无条件停止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尊重伊科人民的选择,并承诺从波沙湾地区撤军。

这等于要求梁夏帝国放弃波沙湾。

随后,迢曼当局召回了驻梁夏帝国的大使。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西陆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陆续召回了驻梁夏帝国的大使。

当时,迢曼当局还发来外交照会,要求梁夏帝国在24小时之内停止军事行动,并且承认由伊拉克与科威特人民进行的公决,不然就将与梁夏帝国断绝外交关系,驱逐梁夏帝国的外交人员。

迢曼当局根本就没有要谈的意思,而是直接把梁夏帝国逼入死角。

按迢曼当局发来的外交照会,科威特的归属与主权,由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所有公民进行投票表决。

这个提议,等于承认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

伊拉克有2000多万人,科威特只有不到300万人。在萨达姆政权的鼓吹之下,几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觉得,科威特原本就是伊拉克的一个行省,因此出兵吞并科威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样的表决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伊拉克军事入侵在先,凭什么要求联合部队停止军事行动。

哪怕举行公投,也要让伊拉克先撤军!

总而言之,迢曼当局根本没有协商的意思。

要说的话,因为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所以连最后通牒都算不上。

结果就是,在昨天晚上,周涌涛下令召回了驻迢曼帝国,以及驻其他西陆集团成员国的外交人员。

也就只比迢曼当局发来召回晚了几个小时而已。

随后,周涌涛亲自给所有盟国领导人,以及出兵参与联合部队的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了电话。

忙到今天凌晨,给几十位国家领导人,周涌涛把同一番话说了几十遍。

主要就是,挑明帝国在此事上的基本立场。

肯定不会妥协,哪怕跟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直接交战。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能够谈就继续谈,要打也奉陪,任何性质的恫吓与威胁对帝国都没有用。

在关系道义的事上,帝国绝不会妥协!

休息4个小时,周涌涛就召集外交大臣等主要外交官员,召开了外交系统高级会议。

显然,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稳住外交。

虽然说有几十个盟国与友好国家,但是在迢曼帝国无端指责的情况下,帝国得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通过外交行动占领道义制高点。

只是,在科威特这件事情上,还真是扯不清道不明。

在历史上,科威特确实是伊拉克的一个省。

上次大战期间,梁夏帝国攻占波沙湾之后,为了增强对波沙湾的控制力度,也为了打击前宗主国,布兰王国在当地的影响力,通过军事占领强行把科威特分割了出来,并且扶持了现在的科威特王室。

为此,还由帝国皇帝册封科威特国王,并为科威特王室提供安全担保。

这个安排,还跟忒尔共和国有关。

一个四分五裂的穆阿族,明显更加有利于忒尔共和国在当地重建殖民统治秩序,也就更符合忒尔共和国的利益。

至于迢曼帝国,为了维护与忒尔共和国的有好关系,并没有表示反对。

战后,科威特也是依靠跟梁夏帝国的关系,才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至于发现油田,那是后来的事情。

在让科威特独立出来的时候,梁夏当局的意图,其实只是希望在波沙湾地区获得一块牢固的立足之地。

简单的说,就是把科威特当成了控制波沙湾的军事要塞。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因为有了科威特这个立足点,所以帝国当局对伊拉克一直都不太感冒,也由此酿造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要扯的话,关键就一点。

在独立建国时,伊拉克当局承认科威特同样是独立国家,并建立外交关系,等于放弃了领土诉求。

至于现在的侯赛因政权,那是靠政变上台。

这也是帝国在外交上进行反击的主要理由。

哪怕侯赛因是通过政变上台,只要宣称自己是伊拉克唯一的合法政权,就应该继承前政府的衣钵。

关键还有,在侯赛因上台时,科威特已经是得到全球公认的独立国家。

如果每个新政府在上台后都推翻一切,这个世界就彻底的乱套了。

再说,迢曼帝国与西陆集团的其他成员国同样承认了科威特。

现在,还拿科威特说事,明显是无中生有!

只是,外交努力显然无法化解当前的危机。

要说的话,任何手段都无法化解当前危机。

也就在上午的时候,军情局送来了一份绝对可靠的情报。

昨天晚上,迢曼帝国就已经开始进行战争动员,至少有120躺列车开始向骆沙民主共和国东部边境地区运送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而且所有主力部队的官兵,都收到了立即归队的命令。

迢曼帝国,已经开始为战争做装备了!

