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26章:清查土地这件事

景泰太子 第126章:清查土地这件事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5:28 来源:笔趣阁

明朝中后期皇帝为了清查土地,和群臣的斗争数不胜数。

朱祁玉年年都会下诏令不许高官勋贵霸占民田。一旦朝廷国库空虚,不敷用度,第一个削减的便是宗室勋贵的经费,不发放粮食布帛等实物,而是改为发放大幅度贬值的大明宝钞。当然也不是完全发放大明宝钞,一般是七三开或者六四开,总之就是变相削减他们的俸禄。

历史上朱祁镇夺门之变靠的就是一干勋贵,所以在他统治时期土地兼并愈发严重,他不便出面阻止。此后宪宗孝宗武宗等皇帝,都借助宦官集团的力量,在努力地抑制兼并,但是收效都不大。凡是主张清查田地的,一律被斥为奸臣。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宗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焦芳。

正德初,户部尚书韩文言会计不足。群臣认为理财无奇术,唯劝上节俭。芳知左右有窃听者,大言曰:“庶民家尚需用度,况县官耶?该云‘无钱捡故纸’。今天下逋租匿税何限,不是检索,而但云损上何也?”

史书或许是希望通过如此描写来贬低焦芳,但是不可否认焦芳所言为实。而其他臣子的建议是劝上节俭。还是那句话,天子用度虽然多,但是很多是刚性开支,削减不了。天下田亩减少四百万顷,皇帝一人再节俭又能够如何。

焦芳的表态为他日后晋升奠定了基础,不久就被擢为吏部尚书。虽然焦芳荣登权位,只不过由此与一干文官站在了对立面,只能够投靠宦官集团,沦为阉党,死后更是被列在阉党传内。武宗折腾这么久,成效寥寥,死后骂名堆成了山,可惜可叹。

清查土地与人口在历朝历代都是大事,成功者有之,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宇文融括地,明朝张居正改革。但是更多时候是失败的例子,有时即便是开国君王去清查土地,也遭遇不小的挫折,比如光武帝时期的度田。

严重者如前燕清查隐户隐田,导致河北大族与前燕政权离心离德,前秦得以轻而易举地吞并关东地区,统一北方。

对于封建农业王朝而言,田租是最为重要的税收来源。如此重要的问题,谁都知道干系甚大,但是因为牵连甚广,有些时候还要将刀口对准自己,很多皇帝没有这个胆魄下手,于是乎问题日积月累,逐渐变得不可收拾。只能够通过农民战争进行全面的洗牌,然后就是屠龙者变成恶龙的老套路。

所谓王朝周期律,就是如此。

朱见济继位不久,就瞄准了这个问题。自然不指望一次性解决,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表态,免得那些高官勋贵们愈发肆虐,全无忌惮。

新皇登基,几乎每个皇帝都会动手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往往收个几千上万顷土地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就好像警察局局长换人之后,往往会有“功劳”自己送上门,差不多的道理。

底下人也明白这一点,考试内容传出去之后,就有户部给事中上书请求清查全国土地,朱见济顺水推舟,让两京十三省的监察御史下去巡查此事。

看着好像声势浩大,但是结果朱见济心知肚明,对此不抱有太高的期望。

这些日子,还有一件事情比较重要,或者说最为重要。春分已过,北方还是寒风凛冽,没有一丝转暖的迹象。古代不曾有温室大棚,也没有地膜,都是看天吃饭。寒气逼人,今年的收成势必受到影响。许多小麦遭受如此低温,怕是要冻死不少。

朱见济每日都会收到多则数十封,少的也有十几封奏章,都是关于春寒危害农业的。

这老天爷不转暖,朱见济又有什么办法,整日祈祷素食,这天象也不见改变。老百姓信天人感应那一套,天象不改,不是有昏君,就是有奸臣,要不就是权阉外戚乱政。

不得已,朱见济下了一篇敕令,表示如今天象有异是自己的问题,百官也需要反思自身。同时命在京在外文武衙门对朝事畅所欲言。其实就是罪己令,朱见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登基不过三个月,竟然就要发布罪己令。

彭时帮朱见济一番润色之后,内容就变成了如下,“朕以凉薄,恭膺天命,夙夜靡宁,图惟政理。迩者自冬徂春,雨旸弗顺,或积雪连旬,或穷阴弥月。春分已过,暖气尚遥,此皆朕之不德所致,深自省察。内外大小文武群僚,君臣一体,宜同此心,或施政有乖,或抚民无惠,或伤人而害物,或固禄以偷安,公私之间用度奢侈。凡百致灾之由,皆当反求诸己,躬行实践,改过自新。庶几上可以回天意,下可以惬人心。此外别有可以弭乱召祥之道,救灾怕患之方,或引咎自责,或献策便民,并许直言无隐,言之当者期于必行。尔等其钦承朕命,母怠母忽!”

朱见济期望中的谏言没有出现,反而等来了于谦等人的自请减俸疏。

“皇上敬天勤民,臣等菲才,忝备任使,不能修职以召和气,国计大为可忧,圣心焦劳,不遑寝食。揣厥所由,实自臣等滥居师傅之任,谬忝卿左之荣,既无爕理寅亮之能,又乏修政立事之用。神怒人非,致此灾沴。窃惟汉唐以来,上天降灾则任事大臣必蒙黜免,今臣等致灾如此,不敢逃罪避事。伏乞睿断将臣等该支俸米各减四分。臣等当洗心涤虑,勉图自新。庶几天意可回,灾变可弭。”

灾情虽然严重,但是也没有严重到需要减俸的地步,再说了,朱见济还需要手下人办事,本来俸禄就不多,还减俸,他们更加不愿意帮你干活。所以朱见济回复道:“灾变盖朕不德所致,卿等务存心匡辅治道,不允辞禄。”

好在这敕令发布之后没过几天,春寒消去,万物复苏。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朱见济自己。朱见济现在算是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代以农为本。一旦收成不好,满朝都慌乱不安。

虽是如此,但是今年毕竟春寒结束得晚,对收成还是有影响的,极个别地区甚至麦苗尽数冻死。朱见济让地方官考察各地受灾情况,减免税负并开仓赈济不等。

在减税的过程中,朱见济突然想起来减税也是一种手段。与其强势推行清查田地,不如靠减税让农民放弃投献豪强势族,自愿向国家交税。只要国家的税收低于贵族收的田租,一定有百姓愿意参与其中。

朱见济突然觉得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