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20章 受欢迎的流民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20章 受欢迎的流民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今天三月初一,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随县城外,县长虞建,县尉上官冬,县丞尚沛及一众官吏,正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什么人。

按汉制:万户以上称令,万户以下称长。县令县长的称呼是以户籍人口来划分,不以面积大小划分。随县的县界虽然旷远,滨带江湖,但人口却十分稀少,只能有县长。

如此排场,换个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要来什么大人物呢!

而大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也都跟那些官吏们一样,伸长了脖子,向路口张望。

有人不明情况,当即向身边的人问道:“兄台,今日可是有什么事吗?怎么这么多县城的大人物都出城迎接。”

被问的男子,先是一愣,然后啧啧称奇道:“这位兄台,你是从龙山里出来的吧,难道不知道最近有很多太虚吃食从宛城流传出来。今日咱们县长要等的人,就是来随县传秘法的。”

接着他又神神秘秘地说道:“听说来传秘法的人都是从河南尹逃难的流民呢。”

“啊!还有这事!某乃陆韧,刚从益州归来,倒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接着他又问男子道:“可是宛城那边的人为什么会将这太虚秘法传给流民啊?”

男子哈哈一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据说传下这秘法的人,乃是仙君下凡,有心怀天下之志,最是看不得人间疾苦。去年河南尹遭了旱灾,几乎颗粒无收,因此有许多人流落到宛城,被这位下凡的仙君遇到。”

“于是他便找到南阳太守商议,由他教会流民做太虚吃食,再由太守出具竹节证明,让这些学会秘法的流民,去各地教导百姓做吃食。这样不仅可以让流民有了着落,也可以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尝到太虚吃食。”

陆韧听后,不禁有些感慨道:“想不到天下还有如此奇人,这位仙君真是有大气魄啊。若是有机会,某一定登门拜访。”

“谁说不是呢,我听好多人说,学会做这太虚吃食后,就给这位仙君立牌位,每日祭拜。”

说到这,男子又叹气道:“也不知道这太虚吃食容不容易学会,我今日赶了两个时辰的路,就为了过来一观做法。若是容易的话,明日我就带妻子过来学。”

这时旁边之人插话道:“哈哈,这个我知道,前几日我从新野路过,恰好看到那里有流民在教百姓做解忧馍,简单易学,我感觉自己只看了一眼就会做了。”

“真的如此简单吗?解忧馍,只听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

“我还能骗你不成!你没看到城中的大户人家都带着厨娘来了吗?他们可都是很精明的人,若是难学,他们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了。”

“也是哦,我刚才还看到各乡三老都带着妇人过来了呢。看来真如兄台所言,这太虚吃食简单易学。”

“这还能有假啊!那位仙君既然有心将这太虚吃食传给天下百姓,就一定是大家都能学会的,而且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普通百姓能接触到的。”

他们这边聊得火热,却没想到距离随县三公里处,正有一群人惴惴不安地朝这里赶来。他们就是被太守陈球分派过来,教随县百姓做太虚吃食的十户流民。

他们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为心里实在没底。

自从太守陈球让吴咏少接触宛城外的流民后,吴咏这一个多月来,就再也没去过宛城,这教流民做吃食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太守府的几位厨娘身上。

俗话说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能在太守府做厨娘的人,自然是不屑与这些流民为伍的。

虽然她们受到吴咏的影响,不至于隐藏一些技巧,故意不教给流民。但她们也没有耐心,去指导每个流民做吃食。

因此这些流民做面食时,大多是一知半解,她们也不敢问太守府的几位厨娘,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而且只有短短十天学习,她们自己都是稀里糊涂的。这就导致了,她们如今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更不知道能不能教会其他人做这太虚吃食。

眼看马上就要到随县城门口了,众人还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这时一位妇人站出来,大声对众人说道:“姐妹们,咱们一定不能给仙君大人丢人,要有信心将这太虚吃食在随县流传开来。”

“我也想啊,可是我手艺太差了,包的包子总是露馅,饺子皮也擀不好。”

“是啊,咱们学的时间太少了,我到现在连稚子面都做不好,切的面条总是厚薄粗细不均,烙饼也掌握不好时间,总是一半生一半熟。”

“我更差劲了,到现在和面都和不好,里面总是有疙瘩,看着都令人难受。”

