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非川之谋

大唐不良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非川之谋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开春的时候,苏大为所率领的一万余前锋军,终于经过陇右,入驻武威。 九月从长安出发,到了此时,历时已经近半年。 直到这里,大军才算安顿下来。 苏大为也才有机会,整理手中收集的情报资料。 现在大唐在河西整个阵线安排大至是,裴行俭任安西都护,率军驻扎于龟兹。 大唐龙朔元年,朝廷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 自那以后,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昆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后世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因为安西都护府掌握的地域急剧膨胀,裴行俭手中可用之兵,比苏大为记忆里的更强一些。 镇兵二万四千人,其于北庭都护府瀚海军管镇兵万二千人,天山军管镇兵五千人,伊吾军镇兵三千人。 这些兵马,共同构筑成了大唐掌控河西的兵力网。 在后世历史中,北庭都护府要在武周长安二年才设立,距今还有数十年。 但不知是否苏大为这只蝴蝶扇动翅膀。 大唐征服辽东比原本历史提前了数年。 对西域的控制,也大为增强。 提前设立了北庭、昆陵等都护府,统一由安西大都护裴行俭掌握。 这一批镇军,可称大唐的西部军团。 当然,对整个广袤的河西和西域来说,对幅员数十万里的广袤空间来说。 这几万人,威慑的意义更大一些。 除去裴行俭这部兵马,苏定方如今在酒泉郡。 据说他的身体还是病势沉重。 不过有他坐镇酒泉,可保敦煌、瓜州至酒泉和甘州这一片防线,不被吐蕃人渗透。 至于如今的武威郡,则是苏大为生死至交,外出征战多年的薛礼镇守。 “朝廷如今封我为右威卫大将,并及凉州刺史,当时情况危殆,我受命于苏定方大总管,率瓜州镇兵千骑昼夜疾行,终于赶在吐蕃人打破武威前赶到。” 站在苏大为面前的薛仁贵,一身明光铠,脸上尽显风霜之色。 俩人是今日午后,苏大为的先锋军到达武威郡,双方交换印信后,方才见面。 一别数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时中军大帐中,苏大为与薛仁贵俱是一身明光铠,如支撑唐军的两根擎天巨柱。 若要细说分别,则是苏大为的明光铠更加闪耀,胸前护心镜光芒闪烁,点尘不染。 而薛仁贵看起来就要颓唐许多。 身上的衣甲有多处明显的刀痕、箭创。 甚至有锈迹和血迹在其中。 这一切,无不说明,之前的战事惨烈且急迫,以致于薛仁贵连保养衣甲的时间也没有。 苏庆节、郭待封、李辩、程务挺、娄师德、黑齿常之、安文生等将领分列于四周。 整个军帐内,气氛沉凝。 做为主帅的苏大为与薛仁贵,甚至来不及叙述别后之情。 “打开地图!” 随着薛仁贵一声喝,身边的卫兵将武威郡附近行军地图展开。 “等等。” 安文生开口道:“我们军中有更精细的地图。” 看了一眼苏大为,见他没反对,安文生招了招手。 有卫兵将之前做的沙盘抬了进来。 薛仁贵看了眼前一亮,先赞了一声:“此图居然如微缩的武威,简直是军中利器,此必是阿弥想出来的。” “哈哈~” 众人笑了几声。 薛仁贵旋即将脸色一沉道:“军情紧急,苏总管,我还是将现在的情况与几位说明一下。” “薛刺史请。” 苏大为抱拳道。 薛仁贵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指,在武威点了一点:“这是我们如今的防线,但是比原本我们与吐谷浑边界,已经丢了不少地方。” 这话说出来,所有人心头一沉。 跟随苏大为从长安来的将领,如郭待封、高崇文、李辩等人还没有与吐蕃人交过手。 心里很自然的觉得大唐战无不胜,吐蕃人只不过是趁大唐东进时,玩了一把偷鸡。 悄悄吞并了吐谷浑。 只要大唐调兵出击,就能将吐蕃人杀个片甲不留。 但现在听到薛仁贵说大唐居然丢失了国土。 这是心高气傲的众唐将,万万无法忍受的。 “吐谷浑王原本在伏俟城,虽然地方剩下不大了,但占据着伏俟城,就仍占着大义。可惜,龙朔三年吐蕃突然大举进犯,一举拿下伏俟城。 吐谷浑王及弘化公主只得出逃。 他们逃到鄯州,在那里得到郑仁泰的庇佑。” 薛仁贵将战事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吐蕃人吞并吐谷浑时,大唐并非什么也没做。 至少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是派秘谍,在吐蕃内部使离间之计,令新附的白马、羌零以及象雄一些部落叛乱。 