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九章 山东的抗蒙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上)

撤退是个很复杂的活计,太平军总部立刻又忙活起来,此前本来就有预案,按照现在的情况略加修改之后,一个完整的撤退计划被提了出来。

各部分到后退,最终的目标是沂水、莒县、磨旗山一带,阻止蒙军的进一步进攻,并相机决定是反击还是继续后撤,与此同时要联络北线,让完颜合达留下足够兵力镇守益都之后,率领剩余人马退入鲁山和方山,并且镇守潍州,防止蒙军从北路实现突破。

沐白和齐昭也应该率领人马,坚守泰安州各处,泰安是山东高昂的头,不丢掉这里,剩下的地方也都还有办法。

刚刚从东海岛搬运过来的粮食全部从日照港再次装船,这次直接送到胶州湾内的胶西县。

当地百姓知道太平军又要撤退之后,悲痛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老人们抓住军兵的手,质问他们为什么要将自己丢给蒙古人。

高俊是偷偷出发的,尽管他已经在邸报上写了文章,并且在大会上要担负责任,但他也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场景。

军兵们临走前在村庄和城镇都张贴了布告,告诉百姓们,太平军只是暂时离开沂山,敌军一定会受到严惩,太平军会打回来的。

各地干部们依旧把百姓带到各处山寨里面,但这次他们可显得有些心气不足,一年之内两次入寨坚壁清野,无论多么坚强的百姓都抵不住。

太平军的撤退是及时的,蒙古人的动作比高俊想象的还要快,他们哪怕再晚走半天,都要被铁木真镰刀的刀尖所直接割掉。

猛力挥出一记勾拳,却打了一个空,铁木真又喜又忧,喜的是高俊放弃了沂山前线,他的实力又大大缩水了一步,看样子军力虚弱。但是,敌军集中在沂山前线固守的时候没能全歼其主力,让这群人又跑回了他们的内线根据地中,以后想要找到敌军主力并歼灭之,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如此,蒙军还是迅速发动追击,沂蒙山的山路也挡不住天之骄子的铁蹄,他们分道搜寻正在撤退中的太平军,并且与之交战。

太平军分路东撤,向泰安州、蒙山、莒县等方向移动,各路部队时不时的会遇到蒙古的追击人马,双方爆发激战,有不少太平军在撤退途中被敌军打败,甚至于人马溃散。

铁木真从南线发动进攻的时候,也在注意探听北线的消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济南一带民变实在太多,蒙古人始终不能抽出兵力来对抗金军各部,而完颜合达也听从了高俊的命令,留下精锐部队坚守益都府,而本人率领主力退入鲁山、方山之中,蒙古人包围益都府就要牵扯很大一部分兵力,已经无力继续向前进攻。

但是义军的处境也不好过,蒙古人多路绞杀。他们本来想向南挺进与太平军汇合,但是却在小清河一带连战连败,损失上千。安仁镇一战,数万义军被蒙古骑兵一战冲垮,损失巨大。

无奈之下,赵永只能取消原定计划,与田匡商议之后,转而率军北上,准备突入到河北境内,与蒙古人再战一场。

在德州,义军数路大军分道北上,与留守的蒙古军队展开激战,东路军、西路军先后被蒙军击溃,残兵败将满山遍野,只有田匡与赵永亲自指挥的中路军终于排除万难,击退了正面的蒙古军队,率军涌入观州一带,在河北继续坚持抗战。

高俊率领主力人马刚刚到达莒县与何志也会和,就得知身后已经出现了蒙古骑兵,他们刚刚在沂南一带打垮了原本也要向这里靠拢的唐太平部。

“从沂南县翻过一座山头就能到达莒县,这可怎么办?”部将们吃了一惊,赶紧派人去探查敌军的人数。

“这是由察合台所带队的蒙古人,粗略数一下,前军就有近三千人之多,后面应该还有军马。”龚成亲自带人去探查,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目前敌军还在对唐太平不穷追不舍,而唐太平大概害怕主力部队暴露,不敢往高俊这里靠拢,而是率军北逃。

“唐太平真是好样的,咱们不能窝在这里当缩头乌龟。”郭延嗣等人急忙向高俊建议:“咱们立刻去与唐太平会合,共同坚守。”

但是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僧虔主张应该率军从背后截杀察合台,使敌军大乱。

僧虔的意见同样招致了反对,目前高俊所带领的太平军主力部队也不过五六千人而已,也只有一个骑兵都。所谓从背后截杀察合台只是痴人说梦,如果让察合台反应过来,转头再对高俊发动袭击。太平军也束手无策,不能抵挡。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张惠略微思忖一下,才提出自己的方案。

“诸位,你们说咱们内线作战的优势是什么?”

“咱们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有当地百姓的支持,行军也可以很轻快。”

“既然如此,我军应当预设战场,让察合台钻进来,而不是听说察合台在哪之后去追杀他们。”

僧虔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说的也是,沂山当中打伏击的地方也不少,张指挥所说甚对。”

高俊也对张惠所说的非常满意,点了点头,对诸将说:“张指挥所言深得我心,这一仗我们应当预设战场,步骑齐出反击察合台,给他一个猛虎回头,争取力挫蒙军。”

讨论在不到一东的时间内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有关战役的设想迅速成型,而温逢海却仿佛想起了什么,赶紧向高俊进言:“原本营部里有一参军,正是沂州本地人,名叫施信,不知道高郎君可还记得?”

“啊,你说他,我有印象,这人祖上是前宋的武举人,刚来军队的时候指天画地的,不过嘛……”高俊忍住笑意,显然是对此人印象很深。

“施信确实喜欢夸夸其谈,平时好出风头,又不善于和上级相处。但并非毫无过人之处,他是沂州本地人,曾经设想过不少在沂州作战的计划,当时我们觉得这里不大可能再打仗了,所以并没有注意收集,如今看来,正是用此人的时候,可以让他讲明计划。”

“嗯,你说的不错,不过他现在不在咱们营部了吧,我记得上次调整时,把他调到冯达营部去了。”

“他还有些手稿没有带走,我们先找出来,据此制定初步计划,同时派人去冯达的营部找他!”

“好,就先这样吧,大家要做好准备,咱们要在沂南打个伏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