……

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述说自己的不足,男人们却都在一旁沉默,实在是他们没有发言权啊。

十户流民,每户都是有老有少,各有分工。妇人们负责做面食,男人们则负责磨面和打下手,而老人们则是负责看管孩子。

她们争论许久,最后还是那位先开口的妇人,一锤定音道:“大家不要管自己做得好与不好,到时只管教就是,至于他们能不能学好,就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了。我相信仙君大人一定会保佑我们成功的。”

顿了一下,她继续开口道:“即使咱们教得不好,这随县容不下我们,大不了我们去伏牛山找仙君大人,听说那里建了十二个山寨,专门接纳咱们无家可归的流民。”

“好,今日我就豁出去了,就算是遭人唾弃,我也要坚持下来教他们做面食。”

众人一致同意,于是大家都是一脸义无反顾地朝随县走去。

其实她们这群人,已经是第四批被分配出来的流民了。连吴咏的面都没见过,却这么坚定地相信吴咏。

其实吴咏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虽然不去那边了,但流民群中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也一直将他当做精神信仰。

不过令他们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她们刚走出路口,就看到道路两边围满了人。也不知谁喊一句,“她们来了。”

顿时所有人蜂拥向她们而来,将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

她们一行人哪里见过这个场面,男人们赶紧将老弱妇孺围起来,防止她们受到伤害,自己则是神情紧张地看着这些人,不明白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就在他们手足无措的时候,县长虞建由一群人护卫着,挤开人群,来到十户流民面前,介绍道:“本官乃是随县县长虞建,在此欢迎诸位的到来。诸位所需的工具,本官已安排人备好,请诸位随我来。”

这十户流民怎么也没想到,随县县长会亲自来接她们。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随县是南阳郡离宛城最远的县城了,早在第一批教做太虚吃食的流民被分出去时,随县这边就得到了消息,可是他们等啊等,这都一个月过去了,也没见有流民被分到这边来。

于是很多随县的士绅对县长虞建表达了不满,这让他十分苦恼,这分配流民的事又不是他这个县长能左右的。好在他左盼右盼,终于将这群人给盼来了。

虞建命人接过这十户流民的行囊,他则是带着这群人来到县城内的一处高台前,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快上去吧,东西都给你们准备好,就等你们教大家做太虚吃食呢。”

十位妇人对视一眼,便不约而同走上高台,男人们也都紧随其后。

上台之后,众人才发现,高台十分宽阔,上面不仅已经摆放了十张案板,并且每个案板后面都放着一盆面粉,甚至她们还看到十个锅灶,就是蒸笼都有十数个,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有了这些东西。其他事情就好做多了。

此时下面乌泱泱站满了人,一眼都看不到尽头,也不知到底来了多少人。

不过众人早已看淡一切,这时也不怵了,只见一位妇人对台下众人拱手道:“感谢诸位抬爱,今日由我来教大家做解忧馍,做解忧馍最重要的就是和面,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和面。”

说着,她便找来一个陶盆,加入两瓢面粉,半瓢清水,一边和面,一边给大家讲解。

台下众人都是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仔细看,认真听,人虽然一个挨着一个,十分拥挤,但却没有一个发出声音的。

等台上的这位和面妇人忙完,又一位妇人上前来,开口道:“我来教大家做稚子面,此面有多种做法,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鸡蛋或者盐巴,也可根据喜好,切宽面或者细面……”

十位妇人一个接一个上前,每个人做的面食都不一样,看得台下的众人真是眼花缭乱,记性不好的人,很容易就出现了记忆混乱,可是他们又不敢打乱台上的教学,只能在台下干着急,好不容易等十位妇人教学结束,众人才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不行啊,我记不过来这些太虚吃食做法,得赶紧想个办法才行。”

“你不会只记一种啊,这样就简单多了。”

“你是不是傻,这么多秘法,你却让我只学一种,到底是何居心!”

眼看人群就要乱起来,虞建赶紧走上高台,大声喊道:“大家都不要着急,今天就到此吧,明日开始,我们搭建十个高台,让这十位女厨师每人一个,到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学习秘法。”

“好!”台下众人纷纷叫好。

等虞建走下高台时,却见不少士绅围着十位妇人,发出邀请,“诸位女厨师还没落脚处吧,可带着家人到我家里住下,日常的一切开销,皆由我负责。”

至此,这十户流民才都放下心来,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会如此地受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