不过这些都被禄东赞迅速出兵镇压。 第二件,是助吐谷浑王占住伏俟城,以彰显吐谷浑存在,同时令吐蕃人失去侵吞吐谷浑的法理。 第三件,以天可汗的名义下旨斥责吐蕃赞普,并令吐蕃人收手。 显然,吐蕃人膨胀了,并没有听。 最后第四件,便是为吐谷浑打上了一个补丁。 在鄯州、武威、凉州、瓜州等军略要地,都重点布防,并派郑仁泰统领。 然后还派了苏定方这位战功赫赫,灭国无数的战神统御全局。 这般安排,已经是极周详的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 先是郑仁泰暴毙。 接着苏定方重病。 这两大要员接连出状况,给了吐蕃人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加上当时大唐还在高句丽方向用兵,一时无遐顾及西面。 结果吐蕃兴兵四十万来犯。 “鄯州丢了,吐谷浑王和弘化公主没逃出来……” 薛仁贵的声音低沉下去,甚至有一些沙哑。 他的脸颊本就瘦,这大半年来操持武威防务,令他疲惫不堪,两边脸颊也深深的凹陷下去。 苏大为随着薛仁贵手指方向,去看地图。 他现在早已非吴下阿蒙,一眼立刻看出问题。 “鄯州是西宁!” “什么西宁?” 薛仁贵好奇问。 “咳,一时嘴瓢了,我的意思是,我们本来占有鄯州?” “当然啊,很多年了。” 这下,不光薛仁贵,其他将领也看过来。 苏大为以手扶额:“让我想想。” 尼玛,还是受习惯的影响,以为边境,就和后世差不多,甘肃是大唐的,青海是那啥吐谷浑的。 但没想到,大唐居然一直握有鄯州。 鄯州,即后世青海西宁市。 当然,原本这里也不是唐人的。 不过当年太宗朝时,吐谷浑人不太服气,李世民就带兄弟们过去把吐谷浑抽了一顿。 之后,吐谷浑就成了大唐铁杆小弟了。 而西宁这一片地,也成了大唐的。 相当于,大唐伸出一只手,拿出一把刀,抵在了吐谷浑人的心口上。 从西宁,到吐谷浑王城伏俟城没多用。 唐骑旦夕可至。 这是一种战略级别的巨大优势。 正如后世和阿三,中原占住的那几个战略节点一样。 分分钟钢铁洪流能开进王城,让某三迁都新星德里。 就问你怕不怕。 “太宗时努力开创的局面啊,在我们手里丢失了,这口气,我不服啊!” 薛仁贵重重一拳击在一旁的桌案上。 发出“咚”的一声响。 薛仁贵当年是在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时崭露头角。 太宗回朝时,在路上以手抚其背说,不喜得辽东,喜得薛仁贵。 这句话,是薛仁贵此生最高光时刻。 他无时无刻不铭记。 而此时,此地,太宗苦心造诣,为大唐谋的局面,居然在这里丢了一块。 这令薛仁贵两眼血红,有一种奇耻大辱之感。 苏大为伸手轻拍了他肩膀两下:“丢了鄯州,我们就失去了打通吐谷浑的路口,还有前进基地,被动了啊。” “鄯州是丢了,不过我思前想后,觉得可以这样……” 薛仁贵伸手在地图上轻轻一划。 “从此地,沿大非川,翻山跃岭进入吐谷浑,待出山时,便是鄯州和伏俟城的侧翼,料想吐蕃人预料不到,到时我们奇兵出击,一击打掉吐蕃在此设的马场,再打破伏俟城。 借此胜机,再围点打援,将吐蕃人的援军吃掉。 待到此时,后续援军也该到了。 我军势大,将成席卷之势,一举将吐蕃人除掉。” 薛仁贵狠狠一记手刀劈落。 空气中,发出一声凌厉的呼啸。 “此计不错!” 苏庆节在一旁点头。 李辩更是一拳击在掌中:“在草原上与吐蕃人决战,大唐铁骑之下,从未有人能抵挡,吐蕃人会后悔招惹唐人。” 程务挺沉吟道:“翻过大非川,从侧翼进兵,确实不错,还可以设疑兵,分兵以做犄角,哪怕万一战事不顺利,后退时可顺势拿下鄯州,到时我们后续援兵也到了。 守住鄯州不成问题。 有了鄯州,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在我。” “你们……” 苏大为一时瞠目结舌:“都觉得翻跃大非川攻吐蕃不错?” “当然。” 苏庆节向他好奇看来:“总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 苏大为看向薛仁贵,居然是由他提出大非川的攻略。 难道历史真有惯性。 无论是另一时空的薛仁贵还是这个时空的他,都做出同样的选择。 甚至所有的将领,都觉得这个战略是对的。 那当时大唐为何会输给吐蕃,打破不败金身? 收起这些杂念,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 苏大为沉着道:“从地势环境看,丢失了鄯州,失去进攻吐谷浑的通道,翻跃大非川击敌侧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里我有一个问题。” “什么?” 苏大为手按在地图上,在鄯州轻点了一下:“代州都督郑仁泰,因何暴毙,你们知道吗?” 说话的同时,苏大为手指着地图上的鄯州,抬眼扫过众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