此外,西陆集团几个主要成员国也在进行动员。

骆沙民主共和国的60个常备师都已进入战备状态,空军加大了在东部边境地区的巡逻力度。

即便是在北夕落洋,局势都已经万分紧张。

同样是在昨天晚上,以迢曼海军为主的西陆联合舰队的200多艘战舰,几乎在同一时间出港。

关键,这些战舰原本部署在从东陆心海到威敬王国的十几座海军基地里面。

这是海军!

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么多的战舰绝对不可能在同一个晚上出动,只是让官兵归建就需要好几天。

此外,在今天凌晨,有10多架迢曼帝国的远程侦察机出现在了斯卡帕湾附近。

斯卡帕湾是帝国海军在北夕落洋上唯一的军事基地,离得最近的另外一座军事基地,还是陆心海东部的亚历山大港。

显然,这绝对不是巧合。

至于情报来源,肯定不存在问题。

西陆集团调动地面部队的情报主要是来自侦查卫星,而且不止是照相侦查卫星,还包括电子侦察卫星。

通过截获的无线电通信信号,哪怕没办法破解,也能够知道,有大量部队正在进入战斗状态。

从军事情报学的角度看,无线电活动突然变得频繁,就是开战的前兆。

在下午的时候,周涌涛召集内阁全体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

面对没办法否认的事实,除了外交大臣等3名大臣放弃了表决权之外,其他大臣都支持周涌涛提出的临时决议,即同幅度提高帝**队的战备等级,并向骆沙联邦共和国发出战争警报,以及要求东方集团所有成员国,按照“共同安全条约”规定的义务,提高各自的战备级别。

关键就在这里。

虽然发动战争,以及进行更加全面的战争动员,必须获得论议两院的授权,也就是提交战争法案,但是通过已经存在几十年,而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共同安全同盟条约”,就能够避开论议两院,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军事动员,以及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事后提交给论议两院审议及可。

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东方集团所针对的敌人已经提高战备状态,或者是已经采取军事行动。

条约针对的敌人就2个,迢曼帝国的西陆集团,以及以纽兰共和国为首的北孤集团。

此外,条约对军事动员与军事行动进行了非常完整与详细的定义。

在总体上,也就主要体现在防御方面,即军事动员与军事行动都得以实现东方集团的共同安全为前提。

现在,西陆集团已经提高了战备级别,还开始进行战争动员,有确凿证据,也就可以按条约采取行动。

虽然首次遇到这类情况,但是罗佑宾非常清楚,除非有奇迹发生,不然第三次全球大战在所难免。

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是在20多年前,帝国决定出兵参与针对波伊国的战争时。

不同的是,那一次是帝国为主动。

更加重要的是,在出兵之前,再度出任帝国首辅的廉旭升做足了外交功夫,向当时有能力进行干预的迢曼帝国做出了明确的解释,也通过第三方向发展壮大,具有一定威胁的纽兰共和国说明了情况。

在这个基础上,梁夏帝国才正式出兵,在接下来8年中遭遇了大战之后的首次惨败。

可见,当时并不存在爆发全球大战的可能。

此外,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不允许爆发全球大战,迢曼帝国不是梁夏帝国的对手,纽兰共和国的羽翼也不够丰满。

其实,也就是在波伊战争后,东方集团对“共同安全条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主动出击部分,强调了以防御为主的军事思想,以此让梁夏帝国再也无法借共同安全为由来发动战争。

这次,就不一样了。

迢曼帝国突然发难,前期连一点点征兆都没有,更别说提前知会!

摆明就是朝着战争去的!

关键还有,当前的国际局势,除了打一仗,还真的没有其他缓解之道。

周涌涛在吃了晚饭之后,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跟国防部长,以及军方将领商讨作战的事情。

大战在即,别说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时都耽搁不得。

只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是说在会议召开之后就立即能解决的。

要说的话,能在今天晚上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并且进入到实施行动阶段,那就非常不错了。

罗佑宾不是在胡乱猜测。

在专门腾出来的后花园书房里面,十几名将领已经争得面红耳赤,却连主要话题都没涉及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